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安可安天下?瞬间打脸的刘邦,没有他,项羽能独霸天下吗?

话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后,在洛阳宫中大摆酒宴,款待功臣,论功行赏。大汉王朝是刘邦一行人在马背上打下来的江山,又沿袭了秦朝按军功行赏的制度,非军吏的文官们,在此时就有点上不了台面了,特别是多读过几年诗书的儒生,更是常常受到刘邦的奚落。

腐儒安可安天下?瞬间打脸的刘邦,没有他,项羽能独霸天下吗?

随何大概是多读了几年书,又不曾领兵打战,酒桌上刘邦就拿他开涮了,指着随何调侃道:“你小子,不过一腐儒而已,打理天下,难道要使用腐儒吗?”机警的随何,当即下跪,不紧不慢的反问道:“当初大王进攻彭城,项王远在齐国,那时,陛下发步兵五万,骑兵五千,能够攻取九江国吗?”刘邦一时语塞,勉强答道:“不能!”随何继续说道:“那时候,陛下让臣下带领二十人出使九江。臣下一到九江,就使九江举国归服,遂了陛下心意。如此计算下来,臣下的功劳当超过步兵五万,骑兵五千。然而如今,陛下称随何为腐儒,说打理天下安用腐儒,不知道这话从何说起呢?”刘邦也是机灵人,哈哈一笑说道:“我之所以这样说,正是要为你评功摆好。”当即下令,任命随何为护军中尉,接替陈平出任汉王朝的军情首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凭借一张嘴收服九江国的外交家随何。

腐儒安可安天下?瞬间打脸的刘邦,没有他,项羽能独霸天下吗?

话说,随何率领使团来到九江国都六县,请求面见九江王英布,一连三天,都没有回音。英布有自己的考虑,楚汉相争,目前两国对峙的局面尚未明朗,归属哪一方能够获取最终的胜利,目前还无法判断,一旦出错,那肯定是要身死族灭的结果。他一边好酒好菜的招待随何等人,一边继续紧密的观察国际形势。

此时随何一行人等得是焦急难耐,此时项羽正积极的追杀刘邦,如果能及时的劝英布叛楚归汉,便能在东边牵制项羽继续西进,为刘邦部队减轻压力。他拖不起了,便对招待他的官员说:“大王之所以不见我随何,一定是因为大王以为楚国强大,汉国弱小,对局势的走向,尚未了结得清楚。为大王呈说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正是我来到九江的缘由。如果我被大王召见,呈说得当,应当就是大王想要听取的意见;如果呈说不当,请大王将我等二十余名随行人员处死于王都街市,以此明确大王与汉为敌,与楚为友的决心。”

腐儒安可安天下?瞬间打脸的刘邦,没有他,项羽能独霸天下吗?

听完官员禀报的这番话,英布随即召见了随何。随何进宫,面见英布说:“汉王派遣臣下敬呈书信与大王。臣下此次来,私下有些奇怪,大王为何如此亲近楚国?”英布回答说:“寡人以臣下的身份服侍项王。”随何说:“大王与项王同在诸侯之列,之所以对项王称臣,一定是以为楚国强大,可以作为自己的靠山。如今项王讨伐齐国,亲自背负筑城的木板,身先士卒作战。这个时候,大王理应尽举九江之兵,亲自统领,充当楚军的前锋,而如今仅仅派遣了四千人的军队协助项王。以臣下的身份服侍主君,难道可以这样做吗?”英布没有做声。随何接着说道:“汉王攻占彭城,项王尚在齐国,这个时候,大王应当倾国出动,渡过淮河,昼夜兼程奔赴彭城会战。而实际上呢,大王拥兵数万却没有再发一兵一卒,袖手在旁,观望胜败的结果。将国家托付于他人的人,应当这样做吗?”

腐儒安可安天下?瞬间打脸的刘邦,没有他,项羽能独霸天下吗?

