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季,你準備好了嗎?

如今的職場日趨實際,年前思獎金,年後謀跳槽,很多職場人士都希望通過跳槽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但跳槽是有風險的,尤其對於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新人,更應避免盲目跳槽,以免得不償失。在"金三銀四"跳槽季,建議事前預估自己有幾成勝算,衡量跳槽的理由是否充足、條件是否成熟、成本有多高等等。試問有衝動的自己,這些要件準備好了嗎?

跳槽季,你準備好了嗎?

下面總結幾個要點給小夥伴們做個參考。

一、理由要充足

分析個人面臨的周邊形勢,如果出現以下情況時,也許是需要另謀職業的時候了。

1.企業面臨客戶大量流失,利潤急速下滑,倒閉或關門已經不可避免,同事、好友開始在尋找工作了。

2.與主管的關係緊張而無法彌補。不管何種原因,你彌補的努力無濟於事,邊沿化難以發揮作用或有滅頂的可能。

3.收入沒法維持養家餬口正常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有能力尋找到一份報酬更豐厚的工作。

4.對工作喪失興趣和激情。如果你每天早晨醒來,你總是希望在床上多"懶"一會兒,原因只有一個--厭惡現有工作的情緒濃郁,表明你該換工作了。

5.企業挑戰社會道德和法律法規。公司不斷生產假冒偽劣產品,靠不正當競爭贏得市場或存活空間。

6.工作負荷、壓力長期過大。假如你的工作負荷和壓力長期得不到解脫,影響了你的身體和精神以及你的家庭,那麼,你應該在最後危機(健康危機和婚姻危機)到來前,趕緊換一份工作。

7.沒有升職空間,難以發揮你的才能。學不到新的知識和經驗,你的才能難以發揮,或者發揮不到五成,企業難以提供展示的平臺,而你年齡上還有優勢,還有強烈的"野心"或"進取心"。

8."獵頭"主動找上門,職位與薪酬誘人。送上千載難逢的機會,新僱主提供更高的職位(經理升至總監或副總)、較大的薪酬漲幅(50%-100%以上)、發展前景良好的大公司,這樣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


跳槽季,你準備好了嗎?

二、設定跳槽目標

職場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討一個理想的薪酬。我們都希望跳的越來越高,越來越好。因此,我們跳槽前一定要有較明確的目標,不能因一時的衝動和逃避去跳槽,也不能跳坑,更不盲目跳。比如分析自己的能力、性格、愛好、特長,更適合哪一行業、哪個職位?那些工作更能激發自己的活力?你期望新崗位的薪酬水平等。對大部分人來說,拋開薪酬講情懷是很虛偽的。因此,薪酬是其中一個最直觀、最重要的目標。HR專家研究表明,如果你的新舊職業收入差高於30%,那麼你跳槽算是成功了。如果沒有超過30%,那麼就最好再瞭解一下目標公司的情況,看是否有利於你個人的成長、發展,至少要能成就自己的一項或多項目標才是划算的買賣。

跳槽季,你準備好了嗎?

三、做好跳槽準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人在職場混,經驗、學歷、技能這些實力"硬件"一個不能少。跳槽、轉行、升職都需要資本,準備好"彈藥",才能有備無患。如果缺乏所需要的技能、經驗、資本,想跳也跳不進去。就算千方百計跳進去了,幹不了多久也可能會被淘汰。

有了"硬件",製作一份精美的"求職簡歷",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與面試官對話的"橋樑",也是推銷自己的第一廣告。簡歷寫好了,能第一時間將你的能力水平體現給面試官,同等條件下也許能贏得印象加分,提高你的入選機會。可能你會覺得作簡歷無處下手,不知該怎麼寫。這個其實也不算難,儘可以上網搜索,選幾個模板作個對比,獲得你認為最好的簡歷樣板,照著葫蘆畫瓢,肯定能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簡歷。

跳槽季,你準備好了嗎?

四、計算跳槽成本

跳槽是需要成本的,每個人情況不同,成本也有高有低。下面列舉幾個比較顯而易見的經濟成本、心理成本、人際成本、機會成本、風險成本等作個說明,供小夥伴們作個參考。

跳槽季,你準備好了嗎?

