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


原創 無國界湖北代表處 無國界社工 今天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4月11日下午,由楊受成慈善基金和無國界社工湖北代表處聯合主辦的“挑戰與突破:公共衛生危機下的醫養結合”線上研討會順利舉行。

在危機和災難當中,老年人作為脆弱群體,遭受更大的苦難和打擊。在這場與新型冠狀病毒抗爭的過程中,更是如此。我們看到的很多病患都是老年人。人口老齡化本身也是全球的議題,我們國家在宏觀戰略和具體佈局政策方面都明確的指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推進有利於老人的整體環境,開展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產業發展。經過此次疫情,醫養結合相關的政策,機構管理,發展方向勢必會有一些新的挑戰,我們也亟需在這樣的重大事件後,及時總結,反思,以應對新的變化。這場研討會,嘉賓從理論到實踐為大家帶來了非常多的思想的碰撞和實務的經驗。

主題分享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隋玉傑 教授

《社會連結:新冠肺炎疫情中老年人照護的反思》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隋玉傑教授強調了在疫情當中,幫助老人建立更好的社會連結的重要性,通過幫老人獲取有效、正確的信息,醫院、社會組織醫養的聯動給老人支持的聯結,還有建立老人朋輩小組的連結,這些都能為身處困境的老人帶來積極的影響。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馮文 教授

《信息化社會中,醫養結合服務的機遇和挑戰》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與管理學系馮文教授通過分析信息化時代,針對老人醫養結合的層面,信息產品供方需方兩邊的對比分析,既強調了信息產品對老人健康,社會連結,養老動態以及突發危機當中的重要作用,也提醒我們思考,信息產品對於老人的適用度是否在真的有效?此外面對現代社會機構、家庭結構的變化時,照顧老人除了信息產品,老人們自身是否還需要外界其它特別的支持?我們國家特有的健康觀生命觀傳統,或許不是信息技術可以完全涵蓋和解決的。在這個疫情當中,對於信息化與養老服務之間的關係,通過馮教授的分享,大家有了一些新的視角和辯證的思考。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羅筱媛 醫生

《疫情下養老院感控管理》

來自九如城康養集團的羅筱媛醫生詳細的分享了疫情中養老院感控管理。九如城集團在疫情期間實施了非常嚴格的感控管理,最大限度阻斷感染源,最大限度保障了所有人員的安全健康。從防控物資保障、食品衛生與餐飲供應、到建立長者與家屬溝通渠道、再到員工的管理和關懷、管理層的責任明確,方方面面,起到了非常好的示範作用。他們的經驗被國家民政部認可,並推出《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地區及被感染養老機構防控指南》一書。值得國內外養老機構學習,借鑑!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關銳煊 教授

《精神健康在醫養結合上的重要性》

香港浸會大學關銳煊教授跟大家強調精神健康在醫養結合上的重要性,分享了抗疫的長者健康精神模式,額外強調了醫務社會工作在提供精神健康服務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僅僅是老人,還有其家屬,醫護。此外,運用正向心理學,推動社區層面的醫養結合,我們的路還很長,大家都要努力。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呂瑩 老師

《以武漢某街道“特殊老年人關愛社工項目”為例分享社區老年人服務》

來自武漢澤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呂瑩女士給大家分享了武漢某街道“特殊老年人關愛”的社會工作服務項目。項目真正關注到社區當中老人重點人群,如高齡、空巢、殘疾、精神障礙等,通過精細的項目設計,服務對象和社區的評估,根據不同老人群體有針對性的開展了服務。正因為這樣的社區老人照顧服務的鋪墊,在武漢疫情爆發後,該街道社區的老人們得到了照護。讓我們看到了,針對老人弱勢群體,面對公共衛生危機,預防層面的重要性,社區聯動社工機構、志願者、醫院一同在醫養結合層面,可以做的很多,還要做的也很多。

圓桌論壇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劉國亮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葉秀梅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楊金惠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胡紅

在接下來的圓桌論壇環節,來自實務領域的嘉賓也各自分享了在這次疫情當中的寶貴經驗。天津和平益美嵌入式社區養老院理事長劉國亮老師分享了疫情期間他們院裡與老人一同抗疫的無微不至的互動和照顧;深圳春暖社工機構葉秀梅分享了他們服務的老人院在疫情背景下如何運用資源開展針對老人的人文關懷的服務;成都市武侯區玉林東路社區黨委書記楊金惠老師紮根社區20多年,給我們分享了在成都這個社區營造氣息濃郁的城市,與老街區的老人們共同抗疫的故事和思考;最後無國界社工湖北代表處楊受成慈善基金孤老善養服務項目組社工胡紅與大家分享了疫情期間,封城封路,線上社工如何為農村福利院裡的孤寡老人提供服務、鏈接資源、利用契機促進老人衛生行為習慣改變的故事。

在這個冬去春來,轉眼臨近初夏的時節,我們已經與疫情鬥爭了近3個月了,橫跨了近3個季節。世事無常但是生命如此可貴,美好。尊老愛老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在這個時間邀請了我們嘉賓,有心的人們參與到研討和論壇中,希望藉此機會,我們可以更好的陪伴長者,走人生每一個獨一無二的一天。醫養結合不是一個口號,或者一個熱點,是需要無數的人,無盡的努力,在點滴當中積累,摸索,共同提高老人群體的生命質量和整個社會的人文關懷氛圍。我們一起努力!

稍後,我們會把嘉賓們的演講剪輯出來,在此平臺與大家分享!

謝謝關注!

文|周甜

審核|Lina、周甜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楊受成慈善基金

孤老善養服務計劃

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博士以個人名義於2008年成立楊受成慈善基金,專注於推動長者善終服務的發展,曾資助興建多家長者服務中心,計有“楊受成慈善基金保定老年公寓”、“楊受成慈善基金(順平)老年服務中心”、楊受成慈善基金(雄州)老年服務中心”、“楊受成(中國.順平)關愛老年中心”以及“楊受成(中國.昌黎)關愛老年中心”,以上均位於河北省;2019年,“楊受成(中國.阜寧)關愛老年中心”在江蘇省正式投入服務;另有兩家位於廣西省尚在興建之中,包括“楊受成(中國.永福)關愛老年中心”“楊受成(中國.扶綏)關愛老年中心”;連同早年已經投入的項目,包括香港“東華三院楊成紀念長期護理院”及湖北“楊受成(中國.武漢)關愛老年中心”,楊博士名下現共有十家長者服務中心,另有河北“楊受成慈善基金保定兒童福利院”。

2007年起,獲楊受成慈善基金資助,無國界社工在湖北省慈善總會支持下,在湖北省榮軍醫院開展“楊受成慈善基金孤老善養服務”,率先在湖北省乃至領先全國開展醫務社工服務。計劃以“身心社靈”為服務框架,正向心理學為設計,通過專業社工手法(個案管理、善終服務、文化活動等形式)讓老人感受到愛和關懷,陪伴他們有尊嚴而無憾地渡過人生最後階段。服務對象主要為湖北省“8+1”城市圈的“三無”、“五保”孤寡老人。此項目是全國首個引入香港社工與內地醫護合作的計劃,推行十多年以來成功打破中國傳統對死亡的忌諱,所作的貢獻備受認同,先後獲頒2007年民政部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提名獎及2008年湖北省愛心慈善獎。

聯繫我們

接受挑戰,勇往無前——疫情下的醫養結合初探|論壇順利完成


聆聽·尊重·守護·同行·善終

始於2007· 依然關懷

地址:楊受成(中國·武漢)關愛老年中心(湖北省榮軍醫院院內)

電話:180 8603 4149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