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死前留下一計,一直無人能解,千年以後卻被一農民撞破,你怎麼看?

L60


司馬懿是三國時魏國的大將軍,是掌握兵權的最高指揮官。179年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孝敬裡。他最初被曹操強闢為幕僚(文學掾)。司馬懿雖然聰明睿智,但是忠誠度很低,曹操對照相書發現,他有“鷹視狼顧”之像,這種人一般有狼子野心,陰險狡猾。以後曹操是既用又防他,總體是壓制他的野心。



曹操是在公元220年3月15日去世的。雖然曹操揹負著一生的罵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可到死時他都沒稱帝,這讓司馬懿佩服的五體投地。

司馬懿其實對曹操很崇拜,比如他對曹操處理身後事就很拜服。這對他以後影響很大。

曹操起家是盜了漢朝梁王劉武夫婦的墓葬,據說得銀百萬兩,夠他軍隊吃十年的口糧。曹操吸取厚葬沒好處的教訓,交代兒子自己死後不墳不樹,實行薄葬。意思是說,不要起那麼大墳丘,不要在墳丘上栽樹。

他還為兒子遺計——72疑冢。錦囊妙計告訴曹丕,下葬時四門出殯,然後四門出,在不同地方埋葬72個墳丘,讓盜墓賊不知道哪個埋有真身。



曹操這招真管用,2000年來世人都沒被找到他的真墳。直到2009年12月27日,經考古隊才發現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就是曹操。

曹操處理身後事給了司馬懿很大的啟發,其實對曹操墓葬關注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蜀國丞相諸葛亮。諸葛亮和司馬懿是一對相殺到底的對手,講真在魏國能夠阻擋諸葛亮北伐的腳步非司馬懿莫屬。司馬懿和諸葛亮的智慧不相上下,但是司馬懿命硬,他在五丈原熬死了諸葛亮。諸葛亮是在公元234年10月8日病死在陝西寶雞岐山境內的——五丈原。享年54歲。

司馬懿再次聽聞了一位“偉人”諸葛亮的葬禮。據說諸葛亮也聽說了曹操辦的葬禮不錯,沒聽說有人知道曹操真身埋在哪裡。諸葛亮除了採取薄葬辦法外,還想了一個更絕的辦法。



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後,他遺計劉禪,讓四名壯漢抬棺材一直往南走,繩斷就是落葬地,然後掩埋,不許起墳丘,做到和四周景物沒區別。劉禪不敢怠慢,於是找了四名壯漢抬棺南走。

話說四個壯漢心急領賞錢,到第三天發現繩子沒有斷掉的跡象,四人一合計,乾脆咱們割斷繩子埋葬屍體回宮領錢走人算了。這四人依言而行,埋葬了諸葛亮,然後打道回宮覆命。

等見到皇帝劉禪,說了事情經過,劉禪看似傻不拉嘰,其實一點不傻,心想,三天大繩怎麼能斷掉呢?這裡有貓膩,他命刑部拷打審問,結果四人都招了,原來是欺騙了皇帝,“欺君之罪,罪該當斬”,劉禪大怒之下,命士兵把四個壯漢推出去斬了。

當做完這些後,劉禪心想壞了,廣顧生氣了,忘了問“相父”埋哪裡了?劉禪後悔的只想扇自己嘴巴子,可是死人不會復活的,諸葛亮埋在哪裡只有這四個壯漢知道,可是……。



劉禪沒有辦法,在景耀六年春,下詔為相父諸葛亮立廟於勉縣。這就是現在位於漢中勉縣定軍山下的武侯墓。據說武侯墓只是諸葛亮的衣冠冢。

為何立在此地呢?因為這地方是諸葛亮曾經戰鬥過的地方,諸葛亮曾被封為武鄉侯。

諸葛亮死前就考慮到了,四個壯漢肯定不會按照劉禪吩咐去做,也就是說不會等到繩子自然斷掉,料定四人要說謊,料定劉禪做事莽撞,所以料定自己真身埋在哪裡沒人知道。諸葛亮確實做到了。到現在人們不知道諸葛亮的真身葬在哪裡!

那麼,司馬懿見證和聽聞了兩位“牛人”的墓葬儀式,二位都是自己崇拜的人,他吸取了哪些教訓呢?他又是怎樣安排自己身後事呢?

話說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兔死狐悲落了幾滴眼淚,沒有對手也是空虛寂寞冷。不過此時司馬懿位高權重,是魏國頭號權臣,他以曹操為榜樣,雖有篡魏之心,但始終壓制住了野心,他如意算盤是留給兒子來做皇帝。



在發動高平陵政變後,司馬懿誅殺了政敵曹爽,基本為兒子篡魏剷除了障礙。司馬懿了無牽掛了。

嘉平三年九月(257年9月),司馬懿一病不起,掐指一算自己大限一到,臨死之前,把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招到床前交代後事:“兒啊,我活了74歲,也算壽終正寢。我死後就葬在首陽山上。”

那麼首陽山到底在今天的什麼地方呢? 首陽山是洛陽邙山山脈其中的一座山峰。

《晉書·宣帝本紀》載:“先是,預作終制,於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作《顧命》三篇,斂以時服,不設明器,後終者不得合葬。

司馬懿臨終遺言是:死後喪事從簡,不起墳頭,不立碑記,不設隨葬品,不栽樹木,不許殉葬,遺孀不要和他葬在一起。這其實就是曹操曾經的遺言,可見曹操對其影響多麼巨大啊!