【經濟成本】 我們常說的跳槽到底要漲多少薪水才是不虧?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估算一下。據統計,八成人能在三個月內找到工作。也就是說,假如你是屬於這個類型,在三個月左右才找到新工作,成本就是這段時期前一份工作的"工資+各種獎金+各種福利(五險一金等)等"。所以,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不建議以"裸辭"方式跳槽。

同時,還要計算一下沒有跳槽成功而要產生的空白期期間,個人的或是家庭的生活成本開銷。因此,目標工作應當高於原收入數額的30%以上,才能基本保本不虧。

【心理成本】 相比"騎驢找馬","裸辭"需要承擔更大的壓力,更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裸辭"前,自己需要有一個充分的心理準備,對"裸辭"後有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有一個預測並做好相應的對策。"裸辭"後,儘管之前有過未雨綢繆,但事事難料,各種困難挫折降臨時,仍然會讓人的信心受挫,心態不穩,感覺茫然無措,嚴重時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人脈成本】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有了人脈路子自然寬,辦事、經商或有小麻煩可以更輕鬆地搞定,因此人脈也是一種無形財富。離開一家公司的同時,也代表這一期間經營的人際關係可能歸零,不僅是同事、公司外部的聯絡過的合作伙伴、客戶、供應商等都可能會慢慢疏遠。老關係丟失,新關係要建立、維護需要重新投入,在短期內還看不到效果,且結果未知。

【機會成本】 選擇一個機會,意味著要放棄其他機會,包括原公司的加薪、升職機會。個人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很難評估,錯過一次晉升或一次發展機會,可能給職業生涯帶來重大的損失。新工作到底有多大發展還很難說。  

【風險成本】 面對新公司、新工作、新同事,處理好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是一種新挑戰。未來行業、公司發展好壞,也難以預料。不管是行業的變動還是公司的整改,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也是一種無形的成本。 因此,決定要不要跳槽,是裸辭還是騎驢找馬,要結合個人及家庭實際情況,不管是那種方式,我們只能選最有利的,將損失降到最小,將職業價值實現最大化。

五、選擇跳槽時機

據職場專家分析,在同等條件下,工作3年好於2年,4年好於3年。3年正是大多數正規企業第一次籤合同的期限,如果被公司認可,那麼接下來將會是合同續簽。工作滿4年了,你可以得到在那裡工作的"全部學分",除非有明顯的證據證明你表現不佳或停滯不前。如果你有幸在第四或者第五年被內部提拔,那麼繼續在這個崗位上。

如果到了第四、五年,成績突出卻沒有得到更高的職位或者薪水,那麼最明智的選擇就是跳槽。因為所處環境已經成了瓶頸,而且個人的求勝慾望和上進心處於高點,此時跳槽不僅可以得到更高的職位和待遇,也可以繼續延續個人的求勝慾望。

如果工作六年了,你沒有得到升職或更好的項目,這份工作將開始給你帶來傷害。所以,這時如果還沒升遷,趕緊跳是較為明智的選擇。

跳槽季,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你是職場新人,在公司條件尚可接受的情況下,切記不要著急跳,要沉住氣,首要任務是選擇一個與自己專業、才能匹配的優秀企業,去學習,積累經驗,踏踏實實幹它三到五年,其他都是次要的。否則,還沒充分體現你個人價值,又沒經驗,即使跳槽,也難擔重任,薪水也不見得會高或者漲幅較小。所以,與其沒勝算,不如繼續臥槽吧。

六、跳槽的幾個大忌

對於剛邁入職場的新人,難免心浮氣躁。尤其是80、90後,沒有生計之憂,職業心態不夠成熟,穩定性較差,變換工作頻率較高,很容易出現跳槽的幾個誤區。

跳槽季,你準備好了嗎?

1.盲跳——盲目聽信他人推薦,盲目追求"熱門"行業,漫無邊際的尋找,就算找到不錯的職位,也會由於"人崗不匹配",導致再次跳槽。

2.裸跳——裸得時間越久,應聘成功率會越低。還沒有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前便選擇跳槽就是"裸跳"。裸得時間越久,信心越受挫,越受人質疑你的能力,應聘時成功率也會逐步走低。

3.頻繁跳槽——頻繁跳槽會導致你的職業能量"歸零",難以沉澱職業經驗,很難打造成功的職業"樣板工程",給人的印像是遊牧民族,扎不了根,很難說服新東家委以重任。

小結

跳槽已是常態,也是生存和發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跳與不跳,務必打好自己的小算盤,提前做好準備才是王道。當產生職業倦怠時,建議要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拓展其它工作領域或內容方面的知識,多向成功經驗人士請教新領域是否適合自己。對有競爭力的人來說,外部的誘惑遠比忠誠的回報來得有吸引力;而對競爭力相對較弱或性格被動的員工來說,忠誠的回報遠比外部不確定的回報來得現實與可靠。市場有風險,跳槽要謹慎,切記多謀劃、多積累、多準備才更有勝算,才能得償所願喲。

跳槽季,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