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最早並不是皇帝的婚房 大鐵鍋深鎖皇宮謎底

故宮是許多遊客的首選之地,這裡不僅有巍峨的宮殿,悠久的歷史,那些古老的傳說也讓人們對這塊神秘的地方充滿了想象。比如故宮的烏鴉就非常多,而筆者在天壇也曾看到過成群結隊的烏鴉。可能是因為烏鴉長得黑,不太受人們喜愛,不想五彩斑斕的其他鳥類那樣有人氣,所以每當夕陽西下時,烏鴉發出低沉的聲音,更讓人感到有些恐怖。

而在皇宮裡聚集著這樣多的烏鴉,就更是讓人們產生聯想。其實,在古代,人們是把烏鴉和喜鵲視為同類,只是現代,鵲才專指喜鵲。而關於皇宮與烏鴉的淵源,《滿洲實錄》裡還有這樣一段記載:清太祖的偵探兀裡堪往東北探聽敵情 ,走到一個山嶺。一群烏鴉迎面撲來,擋住去路。隊伍只要往回走,烏鴉馬上散開,而轉身再往前走,烏鴉又聚成一團擋住去路,兀裡堪只好把情況彙報給清太祖,清太祖讓他們換了個方向走,結果順利找到敵營,探聽到了敵情。

坤寧宮最早並不是皇帝的婚房 大鐵鍋深鎖皇宮謎底

還有傳說清朝皇帝最早的祖先愛新覺羅。布庫哩雍順是因為佛庫倫偷吃朱果受孕而生,幾代以後,他的子孫遭到叛變部署的殺害,只有一個名叫樊察的南海逃到曠野,眼看追兵已近,這時一隻烏鴉落在孩子的頭上,追兵誤把小孩當成了樹樁,男孩因此保住了性命,以後清朝皇帝的祖先就興旺發達起來。

不管是史實還是傳說,似乎都註定了烏鴉與皇宮的不解之緣,但是也有人說是因為皇宮裡空房子太多,烏鴉喜歡鳥樂空曠,環境幽靜,才會在這裡群居。不管是哪種原因,紫禁城上空有成群結隊的烏鴉,或盤旋於高空,或棲息於屋頂、樹枝,都成了皇宮一道最美的風景。

在後宮,坤寧宮是三座主要建築之一,它是皇帝皇后結婚用的洞房,所以它的裝飾和附帶物都有別於其他宮殿,其他宮殿的前門都開在正中間,而坤寧宮的前門卻開在偏東的位置。其他的宮殿窗戶紙糊在室內,而坤寧宮的糊在室外。更讓人不理解的是坤寧宮裡面的大柴鍋和殿前的旗杆,是幹什麼用的呢?

坤寧宮最早並不是皇帝的婚房 大鐵鍋深鎖皇宮謎底

宮殿門口掛著一個大紅囍字,庭院的東南角豎著一根高大的旗杆,而宮殿後頭偏西處又砌了一個特別醒目,高出大殿很多的大煙筒,與整個建築極不協調。更奇怪的是坤寧宮裡面,東北角這間隔開的小套間裡還有兩口直徑8尺的特大號燒柴大鐵鍋。

其實在明代,坤寧宮作為皇后的寢宮,門開正中,宮殿前沒有旗杆,後面也沒有煙筒,更沒有大鐵鍋。這些都是清代的時候增加的,是按照滿族的習俗改造而成,封正門,開偏門。滿族的風俗為每年正月、十月間,各有一次大祭,祭祀時用豬兩頭,這便與鍋有關了。

《光緒小記》記載:“清寧宮大屋圍炕,門闢於偏東,左隔一間為內寢,外炕有大鐵鍋二,備煮肉。臨門則有大墩板一,備宰肉。而牆後則煙筒高聳,為火炕出煙處。創皆糊紙於外,而以油塗之,防風雪。”這段記述的是太宗皇太極的寢宮清寧宮是祭神祭祖的。

坤寧宮最早並不是皇帝的婚房 大鐵鍋深鎖皇宮謎底

紫禁城的坤寧宮作為祭祖之用,當然按清寧宮所說的那樣加以改造了,坤寧宮祭祀時要兩頭整豬,在豬耳朵裡灌酒,抬到案子上,用刀殺死、放血、去皮,大卸八塊後,放到大柴鍋裡,白水煮,只煮一個開便撈出來,供奉到神像前,所以宮殿後就有個煙筒。

殿前的旗杆,在大祭時也是有用處的,大祭時,要將鑄頸骨放到杆上祭神。作為祭天神杆,當然尊貴無比,就連在陽光照射下,投在地上的影子都不許踩。

皇宮就是皇宮啊,每一處都體現著它無法取代的威嚴莊重、帝王獨尊的氣勢。當我們知道了更多的典故,再去遊覽故宮時,會有個更加清晰的瞭解和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