歷史記載只是大體籠統的地方,史書不會告訴你司馬懿具體埋在哪裡。司馬懿的後人也不傻,不可能為盜賊提供說明書,芒碭山的餘脈山峰太多了,那座才是埋葬司馬懿的地方呢?

司馬懿熬死了曹操和諸葛亮,他的陵墓1700年來都沒有被發現,司馬懿堅持一下有可能完勝曹操。可是命中註定司馬懿鬥不過曹操,不管是活著時候還是死去的時候。司馬懿遺計千年的秘密居然被一位張姓老農撞破了。



話說1700年之後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洛陽蔡莊一個農民(老張)開了一片荒地,他在平整土地時,一撅頭下去刨出了許多石塊,他很好奇,於是就叫兒子來幫忙,父子二人越挖越深,逐漸出現了一個大墓,父子倆不敢再挖了,這是國家財寶,真要是再挖成盜墓賊了,於是急忙上報了有關單位,結果考古學家一勘測,原來是司馬懿的陵墓。哈哈,司馬懿千算萬算,居然讓一個老老農撞破了,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司馬懿再次拜服曹操,還是你牛叉!我服了。


秉燭讀春秋


三國時期諸侯爭霸,湧現了很多的英雄人物,然而最終笑到最後的卻是司馬懿。而他留下的這一計謀也是通過深刻學習了曹操和諸葛亮的計謀之後,總結過來的經驗。



司馬懿的一生可以用一個“忍”字來形容。曹操時代便進入了朝廷效命,但是卻因為曹操生性多疑,又發現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所以對其處處提防。司馬懿也很識趣,本著低調的原則處處隱忍,但卻暗中學習著曹操所有的智慧和謀略。

公元218年曹操深感自己時日無多,所以下了一道《終令》,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規西門豹祠西原上為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



這道命令中說到自己死後要埋在貧瘠的土地上,不要破壞原有的地貌,同時也不要種植高大的樹木。

公元220年曹操死後,已經建造了72座陵墓,這些陵墓大小、形制不一,出殯的當日72具棺材從鄴城的東西南北四門而出,一時間全部全部下葬。從此之後曹操的葬身之所也成為千古謎團。



曹操死後,司馬懿漸漸得到了重用,在曹睿時期掌控了整個雍梁地區,因此遇上了讓其一生難忘的對手諸葛亮,而司馬懿也從諸葛亮身上學到了太多的東西。

諸葛亮死前,同樣下令選擇薄葬,《三國志》記載諸葛亮死後遺命安葬於定軍山,因山建造墳塋,墓葬容下棺槨即可,棺槨內只需要陪葬時常穿的衣服,並不需要陪葬任何器皿。



而諸葛亮出殯之時,按照其遺命需四人抬棺向南,等到繩子自動斷裂之後,便就地安葬。可是抬棺的四人眼看好幾天繩子也無法斷裂,於是就找了一個地方隨意埋葬了諸葛亮回到了阿斗處覆命。結果阿斗看出了四人抗命不遵,當即下令把四人斬殺。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人知道諸葛亮的葬身之地。



到了公元251年,為司馬家掃平了大多數障礙的司馬懿病入膏肓,在臨終之時司馬懿想到了曹操和諸葛亮的做法,於是下了幾條自己死後的命令;不起墳塋,不立碑記,不設任何隨葬品,不栽種任何樹木,也不與遺孀合葬,後人更不許前來祭拜。在《晉書·宣帝紀》中也提到了司馬懿安葬在了首陽山之上。

他們三人這麼做的原因在於三國時期盜墓現象猖獗,甚至曹操還成立過專業的盜墓團隊,所以實際上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葬之地。而選擇山區安葬是因為當時山上土地貧瘠,沒有人去耕種,所以人跡罕至。加上沒有任何隨葬品,也沒有任何標記,自然也就沒人去盜掘其墓葬。也因此將近1800年來無人發現其墓葬。



時間轉眼到了今天,上世紀幾個農民翻地的時候挖掘到了一塊石碑,大家也非常清楚的這是文物,於是通知了縣裡的文物單位。文物單位趕到後,經過查驗,確定了是司馬懿的陵墓,不過專家疑惑的是石碑上面卻刻著一個威風凜凜的武將。


我是越關


看來,智者非智,英民,尚且流芳百世,死後屍骨何需躲躲藏藏,入朝拜相又怎樣?山野草民又怎樣,三尺黃土,與草山為伴,天下那有不透風的牆?你知我知,那知,還有天知地知,人算不如天算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