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求職季無“金三銀四”,疫情後還能找到好工作嗎?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冬天好像格外長,就連求職旺季也隨著冬天的漫長而清淡了不少,讓很多在2019年年底裸辭的職場人含淚求職,更讓很多急於換工作的職場人短期內看不到希望。因為春節過後,第一週各大企業發佈招聘職位比往年減少71.66%、簡歷投遞數量銳減83.35%(數據來源某證券報)。

但隨著很多企業開始復工,招聘旺季依然沒有到來。從2月10號復工至今來看,企業發佈招聘職位並沒有增加多少,反而因新潮集團宣佈裁員20%刷遍朋友圈,給本來就沒有生機的2020求職季帶來了又一絲涼意。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呢?小編隨機和一些企業HR、CEO和職場人進行溝通,最後總結為:

今年求職季無“金三銀四”,疫情後還能找到好工作嗎?

1、因疫情影響,一些開始復工的企業的員工要自我隔離14天才能正式上班,這也導致一些企業沒有急於對外發布招聘職位。

2、因疫情打亂了很多企業的2020年的規劃,這也讓企業根據自己的情況重新制定招聘計劃,這也就影響了招聘職位的發佈。

3、疫情重傷了市場信心,導致很多企業開始注重現金流,握緊自己的錢袋子,能不招聘就不招聘、能啟用員工共享計劃,就決不招聘新人。

4、疫情導致本計劃春節後調整的職場人,為了生存,放慢了跳槽的腳步,或2020年就不在跳槽,導致企業沒有職位空缺。對企業來說,員工沒有流動,就不會有職位的空缺,沒有職位的空缺,自然就沒有招聘需求。

5、貿易戰讓很多敏銳的人看到:未來機會看中美,中美機會在中國。很多國外的華人甚至是勞務也計劃來中國求職。如果不是疫情的影響,你會看到很多具有國際化背景甚至是老外開始和你搶職位。但別忘記了,疫情過後,這些人一定會湧向國內,給你的求職帶來雪上加霜。

這個問題,在小編收集到美籍華人、澳籍華人的一些職業諮詢時,已經得到印證。尤其是110萬左右的澳籍華人,在澳洲的生活並不是我們看到的那麼美好,而今他們把掙錢的機會聚焦在國內,由於“面子”的問題,他們雖然暫緩回國,但他們求職(去年開始,澳洲的華人就開始遠程辦公來獲取職位)和掙錢的機會一定在國內,這樣,你的就業機會又多了很多競爭對手。


今年求職季無“金三銀四”,疫情後還能找到好工作嗎?

1、2020年求職季競爭可能會更加激烈,讓一些裸泳者可能永遠被裸泳了;還讓一些半裸泳者的內褲被大浪衝掉,變為真正的裸泳者。

2、2019年跳槽頻繁者,可能在2020年被很多企業嫌棄,因為“僧多粥少”。所謂跳槽頻繁者就是跳槽頻次小於等於1.5年。你可能說互聯網行業流動快,呵呵,可是企業不這樣認為的。

3、那些喜歡抱怨、負能量、口碑差的職場人,2020年求職季可能要和你絕緣了。因為企業負擔重、老闆壓力大,不會願意看到抱怨、負能量、口碑差的人在公司生存。

4、動手能力差的職場人,求職可能受阻。經過這次疫情,很多企業老闆明白: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太差,為了自救,就會思考如何增加自己的抗風險能力。首先考慮到招聘員工必須以1當2或3,不會再出現2當1或3當1的現象了。所以,自我動手能力差的人,建議2020年就不要跳槽了,哪怕你是總監也不行。別忘記了,在公司,唯有VP以上的管理者才叫做高層管理者。

5、沒有“一技之長”、沒有個人職業品牌、沒有系統化或系統化知識的職場人,即將成為2020年的裸泳者。

今年求職季無“金三銀四”,疫情後還能找到好工作嗎?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富貴險中求”,2020年的機會還是大於危機的。是的,小編也這樣認為的,2020年會改變很多人的命運,有的人因裸泳遭辭退,有的人會獲得認可迎來轉機。2020年機會大於危機。

你可能會說,你小編的文章是不是前後矛盾?別急,慢慢往下看。2020年或2020年後,哪些職場人機會最大呢?

1、自己動手(yi ji zhi chang)能強、真正能幫到公司解決問題,又能站在老闆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職場人。你可能會說,小編又在放毒雞湯了吧!呵呵,如果你認為是雞湯文,直接關閉此篇文章就好了。因為你的心態是與老闆對抗的心態。在職場中,你一旦和老闆對抗,勢必在言行中體現出來,只要老闆一經察覺,你可能立馬被辭退。

2、學習能力強、個人成長快的人,最受歡迎。據調查顯示,畢業後,有近85%的人每年讀書不到1本,甚至不讀書。看這個數據,你對比一下,你是不是在85%的人群裡,如果是,你就知道你的職場為什麼走得這麼辛苦了。學習能力並不是企業要求的,而是為了適應和解決未來職場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如果沒有學習能力,你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老闆不敢交給你任務或項目,企業也不敢招聘你。唯一學習能力強,個人成長快,才會被企業認可並接受!

3、快速適應職場,快速融入職場。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應用,不論什麼樣的工作都需要你快速適應和融入。如果你沒有適應和融入的能力僅憑個人能力,那麼你的職場只能打15分。在職場上,個人能力只佔15%,而綜合能力佔85%。所以,當你有了85%的一大部分時,你一定會具備你該有的15%,這樣,你的職業發展一定不差。

4、很強的個人職業品牌。很多人都說個人職業品牌是忽悠,不值錢!小編認為,說個人職業品牌不值錢的人,自己才真的不值錢。2020年疫情,你會發現,很多流量絕大多數集中在有個人職業品牌的人身上。因為突發的疫情,其他企業或者個體在暫停或放緩進度時,那些有個人職業品牌的人或公司掙錢的速度卻一點都沒有受影響,反而增加;那些沒有品牌的人沒有流量只能吃老本。


今年求職季無“金三銀四”,疫情後還能找到好工作嗎?

寫在最後

2020年的疫情是一場潮水,讓一些職場人裸泳,讓一些只著nei ku的職場人被潮水卷得一絲不掛。

2020年對某一些企業或個人意味著機會,因為他們具有真正的實力。

2020年,只要你能意識到所欠缺的,並通過學習提升,你一定會有更好的職場!2020年,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