英布还是不说话,随何继续说道:“大王表面上是依附楚国,私下却盘算着保存自己的实力,臣下不认为这是可取的良策。想来,大王之所以不愿意背弃楚国,是因为大王以为汉国弱小,不足以为依靠。不过,眼下楚军虽然强大,却在普天之下背负了不义的罪名,因为项王不但违背了怀王之约,还杀害了义帝。眼下,尽管项王凭借彭城之战而一时强大,汉王也自有应对之策。汉王已经联合诸侯,退守荥阳-成皋一线,调运巴蜀汉中的粮草,深挖战壕,高筑壁垒,分兵坚守要塞,如果楚军继续西进,深入敌国近千里,必将遭遇战不能胜,攻不能取的困境。更难的是,如此深入敌后,那粮草的转运将会非常困难,后勤不能得到保证。退一步看,即使楚军轻装深入,进入荥阳-成皋一带,汉军坚守不出,楚军也必然攻不能取。再退一步说,假设楚军战胜了汉军,诸侯各国将会忧虑祸害及于自己而发兵相救,楚国的胜利,必然诱发诸侯各国的联合对抗。以此判断,楚国不如汉国,这种局势显而易见。如此形势之下,大王不去亲近万全的汉国,而去依托危亡的楚国,臣下我不得不为大王感到困惑了。”此时的英布,僵硬的脸上似乎有了些表情了,随何见后便决定要发起决战了。“臣下并不以为举九江国之兵足以灭亡楚国,不过只要大王起兵反楚,项王必定被拖住不能西进,只要滞留项王几个月,汉王取天下的部署就可以万全了。那时候,请允许臣下与大王一道,戎装佩剑前往汉国,汉王必定裂地分封大王。那时候,大王的封地岂止九江,九江不过是在更大的封地之中而已。正是出于这种意愿,汉王特地派遣臣下出使大王,进献愚计,希望大王留意。”

腐儒安可安天下?瞬间打脸的刘邦,没有他,项羽能独霸天下吗?

​ 说到这里,英布算是听进去了。自从称病不出以来,英布知道项羽对自己的不满,他也了解项羽一向猜忌而且脾气火爆,多少有点惶恐不安。他之所以接待随何,也是想为自己留一条后路。此时,英布点点头,嘴里蹦出了三个字“请奉命。”英布接受了随何的提案,秘密答应了背楚归汉,由于兹事体大,局势尚在观望中,他不敢稍许走漏消息,也再三告诫随何保密。就在这个时候,项羽的使者也来到六县,敦促英布迅速发兵,与楚国一道攻取汉国。随何得到这个消息,担心事情有变,便径直走到英布会见使者的王庭,说道:“九江王已经归服了汉王,楚国凭什么要九江王发兵?”事情突如其来,英布都搞懵了,楚国使者当即起身退席。随何趁势对英布说:“事已至此,请大王杀掉使者,迅速举兵与汉王协力攻楚。”事已至此,英布已经没有退路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掉了楚国使者,征调军队,攻击楚国。

腐儒安可安天下?瞬间打脸的刘邦,没有他,项羽能独霸天下吗?

随何说动英布归汉,短期内呈现的结果正如张良所预计的,项羽不得不分兵应对九江方面的叛乱,大大的削弱了楚军乘胜追击汉军的势头和能力,延迟了楚军一举西进深入的步伐,使刘邦得到喘息之机,得以在荥阳-成皋一带稳住阵脚,形成楚汉相持的局面。从长远方面来看,项羽失去了一位最得力的猛将,增添了一个可怕的对手。从此,楚国腹背受敌,陷入了对面作战的不利局面,垓下之围,乌江自刎等,项羽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地点,都在英布所领的九江国境内,似乎也显示了随何说动英布叛楚归汉的意义。

如果没有随何,没有英布的称病不出和叛楚归汉,霸王能一直雄霸天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