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行不行?


湖南行不行?

近代著名学者钱钟书曾言:“中国有三个半人,两广人算一个,江浙人算一个,湖南人算一个,山东人算半个,而湖南人的影响尤为深远。”现在看来,其所言极是。

及至近代,仁人志士,三湘子弟,奋而震声。黄兴投身,同盟会隆。杨开慧、邓中夏、向警予、蔡和森、何叔衡、毛泽民、左权……万里长空,为忠魂舞。建军开国,铸成伟业: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胡耀邦、李富春、谭震林、陶铸、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黄克诚、陈庚、谭政、肖劲光、许光达、宋任穷、田汉、朱镕基……浪遏飞舟,数风流人物。翻开中国的近代史,湖南人才辈出,开国功勋,十大元帅湖南、十大将军湖南都是榜上有名。日月星辰,山水形胜。华夏湖南,溪美山青,八百洞庭,浩浩荡荡,湘资沅澧,共注长江。古往今来,湖南人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对湖南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记。

湖南,简称湘。位于华中三省之南。北举湖北,东抱江西。东南之望,广东粤城。西南眺守,广西桂省。西倚黔贵,西北山城。南到北,豫鄂湘,水陆之枢纽,战略之要冲。岳益邵衡阳,长湘娄张常,永西郴株州,湖南地市14强。

来自湖南省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数据显示:湖南发运货物超过20亿吨,完成客运量近10亿人,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6000万人次,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高达16718.96亿元,相当于湖南人一天消费就“刷”掉50亿元,这组数据正是湖南发展动力强劲的缩影。

2019年,湖州全省GDP总量达27981.2亿元,位居全国第八。

10年来,湖南经济总量在全国各大省份中排名第十。2011年间,一度上升到第九位,转眼被兄弟邻省赶超,第十的位置一直坐到了2015年,辽宁经济挤水增速大幅下滑,湖南得以晋级第九。2018年又以微弱优势挤落河北,排名全国第八。湖南山东颇为相似,如果说江苏GDP赶超广东一直在路上,湖南则与湖北渐行渐远,某种程度看比江苏赶超广东的难度更大。

深入三湘四水,把握湖南经济发展脉动,述湖南故事,礼赞湖南成就,提振湖南“重整行装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

有人说,湖南没有沾到长三角的光,与珠三角也有一点距离,虽然在内陆中心腹地,但中心城市发展板块没有紧密地融入,再加上湖南三面环山,一面有湖,历来是一个四面封闭之地,有一种经济和文化被裹挟的地域特征,开拓性和商业氛围与沿海地区比较有一定差距。

目前湖南经济已经步入高速和高质量的发展轨道,GDP增速,产业提升,生活提质,正以拥抱方式融入长三角和珠三角中心城市发展区域。今日湖南,抓时间,争机会,抢资源,追赶超,降负债,会融资,负责任,勇担当。因此,湖南发展和崛起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只有全面了解湖南,充分研究湖南,积极为湖南发展献计献策,才能助推湖南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下面就湖南的区域优势、经济发展数据、各地市财政收入和债务情况、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作粗浅的分析探讨,疏漏及以偏概全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湖南2019年有关工作报告有关数据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内陆省份,陆地面积约21.1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00多万。改革开放70年来,湖南开放基础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夯实”的跨越。湖南在过去“一穷二白”的薄弱底子上,经过70年的接续奋斗,开放基础全面夯实,为湖南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湖南高铁1730公里,居全国第4,覆盖全省10个市州,形成2小时高铁经济圈;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725公里,跻身全国前5;航空建成8个民航机场,开通国际全货机航线6条,客运航线360条,实现了五大洲全覆盖;水运拥有1.2万公里内河航道,国家一类口岸岳阳城陵矶港通江达海;中欧班列开通10条线路,物流覆盖沿线30个国家,货物运输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湖南拥有16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和123个省级园区,形成了3个万亿级产业、11个千亿级产业、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开放平台数量居中部第一。“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声誉,长沙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张家界等旅游目的地享誉全球。随着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世界计算机大会永久落户长沙;湖南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沙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高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汽车平行进口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获批,湖南开放平台正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湖南开放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相对其他中西部省份来说,湖南的发展是比较均衡的,省内长沙虽然显得“一城独大”,但有岳阳、常德、衡阳三个省域副中心经济总量规模超过3000亿,株洲、郴州、湘潭三市的GDP超过2000亿。2019年,上半年湖南经济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趋优,高质量发展态势更加明显。初步核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334.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湖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落在预期增长目标区间,仍在合理区间运行。

