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的蕭何為何最終得以善全?這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

說起漢初三傑,有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張子房以及鎮國安邦,不絕糧道的蕭何。

而在這三個人當中,乾的最苦最累,給劉邦東征西討,到處奔波擴展市場業務給劉邦壯大實力的韓信,也是到頭來混的最差的,完美的詮釋了“狡兔死,走狗烹”這六個字的含義,而智慧超群的張良,在劉邦天下初定之後,就開始不斷地淡化自己的存在,隱於人後,不問世事,最後也算是安穩抽身,而也只有蕭何一個人從頭到尾跟在劉邦後面幹到了最後,竟然還沒啥事的安穩“退休”,這就不得不感嘆蕭何他的運氣好或者說手段高了。

功高震主的蕭何為何最終得以善全?這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

蕭何劇照

那麼蕭何又是如何做到既位高權重,又能安然退場的呢,難道真的是劉邦良心發現,感念舊情?劉邦可是真帝王,自己最初反秦的時候老婆扔在老家,問都不問,也不管會不會被抓,跟項羽作戰戰敗逃跑的時候,親生兒女說踹就踹,也是如此,畢竟戰場之下刀劍無眼,真能如他想的那般無恙?不過是後來遮羞布的說辭罷了。

所以對蕭何那就更不用說了,而且就單論威脅來說,蕭何可一點都不比韓信小,甚至更大,要知道劉邦在外征戰,平叛的那十幾年裡,基本上都是蕭何在主持著關中事宜,威望,名聲遠超劉邦,這放在誰身上不慌,一旦蕭何出了問題,那大後方可能就沒了,韓信就是要了個假齊王,最後慢慢被搞死了,蕭何卻能掌握劉邦的命脈這麼久而無礙,自然也是有他的取信手段的。

功高震主的蕭何為何最終得以善全?這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

劉邦蕭何劇照

劉邦信任蕭何嗎?說白了,肯定不信,劉邦是小小亭長出身,蕭何是縣令手下官吏,地位權勢就比劉邦高,能力還比劉邦強,這自然是會有擔憂,怕被頂下去,只不過手下沒人,蕭何實力又出眾,自然不可能說自廢雙臂,所以對於劉邦來說這高水平的試探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公元前204年,劉邦與項羽正在京縣,索城之間對峙,這時候蕭何留守關內,劉邦這時候對峙也慌啊,怕後方突然傳來啥噩耗,那自己不是完蛋,就三天兩頭的派遣使者慰勞慰勞蕭何,這時候蕭何的一個門客叫鮑生就對蕭何說:丞相啊,你看這大王三番五次的來慰問你,他這不是在意你,心疼你啊,這是心裡不安,懷疑你啊,為了你好,你還是趕緊把自己的兄弟子侄都派到漢王身邊效力吧,這樣漢王肯定會安心和高興的。於是蕭何聽了照做,結果果然劉邦大悅。

《史記·三十世家·蕭相國世家》 漢三年,漢王與項羽相距京索之間,上數使使勞苦丞相。鮑生謂丞相曰:“王暴衣露蓋,數使使勞苦君者,有疑君心也。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上必益信君。”於是何從其計,漢王大說。

功高震主的蕭何為何最終得以善全?這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

劉邦劇照

所以看的出來啊,劉邦是基本上不跟你來明的,都是暗中試探,如果自己不夠機警,身邊又沒有機靈人,就像韓信一樣,看不出劉邦一系列舉動的深意,最後結果兔死狗烹,還好蕭何身邊有人提醒,要不然估計蕭何也早早的就涼涼了。

功高震主的蕭何為何最終得以善全?這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

劉邦劇照

你以為試探一次就完了嗎?那就想的太天真了,那就是太小瞧劉邦了,公元前196年,陳豨反叛,劉邦出去平叛,在這期間就發生了韓信被滅三族的事件,要知道韓信可是蕭何親自推薦的,韓信之所以大意被殺,也是因為無比信任蕭何導致的,所以劉邦也怕蕭何有什麼心思,畢竟人心難測,就給蕭何大肆封賞,還派了數百士卒做他的衛隊,一時間風光無限。

結果一個賣瓜的跟蕭何說:“丞相啊,你大禍不遠矣,皇上之所以封賞你,給你增加守衛,不是因為寵信你,而是因為淮陰侯剛剛謀反,他這是防著你,懷疑你呢,希望讓你請辭不受,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最好把家產,土地都捐給軍隊,這樣皇上心裡才一定會放心,高興的”,果然,蕭何照做,劉邦大悅,史記記載如下:

《史記·三十世家·蕭相國世家》 客有說相國曰:“君滅族不久矣。夫君位為相國,功第一,可復加哉?然君初入關中,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常復孳孳得民和。上所為數問君者,畏君傾動關中。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貰貸以自汙?上心乃安。”於是相國從其計,上乃大說。

功高震主的蕭何為何最終得以善全?這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

劉邦劇照

又過了一年,公元前195年,黥布又反叛了,劉邦又一次出去平叛,又經常派使者回來問蕭何在幹什麼,蕭何也學聰明瞭,照著之前的來,一邊捐錢捐地,資助軍隊,一邊安定後方,輸送糧草,結果又一個人跟蕭何說,大禍不遠矣,我覺得蕭何這時候肯定一臉懵,滿臉苦相,我太難了,是吧,怎麼老是大禍不遠矣。

於是這個人就對蕭何說:“丞相啊,你現在的身份地位和功勞,還能在往上加嗎,這十幾年來你在關中兢兢業業,深得民心,極受百姓愛戴,威望已經這麼大了,皇上之所以派人來詢問你的情況,就是怕你傾動關中啊,你還不想法子減少自己的功績,破壞自己的聲譽,以減少皇帝的猜忌和疑心,只有你還有缺點和餘地,那麼皇上才會高興,放心”,最後,劉邦大悅。

《史記·三十世家·蕭相國世家》 客有說相國曰:“君滅族不久矣。夫君位為相國,功第一,可復加哉?然君初入關中,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常復孳孳得民和。上所為數問君者,畏君傾動關中。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貰貸以自汙?上心乃安。”於是相國從其計,上乃大說。

功高震主的蕭何為何最終得以善全?這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

蕭何像

所以啊,蕭何跟著劉邦後面能幹這麼久,也真是想死了多少腦細胞才有的結果啊,果然是想的多的才獲得久,韓信虧就虧在總覺得自己功勞大,劉邦不會對他動手,想的太淺,邊上又沒啥人來提醒,一步錯步步錯,倒在了最後。

所以說啊,從蕭何這裡我們也能看到對於我們自己的啟示,那就是不要總覺得自己勞苦功高,自己感動自己,對於領導來說,看的就是你還有沒有價值,你有沒有威脅,以及你的價值和你的威脅那個更大,以此來取決你的去留,升降,感情牌永遠都只是拉攏的手段,而不要想當然的覺得恩情義重,最後倒黴的可能就成了自己。

功高震主的蕭何為何最終得以善全?這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發?

最後,願我們都能想的深一點,多一點,遠一點,未來的路也能走的好一點,遠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