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命令他守7天,他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让日军怀疑人生

引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爱国诗人屈原的名著《离骚》,细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承历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也有许多挫折磨难,不同朝代的更迭更带来无数血与泪,但从总体来看,众多有志之士聚集起来顽强奋战,中华这条长龙才能一直在蜿蜒前行,翻山越岭勇往直前。

上级命令他守7天,他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让日军怀疑人生

抗日战争

中国的历史长度在国际上都排上名号,被称为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从秦国大一统开始有了现在的国土规模,尽管每一次朝代更迭都会产生大规模战争和破坏,但我们的总体文化还是世代相传这能充分说明我们的文化是代代传承的、连续的。这种传承能力最直接表现出了华夏儿女顽强的生命力。尤其在早期的斗争通常以武力手段为主,大部分时候双方势均力敌,在无力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十分考验对立双方的耐心和意志力。这般对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考验引出战士在绝境时的生命力,这种豪情和热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上级命令他守7天,他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让日军怀疑人生

衡阳保卫战

1944年,日方以50万余的强大兵力向中国大规模进攻,所到之处硝烟四起,民不聊生。到了五月长沙就已经沦陷,衡阳的防守成为了重中之重。抗战经验丰富的方先觉收到上级电报,要求拼尽全力守卫衡阳七日。然而由于某些原因,方先觉将上级的命令将坚守衡阳7天错听成47天。

上级命令他守7天,他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让日军怀疑人生

方先觉(右)

在各方势力压迫的情况下,方先觉怀疑过命令的正确性,但又想到,上级传达的命令应该都是经过仔细考虑的不会出错,于是方先觉为了完成任务,一直在衡阳死守。

方先觉是受军事委员会旨意带领第十军来常德支援,原本经历过一次恶战的军队以疲惫不堪,但在接到坚守衡阳的任务后没有逃缩,坚持以不足两万的兵力对抗比自己多六倍兵力的日本兵。

上级命令他守7天,他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让日军怀疑人生

方先觉的“泰山军”

方先觉是1905年出生的江苏徐州人。由于家境殷实,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在中学时期立下想要成为律师的志愿,在大学时期受三民主义的影响改志为革命。在黄埔军校秘密招生时进入学校接受培养,而后在多次战斗中表现了自己出色的指挥能力,官衔也节节升高。虽然常说时势造英雄,但如果本身没有实力又如何能够成为英雄呢?

上级命令他守7天,他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让日军怀疑人生

抗战时期的衡阳街道

能成才成器的人会在一些小事细节上崭露头角,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专心对付每一个细节才能最终成就大事,方先觉便是如此。在1925年,方先觉还在黄埔军校就读时,一名食堂中的军需由于贪图自己享乐,私自克扣伙食费引起了学生的不满。方先觉知道此事后,便集合了几个同学把这位军需暴揍一顿。虽然是惩恶扬善的正义性质的行为,但由于打架斗殴以及以下犯上等触犯校规的行为被踢出学籍,如若没有这场事端方先觉会在一个多月后正常毕业。方先觉为自己的莽撞付出了剔除学籍的代价,但这样正义的行为受到了同学们的崇敬,作为一名硬汉,自己的功勋怎么能被刻在一纸文书上?方先觉从来就不是会认输的性子,即使没有获得毕业资格,他也依然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这也是他能在敌多我寡情况下保持本心力求胜利守卫太平的精神源泉,为他的功成名就做好了基础。

上级命令他守7天,他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让日军怀疑人生

方先觉回忆衡阳保卫战题词

在40多个日夜的争斗中,方先觉率领的军队虽然个个精神打挺不曾言败但由于敌我实力差距过大,而且枪弹储备耗尽,顺利已经遥遥无望。在此情况下封仙决向重庆发送了一封电报,他在电报中表现出了自己身为军人的自豪和坦荡,也表达了对现状的无奈以及以身殉国的决心。他的“遗嘱”在《长沙日报》上完整刊登后引起极大骚动,他的爱国热情感染了举国同胞。

上级命令他守7天,他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让日军怀疑人生

日军报道衡阳陷落

为了保证大部分居民的生命安全,方先觉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投降,但由于日方并不认同方先觉提出的三大投降条件,所以双方继续交战。8月8日,衡阳彻底沦陷,方先觉的军队虽然在这次战争中失败,但却以寡敌众成功粉碎了日军三日攻下衡阳的狼子野心。在这40几天的双方拉锯战中都不存在有绝对的胜利,因为两边都伤亡惨重。甚至因为这次拉锯战,日军打通道路交通线的步伐被彻底打乱,为我追后方的追击获取了更多时间,这场战役也是抗战史上敌我双方死伤人数最多,交锋时间最长的保卫战,此战以2万兵力击毙5万日军。

上级命令他守7天,他错听成47天,击毙5万日军,让日军怀疑人生

衡阳保卫战老照片

结语

抗日战争的历史篇章已过去,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宁的新中国,我们时刻牢记是先辈烈士们用血肉为我们筑城美好的今天,我们感激这些壮士的无私奉献,我们也要学习他们舍身取义的精神。中华文化不断传承,我们的屈辱历史并没有遗忘,我们会在废墟中重新走出来,变得更强大更勇猛,沉睡在东方的狮子已经苏醒,新生代的我们要付出更多来向世界证明中国不曾屈服。

参考文献

《子珊行述》

《长沙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