二、湖南和中部其他省市对比情况

2019年是中部崛起规划出台10周年。湖南是中国内陆最核心的地区。一段时期中部发展质量比不上东部,发展速度又不如西部,一度陷入“中部塌陷”的焦灼之中,国家开始把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上日程。2008年,中部六省GDP总和6.4万亿,占全国GDP总和的21.2%。到了2018年,中部六省GDP总和超19万亿,占全国GDP的21.3%。也就是说在这10年间,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速几乎与全国同步,占比仅提升了0.1%。从GDP总量来看,湖南一直处于末尾跟随状态。从GDP增速来看,10年间增速最快的是湖北。

湖北与湖南在新兴产业布局上,各有优势,难分高下。从人才引进近两年来看,长沙的人口流入情况比武汉要好,这是因为大量一线城市的湘籍人员返乡潮,再加上长沙的房价目前处于中部省会城市的洼地,所以很多年轻人愿意选择长沙作为自己创业根据地。而武汉这几年的人才优待政策也非常不错,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和外来人口。综合对比来看,虽然长沙的人口增量比武汉要大,但是湖北其他城市,例如襄阳也出台了人才新政和买房优待政策,所以,整体来看,湖北省的人才吸引力会略大于湖南省。在城市发展规划方面,湖南省以长株潭为中心,以岳阳、常德、衡阳为省域副中心,成为1+3和3+5的城市群格局。所谓1+3,就是以长沙为中心城市,岳阳、衡阳、常德3个副中心城市,而3+5城市群,规划更加厉害,以长株潭为核心,以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为外围圈层。形成一个大的城市群。所以,从整体规划上来看,湖南的协同效应会更强,这也体现在湖南省的腰部城市经济水平比湖北省要高。

从营商环境方面从单个城市来看,长沙的营商环境在中部所有城市是最好的,这一点长沙与深圳的模式很像。湖南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湖南仅有的三个三线城市和一个新一线城市都在东部,而西部地区都是四五线城市,GDP够不到东部的一个零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如果对湖南地图比较了解的话,都知道西部大部分都是山区,地方都不平,而东部则恰好相反。平原地区更好发展一些,大城市大多是在平原地区,在中国估计也就重庆市一个特例。湖南西部从南到北有永州市、邵阳市、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五个市,在GDP排名中基本上处于最后几名。

2018年,中国GDP过万亿的城市达到了16个,中部有武汉、长沙、郑州三个城市入围,郑州在2018年刚刚突破万亿。人均GDP:与GDP排名一致,武汉、长沙、郑州领跑,都超过了10万元;固定投资:武汉、长沙、郑州基本相当,都超过了8000亿;资金总量:武汉、郑州、长沙依旧是前三位;A股上市公司数量:长沙、武汉、合肥排在前三。

在中部地区,武汉和长沙一直处于实力相当,最富具竞力的两个城市,武汉稳坐“老大”位置。“老二”之争颇为激烈。《2019年郑州统计公报》显示:郑州GDP为11589.7亿元;对比长沙公布数据,其2019年GDP为11574.22亿元。郑州以15.48亿元微弱优势险胜,时隔十年再次超过长沙。郑州GDP排名也由去年全国第16位,升至第15位。

