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渣創業20年的3點啟示:汽車之家李想


一個學渣創業20年的3點啟示:汽車之家李想


管理不是紙上談兵,是企業真正賴以發揮能量的軟實力。而對個人來說,擁有管理的思維,就擁有了職場上的推進器。

開年,又要開始新一年的工作了。

這時候,有的人在匆匆趕回工作的城市,有的已經在工作崗位上運轉起來。

對於工作,汽車之家原創始人、車和家創始人兼CEO李想提供了一份參考。近日,李想在微博上發表了創業20年的回顧,提到了自己經歷的五個樓層。

分別是: 普通的人、優秀的人、優秀的管理者、優秀的領導者、頂尖的領袖。

他說:“希望對你的工作有所幫助。”

那麼,這篇回顧,在哪裡可以啟發我們呢?

01

不斷攀登,人的成長沒有止境

高中的李想,是一個成績中下等的學生,老師和親戚都覺得他不會有什麼前途。他不想被人看不起,於是用自己的計算機知識開始創業,成立了泡泡網。

“持續到2004年,泡泡網一年有2000多萬的收入,我遇到了瓶頸,由於沒有團隊管理能力,泡泡網實在上不去了。那年我22歲,隨後開始了第二次創業:汽車之家。”

之後,汽車之家在美國上市,達到了50億美金以上的市值。

李想在2015年6月離開,創辦車和家,進軍智能汽車。

可以看出,作為一個連續創業者,李想之前的每一次創業都取得了成功, 但他並沒有舒舒服服地躺在過往的成績上面,而是選擇不斷突破,繼續成長。

同樣,聚焦於成長,職場人才可能實現財富自由。

在工作中,人們普遍的心態是看重收入,這點並沒有錯。

但是,如果一味地盯著收入,選擇收入較高但難以成長的工作,從長期來看反而限制了收入提升。 反之,有一類人不怕苦活累活,也不擔心收入不高,只要是幫助人成長的事就樂意做。

比如筆者的一位朋友,大學畢業後進入強生,選擇了底薪很低,最能鍛鍊人的藥品銷售崗,工作中任勞任怨,業績很快做到深圳第一,之後進入新華保險管理百人的團隊,年薪打底50萬。

然而, 他的成長還在進一步加速,現在已經出來創業,離財富自由也就臨門一腳了。


一個學渣創業20年的3點啟示:汽車之家李想


在財富自由之後,也必須繼續成長。

對於還處於賺錢階段的人來說,會認為賺錢才是最重要的,等到財富自由,就可以直接退休,享受悠閒快樂的生活了。

這麼想就天真了。

財富自由的人,如果停止成長,安於現狀,會很容易滋生出無聊厭煩的情緒,想象中美好的悠閒生活,也沒有那麼幸福。

號稱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說過: 財富自由根本不是終點站,那只是一個里程碑,那之後還有很長的路(名字叫作成長)要走......

這是因為,很大程度上,成長就是幸福感的來源。

反過來,如果成長停滯,不僅會削弱幸福感,還會有落後的危險。

如今的時代,是瞬息萬變的。今天的知識,說不定過幾年就過時了。如果停止成長,在時代前進的過程中就會落後,那麼所謂的財富自由,其實也是不穩固的。

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早已功成名就的李想,依然在電動智能汽車的紅海中,掙扎著繼續成長。

牛人如此,何況是我們呢?

02

登高才能望遠

層次之間是巨大的視野差異

在李想創業的“登樓”經歷中,他感慨道:

“當我爬上更高的樓層以後,才發現之前樓層那些讓我痛不欲生的問題竟然如此簡單,甚至毫無意義,自己是庸人自擾。”

原因在於, 當人的層次提高了一個級別之後,他的視野、認知、技能也隨之大幅提升,這時候,過去所謂的難題,已經算不上什麼了。

比如,筆者的一位公務員朋友,他在備考的過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等到考上了開始工作之後,才發現相對於工作的壓力和風險,之前的壓力根本不算事,就連看回之前的考題,許多之前覺得難的地方也豁然開朗。

那麼,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發呢?


一個學渣創業20年的3點啟示:汽車之家李想


其一,要認識到自己和上司的視野差距。

職場中,許多人單純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認為公司的治理、業務、人事等等都是問題,抱怨上司視而不見。

然而,實際情況是,上司用的是一種全局視野,也就是要把握公司的大方向,層次的差異,決定了他們的著重點與員工不同。

就像李想說的:

“並非你的管理者和領導是瞎子,對問題視而不見,他們看得其實比你更清楚和全面,只是那些問題根本就不是關鍵所在。”

所以,收起抱怨,多嘗試從上級的角度看問題,才是正確的。

其二,眼光放長,不要懼怕暫時的困難。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我們都會遇到許多難題,在某些時候,甚至會覺得這些難題是無法解決的。

然而,當我們知道,現有的困難在“樓層”提升之後會就是小兒科,我們就能以一種超前的眼光來看待眼前的困難,不再把問題過分放大。

這樣的認知,能夠幫助人們擺正心態,專注於解決問題,獲得成長。

03

管理的背後

是實實在在的戰鬥力

在李想的回顧中,提到最多的是:管理。

在他看來,管理分為三個層次:

優秀的管理者: 重點是帶著一幫年輕人,教他們看問題、找機會、做業務,同時發現挖掘有潛力的人,與他們並肩作戰。

優秀的領導者: 這一層是更高級別的管理,也就是說,領導者不需要自己什麼都擅長,而是要聚集一批優秀的管理者,幫助他們不斷提升。

頂尖的領袖: 到了這一層,領袖必須給團隊一個清晰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找到關鍵的領導,讓團隊的每個人充分發揮價值,不斷成長。

俗話說,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團隊的力量永遠要比個人強大。


一個學渣創業20年的3點啟示:汽車之家李想


因此,職場人應該多從團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首先要明確團隊的目標是什麼,這是工作的本質目的,是一個必須把握的大方向。

為了實現團隊的目標,個人應該如何發揮價值?個人之於團隊,相當於零部件之於機器,想清楚自己在團隊的位置和價值,才能更好地發揮,並努力進化為關鍵零部件。

只有如此,才能實現團隊和個人真正的共贏。

另外,還要幫助團隊的個人成長。

好的管理,必須要幫助個人成長。

馬雲說過: 領導要能把人身上最好的東西發現出來。你要找這個人的優點,找到這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優點,這是你的厲害之處。

只有每個個人成長了,團隊才會越來越有戰鬥力,才能攻克一個又一個堡壘。

因此,在工作中,也要有幫助他人成長的思維。助人成長,最大的收穫其實是自身的成長。

對於管理者來說,團隊成員的成長就是自己的管理績效。即便不是管理者,作為一個普通員工,也可以幫助同事成長,這就等於擁有了管理者思維,長此以往,必然會在職場上不斷升遷。

總之,管理不是紙上談兵,是企業真正賴以發揮能量的軟實力。而對個人來說,擁有管理的思維,就擁有了職場上的推進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