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之罪:瑪蓮娜的悲慘一生,男人們想要佔有她,女人們恨她的美

孔子曾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

可見“好色”是人之天性,如前不久的維密秀上那些美麗的面龐和胴體,使全世界的目光為之凝聚。

美麗的東西總是讓人心生歡喜——只要它不是觸手可及。


美麗之罪:瑪蓮娜的悲慘一生,男人們想要佔有她,女人們恨她的美

<code>

瑪蓮娜無疑是美麗的,但她的美麗由於觸手可及而變成了一種詛咒。

當瑪蓮娜身姿搖曳地穿行在西西里的大街小巷,她的美麗得到的並不是瞻仰——身後尾隨的少年將她作為性幻想的對象,擦身而過的男人眼睛裡湧動著猥瑣的慾望,在對比之下顯得黯然失色的女人則對她懷有最惡毒的猜想。

所以,當瑪蓮娜成為了一個“寡婦”——人們與她的距離又近了一步——她的噩夢就開始了。

隱秘的惡漸漸浮上水面,男人的垂涎,女人的詆譭,父親的誤會,生活的黑暗重重地壓在這個孤立無援的美人身上。

律師看出了這一點,所以即使軟弱如他也敢強暴瑪蓮娜。瑪蓮娜看清了自己的處境,於是她順理成章地,如所有人所願地,墜入深淵。她染了頭髮,塗了脂粉,換了衣服,然後閉上眼睛,迎接生活的蹂躪。

人們不在乎她這樣做是否是僅僅為了換一點糧食,他們只知道瑪蓮娜果然如他們所料,是個墮落的、無恥的蕩婦。

他們因得不到瑪蓮娜的美麗而扭曲的內心,終於得到了一絲平復。或許在這個時候,只有雷納託知道,也相信,瑪蓮娜在內心深處從未被玷汙,她始終深愛著自己杳無歸期的丈夫。

戰爭結束後,西西里的女人們終於找到了發洩自己一腔妒火的機會,她們毆打她,侮辱她,撕碎她。

而那些覬覦過她的男人們,則無動於衷地站在一邊圍觀,任憑鮮血被面的瑪蓮娜向他們發出絕望的哭喊。他們都痛恨瑪蓮娜的美麗,因為它不屬於自己。美與醜向來是不能兼容的,兩者相遇,必有一方敗亡。

可是當瑪蓮娜環顧四周,她看到的盡是醜陋,匯聚成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

人們要怎樣才能接納美麗呢?影片的結尾也給出了答案。

集市上,女人們對和並未身亡的丈夫一起回到西西里的瑪蓮娜議論紛紛,有人說她胖了,有人說她老了,於是人們紛紛親切地問候她:“早安,瑪蓮娜。”

瑪蓮娜的美麗當然是一種罪,因為它是與眾不同的,是罕見稀有的,然而它偏偏是觸手可及的。

人們因無法原諒這得不到的美麗而躁動,便只好用毀掉它的方式來為自己尋求安寧。

然而人們也是寬容的。你看,當瑪蓮娜不再美麗,他們不是不計前嫌地接納了她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