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希斌教育經濟學第4版筆記和課後習題

在《精研學習網》首頁輸入關鍵詞即可查看相關資料

先手機註冊,再試用閱讀,滿意後再購買提供下載/免費閱讀


本書是靳希斌《教育經濟學》教材的學習輔導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整理名校筆記,濃縮內容精華。每章的複習筆記以該教材為主,並結合其他教育經濟學教材對各章的重難點知識進行了整理,並參考了國內名校名師講授該教材的課堂筆記,因此,本書的內容幾乎濃縮了經典教材的知識精華。

2.解析課後習題,提供詳盡答案。本書參考大量相關輔導資料,對教材各章的課後思考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為了強化對重要知識的理解,對部分習題的答案根據相關資料進行了適當延伸和說明。

3.精選考研真題,補充強化習題。本書精選了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題(這些高校均以該教材為考研參考書),並補充部分典型習題。所選考研真題和習題基本體現了各個章節的考點和難點,特別注重聯繫實際,突現熱點進行分析。

本書提供電子書及打印版,方便對照複習。


靳希斌教育經濟學第4版筆記和課後習題第1章 緒 論

靳希斌教育經濟學第4版筆記和課後習題1.1 複習筆記

一、學科性質與研究對象

1.學科性質

總體而言,教育經濟學屬於社會科學範疇。具體分析其學科的屬性,國內學者大致有以下幾種不同的看法:

(1)教育經濟學屬於經濟科學體系中的一個新領域,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稱之為部門經濟學。

(2)教育經濟學是教育科學群體中的一個新領域,是一門新興的教育學科。

(3)教育經濟學既不是部門經濟學,也不是教育科學分支,它是一門新興的獨立學科。

(4)教育經濟學是多學科相交叉的科學,具有多學科交叉性質。

綜合上述觀點,並從這門學科實際情況和發展趨勢來看,認為教育經濟學屬於部門經濟學比較合適也比較科學。

2.學科研究對象

教育經濟學是研究教育與經濟的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領域內的經濟現象和規律,並且要用數量的形式來表示的一門邊緣學科。 

3.學科研究的任務與意義

(1)學科研究的任務

①研究教育的社會經濟價值,說明教育的經濟意義。

②研究教育領域內基本經濟規律所起的作用和所表現的特點。

③研究教育發展與勞動力再生產的相互關係。

④研究教育投資、教育成本、教育規模經濟、教育經濟效率和教育經濟效益的原理、原則、計算模式和數量指標,以及具體計量模式和方法。說明它們各自的具體內容與發展規律。

⑤研究教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係。

(2)學科研究的意義

①通過教育經濟學的研究,可以提高對教育具有戰略地位的認識,從而提高教育的經濟功能與經濟效益。

②通過教育經濟學的學習與研究,可以變革人們傳統的教育觀念,使人們意識到教育具有生產性,教育投資是生產性投資。

③通過教育經濟學的學習與研究,可以為教育改革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證資料。

④通過教育經濟學的學習與研究,促進教育科學數量化,防止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隨意性,減少教育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提高教育效率和經濟效益。

⑤通過學科的學習與研究,為科學地制定教育發展戰略及規劃提供依據。

二、學科體系與研究方法

1.學科概念體系

教育經濟學所使用的高層次概念主要有以下幾個:

(1)經濟

教育經濟學研究中所使用的經濟概念,涉及三種解釋:一是指社會生產方式的運動;二是指物質資料生產以及相應的交換、分配和消費;三是把經濟理解為節約。

(2)教育

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依據社會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系統地教育和訓練,開發其體力和智力的活動。

(3)教育投資

教育投資又稱教育投入、教育資本、教育經濟條件、教育資源等,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和單位,根據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向教育領域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及其貨幣表現。

(4)教育成本

教育成本是指培養每名學生所支付的全部費用,即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學生,在學期間所消耗的直接和間接活勞動與物化勞動的總和。

(5)教育經濟效率

教育經濟效率又稱教育經濟效力、教育機構內部效能、教育資源利用效率、教育投資效率等,是指教育投入與教育產出之比。

(6)教育經濟效益

教育經濟效益也叫教育社會經濟效益、教育社會經濟價值、教育經濟收益、教育經濟收效等,是指教育領域內勞動耗費同教育所得到的經濟報酬在數量上的對比。

除此之外,教育經濟學中常用的概念包括:教育投入—教育產出、教育資本—教育收益、教育投資—經濟效益等。

2.學科體系構成

關於教育經濟學的學科體系,國內外學者存在不同的看法。結合我國學者的看法,確立社會主義教育經濟學的體系結構,應考慮以下幾方面:

第一部分,教育經濟學學科研究的對象、內容和方法,以及該學科產生、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

第二部分,教育經濟學學科確立所依據的理論基礎。

第三部分,從宏觀層面闡述教育與經濟的關係,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及作用,論述教育對經濟的依存性和教育對經濟的宏觀經濟效益。

第四部分,教育經濟學學科的具體概念、範疇、定律、原則、規律,以及計算模式和數據指標。

第五部分,人力資源配置與組合和勞動報酬問題。

第六部分,教育事業發展規模、速度、規劃的制定以及教育未來發展戰略等問題。

3.學科研究方法與研究原則

(1)研究方法

教育經濟學的具體研究方法,一般都採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除此之外,教育經濟學還運用了下列具體的研究方法:

①經濟分析法,即對社會經濟現象進行比較分析、平衡分析和綜合分析等。

②教育研究法,主要是通過教育調查和教育實驗的途徑,描述、測量教育變量與其他變量之間的關係。

③經濟計量法和教育統計法,簡稱數量方法。這兩種方法在學科研究中得到了大量使用,它是使學科數量化的主要方法,其中包括有許多具體計算方法。

④比較研究法,包括水平比較、垂直比較、因素比較、標準化比較、平均值比較等。

⑤概算法,也稱估算法或簡化法。將教育與經濟的關係及相互作用,在變動中去概算和估算,使其數量化。

(2)研究原則

①學科的思想性與學科的科學性相結合的原則;

②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

③批判與吸收相結合的原則。

三、學科發展的歷史

1.學科領域興起與開拓

教育經濟學在西方萌芽於20世紀20年代,產生於50年代,形成於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後又有了新的發展。

(1)學科產生的理論根源

西方教育經濟學是社會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新的經濟理論影響下的產物。其具體理論根源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①西方人力資本理論是教育經濟學產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論來源。

②計量經濟學的進步與發展,直接導致了西方教育經濟學的誕生。

(2)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對學科產生的影響

教育經濟學的產生,是以現代生產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為其社會條件的。


提供下載/免費閱讀

http://zct.100xuexi.com/Ebook/15404.html

靳希斌教育經濟學第4版筆記和課後習題


找資料,上《精研學習網》http://zct.100xuexi.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