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捏把汗”到“放心幹”政策及時雨讓企業鉚足幹勁衝刺滿產

生產一線也是戰“疫”前線,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近日,記者連續走訪多家企業瞭解到,不少企業在復工復產初期曾因困境而“捏把汗”,但政策及時對接讓他們在衝刺滿產過程中“放心幹”。

聚焦需求把惠企政策送到企業家門口

“自2月上旬以來,我們一直常態化開展復工復產工作。對於園區內企業,我們每天動態掌握情況,一旦發現企業有生產經營上的問題,便安排包保人對接,開展精準有效的服務工作。”這些天,廬江臺創園管委會專職黨工委副書記汪敏一直忙著帶隊走訪企業,瞭解企業在復工復產中的需求。

廬江綠世代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於2月10日復工,這是一家臺資企業。“剛復工的時候,由於村莊疫情管控嚴格,工人沒辦法來這裡上班。我們把情況反映到園區管委會,他們當天就幫我們解決了。”該公司生產經理高風回憶,疫情期間,縣臺創園管委會工作人員會每日上門指導他們做好防疫工作,登記企業用工等信息;在項目方面,成功幫企業爭取到了市級節水灌溉示範片項目;針對物流運輸難出現阻點,管委會積極與交通運輸等部門對接,為他們開通“綠色通道”,協助運輸蔬菜和採購春耕種子等農用物資。“管委會工作人員跑得很勤快,服務很好,我們有問題時都很快幫著想辦法解決。”

“真真切切瞭解企業的難處,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先提出來。”在廬江縣經信局副局長汪建國看來,企業所提出的問題,在政策法規和權限範圍內能予以解決的都會第一時間解決,甚至現場解決;對於涉及相關單位的,他們會及時對接,予以協調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將通過平臺上報市“四送一服”辦,做到爭取上級支持,同時向企業說明情況。“克服疫情影響,多為企業復工復產‘跑腿’,把政策講解到位,問題梳理交辦到位,能讓企業感受到我們的誠意,一門心思搞好生產經營。”

解決難題1.94億資金及時為企業滿產助力

合肥眾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於2018年7月落戶於廬江縣高新區。作為新辦企業,他們的財務總監張玉付對“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政策”非常感興趣,但是具體申報條件和流程不是很清楚。“如果我們符合申報條件,這個政策一旦落實下來,將有效緩解我們新辦企業在流動資金方面的壓力。”

瞭解到這家新辦企業的困惑,廬江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汪守苗現場與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聯繫,安排諮詢服務事宜。當天,張玉付的企業郵箱中就收到了該政策的申報條件和流程,“過去財務可能要跑到縣城辦稅窗口才能拿到一手資料,現在確實是‘秒辦’。”

“經前期摸排調研,轄區企業存在的用工難、融資難、產業鏈配套難問題已經不同程度得到了改善。”記者從廬江獲悉,該縣高新區管委會已採取分類施策方案,“對於規上企業,我們要確保全覆蓋,摸清它們能夠享受到的政策與存在的問題;對於擬申請的規上企業在政策範圍內能申報的,我們也梳理出來,與企業對接;對於其他小微企業,我們在政策對接之餘,更多的是聽取建議和需求;另外,還有部分在建、籌建企業,我們也會召開相應規模的座談會,做好調研,為下一步工作提供指導。”

傾聽企業聲音,瞭解企業所思所想。疫情防控期間,廬江281戶復工企業通過政府協調獲得了50萬隻防疫口罩,2171名工人陸續走進工廠解了企業用工難題,1.94億資金及時到位為企業注入新“血液”。

便利服務群眾辦事不再“多跑腿”

“要不是村衛生室為我及時開具了健康證明,我也沒辦法這麼及時抵達工地開始工作。”通過招工,冶父山鎮鋪崗村街頭村民組52歲的村民丁家宏需前往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打工。

卡洛特水電站是“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項目,電站建成後,每年可提供約32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首臺機組將於2021年4月投產發電,目前正在搶抓工期。丁家宏告訴記者,在省內務工的只需掃一掃“安康碼”,但是出省、出國都需要健康證明,由醫生檢查身體正常後,方可開具。“本來還以為要去縣城辦理,結果在家門口就能辦好。”

除了丁家宏之外,冶父山鎮明聖村黃代村民組村民黃海林也順利拿到了健康證。“現在村裡搞這個服務點,對我們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了很大方便。”黃海林告訴記者,他通過網上招工已經入職寧波一家玻璃廠,下週就準備出門了。

“隨著復工復產的節奏加快,外出人員漸漸增多。為了方便村民就近就地辦理健康證明,所有村醫都在村部上班,為群眾做好體溫檢測、血壓測量、健康表格填寫等服務,讓他們少跑路或不跑路。”冶父山鎮衛生院大崗村衛生室站長夏明發介紹,截至目前,廬北公衛團隊已經為2000多名出國出省務工人員開具了健康證明,方便了他們出行和就業。

持續防控五座大中型非煤礦山全部復工復產

馬鋼羅河礦業公司採礦車間入口處設置了一個特殊“講臺”,工人下井之前需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檢查。記者從廬江獲悉,轄區5座大中型非煤礦山已經全部復工復產,復工率100%,產能達到99%以上。

“復工復產以後,我們根據要求定時給每個職工發放口罩等防護用品,堅持每班次入井前體溫檢測,對公共場所每天3次進行消毒,對所有員工進行分餐制,做到生產和抗疫兩不誤。”馬鋼羅河礦業採礦車間主任孫仕平介紹。作為全國“綠色礦山”的馬鋼羅河礦業公司礦區總面積4.8平方公里,擁有豐富的礦石資源,查明鐵礦石、硫鐵礦資源儲量4.1億噸,鐵礦石遠景資源量有望突破10億噸。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62億元,實現利潤9.5億元。

復工復產以來,選礦車間根據生產實際調整在崗人數,儘量減少人員流動,特別是對重點人、重點區域進行細緻詢問和巡查。“對現場的隱患排查,我們把人員全部分散,各個領導分片負責,減少檢查人數,增加檢查頻次,採取線上線下兩種模式去開展隱患排查。”據選礦車間副主任樂志強說:目前線上線下共排查各種隱患63項,全部整改到位。

馬鋼羅河礦業公司的做法,只是合肥非煤礦山復工復產的一個亮點。“合肥的礦產資源主要集中在廬江,目前,行業面臨外地施工隊多、外地務工人員數量眾多的情況,所以非煤礦山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和安全防範‘兩道防線’都要狠抓。”記者從廬江縣經信局非煤礦山管理辦瞭解到,礦山企業作為防疫工作重點區域,沒有發現一起確認和疑似病例。另外,截至目前,廬江大中型以上礦山復工率100%,復工人數達4000多人,礦山企業工業產值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張凡 錢良好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樂天茵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