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朱迪到哪吒,火爆的動畫片背後都有著怎樣的邏輯?

從朱迪到哪吒,火爆的動畫片背後都有著怎樣的邏輯?

1、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首映至今11天票房突破24億。

國漫崛起的背後,除了鬼才導演餃子多年如一日投入電影創作的工匠精神,更是年輕觀眾對於電影所反映的主人公價值觀的認同

“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

“我命由我,不由天!”

從朱迪到哪吒,火爆的動畫片背後都有著怎樣的邏輯?

這兩句燃爆熒屏的臺詞,喊出了當代年輕人的心聲,更是大面積觸發了自嘲中年人的80後們的淚點。

80後的童年大多被要求乖巧懂事,被要求向“別人家的孩子”敖丙看齊,遠離身邊混混般的小魔童哪吒。

從朱迪到哪吒,火爆的動畫片背後都有著怎樣的邏輯?

在79年老版動畫片《哪吒鬧海》中,作品塑造的李靖父親形象嚴苛到近乎冷酷無情,小哪吒割骨還父的愚孝情節更讓人難以接受。

而在新版《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父慈子孝的畫面,更符合當今的語境,更符合為人父母的70、80後的育兒觀念。

“ 你今後路還很長,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是誰只有你自己說了才算。”這是新版李靖對哪吒濃濃父愛的體現。

從朱迪到哪吒,火爆的動畫片背後都有著怎樣的邏輯?

不信命的魔童哪吒,打破魔丸詛咒與百姓成見,倔強生長,更是在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拯救了整個陳塘關。

炎炎夏日,腳踩風火輪的哪吒,徹底火了!不,確切來說,是很燃很炸!

2、

無獨有偶,三年前燃爆熒屏的迪士尼動畫片《瘋狂動物城》,背後反映的是同樣的價值觀。

朱迪是一隻小兔子,人們對食草系的兔子帶有骨子裡的成見,認為愚蠢的兔子就只能安分守己的待在自家莊園種蘿蔔。

甚至包括父母,雖然認可她的夢想,但出於現實考慮,對她的期待就是——知足常樂的做個種蘿蔔的農民。

從朱迪到哪吒,火爆的動畫片背後都有著怎樣的邏輯?

但朱迪偏不,因為她兒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警察,讓世界更美好。

在9歲那年因路見不平幫助小夥伴,而被惡霸狐狸吉丁打倒在地,並嘲笑道:“你是不到黃河不死心,給我記住,你就是一隻該死的只會種蘿蔔的兔子!”

從朱迪到哪吒,火爆的動畫片背後都有著怎樣的邏輯?

她站起身,燃起渾身鬥志,沒錯,我就是學不會死心!我就是不肯放棄!!

長大後的朱迪來到動物城警察學校,跟一群體型、速度、力量都遠超自己的老虎、獵豹、熊成為同學,付出比常人艱辛千百倍的努力,順利畢業併成為警校第一位優秀的兔子警官。

從朱迪到哪吒,火爆的動畫片背後都有著怎樣的邏輯?

3、

近年來,#做自己#已經不是一個時髦的理念

不同於傳統價值觀的保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突破自己所學的專業或者從事的職業侷限,開啟斜槓之路,並開啟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互聯網時代給大家提供了多元的展示平臺跟機會,知識技能更新迭代的速度也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

網絡信息共享,讓我們看到了不同人在不同領域做出各種嶄新的嘗試,並且獲得成功

新版《哪吒》的鬼才導演餃子,出生於1980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

大學時期已經開始自學三維動畫軟件,畢業後在廣告公司工作一年,依舊心繫動漫,果斷辭職堅守初心。

又自學了三年半,獨自制作出一部個人作品,僅16分鐘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斬獲國內外多個專業大賽的30多個獎項。

小魔童哪吒被塑造成如此有血有肉的形象,觀眾代入感極強,何嘗不是因為角色本身就帶有餃子自身的影子。

從朱迪到哪吒,火爆的動畫片背後都有著怎樣的邏輯?

“堂堂名牌醫科大學高材生,畢業了轉行搞動畫片?”這孩子怎麼了?

“既然如此不務正業,當時那麼辛苦考什麼醫科院校?”就是說啊!

“好不容易有了份廣告公司的正經工作,裸辭在家啃老,學做動畫短片?”腦子是不是有問題?

這一句句背後的成見,跟陳塘關百姓對哪吒的非議有何不同。

4、

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真的很不簡單。

世人往往喜歡拿自己信奉的準則,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去各種給你貼標籤,下定義。

哪吒如果沒有以己之力,打破世俗偏見;朱迪如果沒有堅守夢想,突破所謂的不可能;那麼恐怕他們就真的要“成全”世人口中對他們抱有的成見了。

從朱迪到哪吒,火爆的動畫片背後都有著怎樣的邏輯?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是我們自己!能夠決定我們成為誰的,也只有我們自己。

在遵從內心的前提下,勇於邁出第一步,做自己!

接下來便只管風雨兼程,因為——我命由我不由天!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