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退稅”這件小事, 並非人人都有稅可退

自從4月開始“退稅”的話題,一直層出不窮,教大家如何“退稅”的方式已經在網絡上慢慢普及了,如果你還沒有退稅,還不趕快去下載APP進行辦理。

談“退稅”這件小事, 並非人人都有稅可退

雖然大家都學會了退稅。但是,我要問一句,有的人真的懂得什麼是退稅嗎?

要退稅的前提是:你預繳的稅多了!

如果未曾繳過稅的人,是根本無稅可退的。

因為個稅改革以來,國家實行的是稅款預扣預繳與年終彙算清繳相結合的雙軌制。由你的代扣代繳義務人幫你預扣之後,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交的稅款多了,所以才會在個稅彙算清繳的時候產生退稅!

退稅到底是什麼意思?

準確地說,應該叫年度個稅彙算清繳。也就是新稅法實施後,我們每月繳納的稅款不是準確的,而是按照你的基本情況預估了一個數字來繳納。所以全年結束後需要對你繳納的稅款進行重新檢查,看是否準確,有可能交多了,國家給你退稅,有可能交少了,你就需要補稅。

退稅從哪來?

那退稅具體個啥情況?這跟扣稅方式有關係。現在扣稅,是預扣預繳。即每月一扣,或有收入就扣。每次扣多少?根據5000起徵額來計算。比如你工資才3000塊,沒資格繳稅,不扣。要是工資8000塊,那扣90塊的稅。看起來,把每月扣的稅加起來,就是一年要交的稅,我們姑且叫它“總稅1”。但實際操作,沒這麼簡單粗暴。因為稅務部門在第二年的3月1日-6月30日,會根據我們的年度彙總收入,再算一遍我們該交的稅,姑且叫它“總稅2”。總稅2有個計算公式,很複雜。簡化一下,就=(全年收入-60000年度免徵額-其他免稅收入)*稅率-速算扣除數。

談“退稅”這件小事, 並非人人都有稅可退

如果記不住,用APP找到“首頁-常用業務-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談“退稅”這件小事, 並非人人都有稅可退

那麼退稅到底能拿到多少?

取決於你的收入、你預扣的稅款和你的扣減項極其變化情況。從網友給我們的反饋來看,大部分人獲得了幾百到幾千的退稅,有些人拿到了幾毛錢,也有1塊多的,還有幾百的,最多的甚至拿到了3萬多的退稅。

談“退稅”這件小事, 並非人人都有稅可退

綜上所述,這次退稅,並非人人都有,其中就有個體戶在內,還有房租、股票、股息、分紅、境外收入等無關,也請忽略,不要想著有稅可以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