揭晓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揭晓: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上面的问题在一堆官职里面混进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先把这个东西揪出来——“封疆大吏”。封建大吏并不是什么官职,而是代指一省或者几省的最高长官,属于俗语一类。谈论这些官职的时,得先把这个“李鬼”赶出去。

先说知府。

揭晓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知府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在魏晋时代以前,一般称太守,有一定的兵权。到了唐期,称府尹。到了宋朝,才开始叫知府。宋朝时期,府和县之间还有一级——州,州的主管是知州。归省里直辖的州地位特殊,知州相当于知府,而一般的知州,也就是和知县一个等级。

明清沿用宋朝体制,也称为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查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如果要类比今天,当时知府大致于相当于今天的市委书记。明代知府为正四品官,也称四品皇堂。清代知府品阶稍低,是从四品官,比明代低了半级。

揭晓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然后说巡抚。

这个职位很重要,得好好说说。

在明朝,巡抚只是一个临时职务,“巡抚”本身是个动词,作为钦差大臣出外办事的一个头衔,全称“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出完公差要回京复命,并非常设的地方官职务。

明朝景泰年间开始,巡抚开始逐步地方化和常设化——成化22年,废止了巡抚赴京议事的规定,等于间接承认巡抚的地方化。

清朝正式把巡抚地方化,作为一省最高军政民政长官,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其级别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

揭晓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再来谈谈总督。

总督和巡抚比较起来谈更好。总督和巡抚有相似之处,在明朝期间也是一个外出办事的头衔,全称为“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总督管辖一省或二三省不等,例如四川总督只管辖一省,而两广总督则管辖广东、广西两省,两江总督则督江苏、江西、安徽三个省。

到了清朝,总督和巡抚一样,也开始地方化,级别为正二品,加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总体来说,总督略高于巡抚。

揭晓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接着说说道台。

道台是个比较奇怪的职务,很多人以为道台是介于省和府之间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其实,这是一个错觉。

清朝实行省、府、县三级架构的地方行政体系,并没有道这一级。实际上,道台不完全具备地方政府性质,只不过是省级行政机构的派生物。一般多是特意承办某项事物,比如:专责者有督粮道或粮储道,简称粮道;管理河道和河工道,简称河道;其他如驿传道、海关道、屯田道、茶马道等,一般由当地同品级官兼任道员。

最后说说提督。

揭晓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提督并不是地方官的头衔,为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相当于省军区司令。

在清代,提督基本上是各省绿营的最高长官,官阶为从一品,掌握一省军权,权力极大。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数万平方公里,甚至数十万平方公里。一般来说,清朝共在全国各地设置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

揭晓清朝知府、道台、封疆大吏、提督、总督、巡抚分别是什么官

关于历史上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应该带着怀疑的态度去审视,读真实的历史,明更多的道理,小编一直在这里等你!欢迎点赞加关注!(作者:游龙公子,本文由“待吾市橘归”创作)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谅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