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某明強姦養女案,多數人認為證據不足,很難定罪

鮑某明強姦養女案,各方表態其實已經非常明顯了,那就是證據不足。這其中包括養女的律師,以及熱心人士。在大家都心知肚明確有其事,但是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必然是"疑罪從無"算起,這就挑戰了公眾的良知。民眾不禁會問,法律為何不能保護弱者,為弱者討一個公道!

鮑某明強姦養女案,多數人認為證據不足,很難定罪

本案之所以能暴露在陽光之下,主要是因為當下政策更注重保護未成年人利益所致。另外本案的諸多關鍵詞挑戰了中國人的道德底線,如養女、養父、強姦、知名人士等等,這就自然讓人在頭腦中勾畫出,有錢、有閒、有文化的養父性侵養女的罪惡嘴臉。而這種嘴臉是中國人最不能接受的嘴臉,是每個中國人深惡痛絕的嘴臉。

鮑某明強姦養女案,多數人認為證據不足,很難定罪

但是本案從2019年報案至今,經過撤案,在立案,組成專案組來看,本案的案情基本屬實,但是鮑某明是知名法務人員出身,熟知法律過程,因此很難從其本身突破,以定其罪。這就使得公安機關極為難辦,一方面公眾要求真相,而種種邏輯推理都以指明真相,但是公安機關找不到確鑿的證據;另一方面鮑某明熟知法律,難以從其本身突破,而公眾又需要一個鮑某明有罪的結果,公安機關只能步步升級對本案的關切,來應對公眾的需求,而遲遲不能下定論。

鮑某明強姦養女案,多數人認為證據不足,很難定罪

無論司法機關如何做,這個案子都是一件非常難辦的事情。在沒有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單憑社會施壓,就可以判鮑某明有罪,挑戰了司法公信力;在大眾心裡均已指向鮑某明的情況下,以"疑罪從無"判其無罪,那麼司法機關將最終挑戰了大眾認知極限,更挑戰了中國傳統道德理念。

總之,鮑某明強姦養女案,無論結果如何,最難受的都將是司法機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