2019年,郑州GDP增速6.5%,刚刚跑赢全国6.1%的平均水平。长沙2019年GDP增速高达8.1%,在全国17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中排名第一。查阅两座城市2018年统计公报,郑州和长沙GDP分别为10143.3亿元和11003.41亿元,二者差距还在860亿元左右。

武汉和郑州的“厮杀”由来已久。虽然近来郑州的经济发展速度飞快,但从多个经济数据看,郑州离武汉中间,还隔着一个长沙。

与这些城市的尴尬比起来,中部崛起作为国家级的战略决策,10年来的执行力度,也有些尴尬,在今后湖南省能否成为全国经济强省,需要进一步努力,再努力。

三、近年来湖南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从经济运行方面看,湖南省近三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总体发展平稳、质量更趋优化。2017至2019年,湖南省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244.7亿元、34590.6亿元和36425.8亿元,经济规模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均GDP分别为45931元、50563元和52949元;全省GDP增速分别为7.9%、8.0%和7.8%,年均增速比全国增速高约1.2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11.5:42.2:46.3调整为2019年的8.5:39.7:51.8,全省城镇化率逐步提高,由2017年的52.75%上升至2019年的56.02%。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8年,湖南省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0%,增速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增速较2017年的13.1%有所放缓。其中,工业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而基础设施投资放缓,同比下降10.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46.0亿元,同比增长15.2%,全省经济发展环境较好。

2019年1~6月,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增速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7.94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812.6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9804.08亿元,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优,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与一季度持平,全省继续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上半年全省产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同比增长21.6%,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全省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2%,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继续趋优,上半年涉农投资、工业投资、民生投资分别增长39.2%、18%和11.2%。

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市场经济的崛起,东部沿海省份率先发展起来,直到21世纪初,中部经济开始复苏,湖南实行弯道超车,省会长沙的经济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0年,长沙GDP在全国排在36名的位置。2018年,长沙GDP在全国排在13名的位置。增长的倍数和增长的幅度,分别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和第二位。

湖南人都是勇敢的、智慧的、勤劳的,所以,我们看到微信之父张小龙是湖南人、快手宿华也是湖南人、今日头条CEO陈林也是湖南人、58同城姚劲波是湖南人,还有IDG的熊晓鸽是湖南人。

目前,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是中等水平。相对于东部沿海省份,湖南肯定比不上,但是相对西部省份,以及中部其他省份,湖南经济水平还是领先的。湖南在2019年也出台了新兴产业规划布局,以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消费电子、智慧医疗为基础,拓展云计算、智能语音、无人驾驶、生物技术四大新兴产业。

四、湖南省重要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湖南永州市情况分析:这个市位于湖南最南端,在2018年的GDP排名中是第八名,达到1565.81亿元,增速是8%。在目前为止,永州是西部州市中GDP最靠前的一个市,增速其实也还可以,然后在交通方面也还可以,洛湛铁路、湘桂铁路在此交汇,从这些数据来看还是很有希望的。但其实这个市三面环山,地貌多样,想有实质性的发展真的还是比较困难。我们湖南常去广东的人都知道经过永州要过好多的隧道和桥梁,这样的地势发展起来真的是有难度的。

邵阳市情况分析:在这些市中是中规中矩的样子,没什么特别,GDP排名是第九名,在永州之后。然后交通方面目前只有沪混高铁,交通还是有些匮乏的,但随着怀邵衡动车的开通,经济发展很有可能有一个质的飞越,毕竟在没开通GDP之前也是湖南西部仅次于永州,未来发展起来还是有希望的。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发展情况:这两个市虽然张家界旅游资源丰富,但还是无法彻底改变面貌。为什么这样说这两个市呢?一个是这两个市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区,没几个平的地方,真的难以发展,而且交通方面也不行,即使被称为旅游专线的张吉怀高铁的开通,也难以成为三线城市,因为起点实在太低了,这两个的GDP排名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二,两个市的GDP加起来还没倒数第三的怀化多,所以说基本没希望。

怀化市情况分析:湖南省最大的一个市,和广大西部地区一样,山地占了大部分。但与上面几个市比起来,有个非常明显的优势,拥有非常发达的交通,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目前有湘黔铁路、焦柳铁路交汇,还有沪昆高铁等众多线路,整个湖南也只有长沙才有这么好的待遇,但还是无法阻止广大山区面积给怀化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现在只能排到倒数第三。现在怀邵衡、张吉怀两条铁路线在建,再一次增强了这个城市的交通。在如此强大的交通面前,怀化将来能成为三线城市不是没有希望的。

醴陵市情况放心:《2018中国中部县域经济百强白皮书》正式发布。在中国中部县域经济百强中,醴陵市排名第14位,湖南省第4名。2018年,醴陵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8亿元,税收收入31亿元,税占比提高21个百分点达74.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8.3%。提前三年实现整体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具综合性的基本单元,是强县富民的基本支撑。醴陵市县域经济崛起的方向在哪里?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醴陵深入推进产业突围、城镇提质、项目攻坚、安全保卫四大战役,着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县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醴陵以项目建设发展支撑起半边天。上半年开竣工项目128个,今年醴陵市举行“产业项目建设年”集中开工活动,醴陵玻璃产业园一期6个项目同时开工。加上已建成的旗滨电子玻璃项目,醴陵玻璃产业园今年新增投资20亿元,建成达产后年产值超过20亿元,年税收在2亿元以上。目前湖南旗滨节能玻璃、佛山中宏玻璃、深圳阳光晶玻等6个项目,主要生产钢化玻璃、节能玻璃、电子玻璃和玻璃机械已经入驻。其中,深圳阳光晶玻项目总投资2亿元,主要生产超白超薄触摸屏玻璃基板、光学玻璃等电子高端产品。而这只是醴陵市大抓项目的缩影之一。上半年开工建设的项目达到106个,签约项目54个。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速度最快的项目用时不到3个月,这就是“醴陵速度”。

五、湖南各地区城投债务情况以及风险分析

近年来,湖南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总体发展平稳,经济发展趋于优化。随着减税降费、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政策的落实,各地级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和规模下降,全省地区债务负担重,经济财政实力强的长株潭地区债务负担明显,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级市债务负担一般。自2018年至2019年来,各地级市债务增长放缓,湘潭市为首的部分地级市出现债务收缩迹象。2018年以来,湖南省多地因违规举债而受到财政部问责,部分地区城投企业因融资问题被要求整改,全省融资环境明显趋紧,省内主要地级市城投企业融资压力明显加大。城投平台公司与政府融资职能剥离和地方政府性债务分离,使得城投企业与地方政府信用关联性进一步弱化,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投企业陆续暴露出了一定风险,出现了一些非标逾期的风险事件。2019年以来经济仍持续面临下行压力,沪深交易所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城投企业发债条件,在相关政策的调整和环境影响下,城投企业融资环境有所改善,城投企业信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湖南省区域经济及政府债务情况。

1、湖南省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湖南省东邻江西,南接广东、广西,西连贵州、重庆,北交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南,是我国东南腹地。区域三面环山,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全省面积超过80%。区域内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湘江、资水、沅水和澧水等四大水系覆盖全省,湘江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全省天然水资源总量为南方九省之冠,省内5公里以上河流总计5341条,淡水面积为1.35万平方公里,洞庭湖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全省水资源蕴藏量1532.45亿立方米。

在基础设施方面,湖南省交通基础设施发达,建设了较为完善的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陆路方面,截至2019年底,湖南省全省公路通车里程24.0万公里,公路密度为113.34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6724.6公里,高速公路密度为3.17公里/百平方公里,2019年全省公路完成货运量20.44亿吨;铁路营业里程5021.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729.6公里,京广线、湘桂线等多条铁路干线贯穿全省,全省铁路完成货运量0.45亿吨;水路方面,湖南省内河航道11967.70公里,全省水路完成货运量2.11亿吨;空运方面,拥有湖南黄花国际机场、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怀化芷江机场、永州零陵机场和衡阳南岳机场6个机场。

2019年,全省民航完成货运量8.1万吨。总体来看,湖南省水陆空交通运输体系完善,经济发展环境较好。

2.湖南省财政收入及债务情况。近三年,湖南省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增长,2017~2019年湖南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2697.9亿元、2757.8亿元和2860.7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分别为57.50%、63.79%和68.5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持续改善;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别为6339.2亿元、6869.4亿元和7479.2亿元。全省上级补助收入稳步增长,分别为3193.6亿元、3347.0亿元和3530.3亿元。2019年1~8月,湖南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01.88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税收收入1318.55亿元,同比增长2.3%,非税收入583.33亿元,同比增长0.97%,随着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落实,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继续放缓。2019年底,湖南省政府一般债务余额5582.42亿元、专项债务余额3125.77亿元,全省有存续债的城投企业有息债务合计15449.10亿元,全省地区债务总额24157.29亿元,同比增长6.67%,增速较上年下降10.62个百分点,湖南省地区债务率为280.22%,随着地区债务增速放缓。

3、地级市经济实力。湖南省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洞庭湖地区和大湘西地区经济财政实力分化程度较高,长株潭地区经济实力、财政实力和财政质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省会城市,经济财政实力及增速均处于领先地位。湖南省共辖14个地级市,分别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娄底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按区域划分,湖南大致可分为“一群四区”,即以长株潭三市为中心的环长株潭城市群和以地理位置划分的长株潭地区(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湘南地区(包括衡阳市、郴州市和永州市)、洞庭湖地区(岳阳市、常德市和益阳市)以及大湘西地区(包括湘西州、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和娄底市)。从区域发展看,长株潭地区、湘南地区、洞庭湖地区和大湘西地区经济财政实力分化程度较高,长株潭地区经济实力及财政实力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大湘西地区经济实力及财政实力较弱。从GDP方面看,2017~2018年,长沙市GDP分别为10535.51亿元和11003.41亿元,GDP增速分别为9.0%和8.5%,占全省GDP比例将近30%,其余除岳阳市、常德市和衡阳市GDP超过3000亿元外,其余各市GDP均未达到3000亿元,湖南省各地级市经济实力分化程度较高。目前,湖南部分优秀的商业群体开始引凤归巢,回到家乡去搞产业已经成为广大外地湘籍人士的共识。虽然湖南山区的招商环境建设还有待加强,但是湖南大多数地区已经开始大举招商引资,轰轰烈烈地谋发展,聚精会神追赶超。比方说邵阳和怀化这些城市,都是经济相对来说欠发达的地方,但现在都开始奋起直追了,招商引资很火爆,外来的商人也很多,所以这些地方会快速迈入到一个腾飞期。湖南的整个产业结构是比较合理的,虽然早些年在经济上没有那么领先。湖南的第三产业占到了50%以上,旅游业发展得很好,有张家界这些风景名胜,旅游收入达到八千多个亿,人次达到7.5亿。

但和四川比起来,四川是七个亿的人次,旅游收入却有一万多个亿。这说明什么呢?湖南在消费的供给上不够充足,旅游的人多,消费的钱少,在旅游服务业上还是有短板,需要去补齐。因为只有提档升级吃穿用、住房、汽车等实物消费,只有提质扩容教育、旅游、文化、体育、健康、信息等服务消费,提速发展网络、定制、智能等新兴消费,积极推行绿色、循环、共享消费,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内动力,真正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作用,正如人们所形容湖南好比“三驾马车”齐发力,消费、投资、进出口正朝结构优化、效益提升、产业提速方向迈进。


最后,阅读更多及时讯息、投资理财(着重关注信托/海外资产/政府定融项目),可以搜索联系微信公众号: daguanjia018com,欢迎咨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