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功績不該被遺忘,可歌可泣的潘菲洛夫師和它背後的故事

關於二戰最艱苦的戰役,除了大家熟知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列寧格勒圍城戰之外,另一場令人矚目的戰鬥便是英勇的莫斯科保衛戰。在這場事關蘇聯生死存亡的戰鬥中,誕生了一個載入二戰史冊的英雄部隊——蘇軍第316步兵師,而它另一個為人熟知的名字就是“潘菲洛夫近衛第8步兵師”。

即使坊間傳聞這支部隊是否真的存在,甚至有人在懷疑英雄的真實性。但作為一個熱愛和平的人,我們絕不能遺忘那些為了勝利而獻身的英雄,因為是他們才有了我們美好的生活。

一、臨危受命,開赴前線


1941年6月,納粹德國對蘇聯發動了“巴巴羅薩計劃”,武裝到牙齒的德軍集結了多方兵力,從蘇聯西部向蘇聯腹地迅速挺進。由於倉促應戰,蘇軍最開始遭受了慘痛的失利,許多重要的城鎮和要塞相繼失守。隨著德軍的深入,首都莫斯科的防線壓力倍增,而莫斯科市內也被戰爭的陰雲所籠罩,此時的蘇聯已經危在旦夕。

英雄的功績不該被遺忘,可歌可泣的潘菲洛夫師和它背後的故事

在這關鍵時刻,蘇聯政府決定派出預備役部隊和後援力量保衛莫斯科的安全。而位於中亞的阿拉木圖,此時也響應號召決定組建一支以哈薩克人為主,俄羅斯人及其他民族為輔的步兵部隊。負責組建計劃的是當時吉爾吉斯共和國軍區政委的伊萬·瓦西裡耶維奇·潘菲洛夫

在他的精心挑選下,1941年7月12日,這支部隊正式被組建完成,命名為“蘇軍第316步兵師”。下轄步兵第1073、1075、1077團,以及第857炮兵團和第597工兵團,全體人員於當年8月1日正式集合完畢,十幾天後便踏上了前往莫斯科前線的火車。

英雄的功績不該被遺忘,可歌可泣的潘菲洛夫師和它背後的故事

抵達前線後不久,第316步兵師的士兵便與德軍展開了戰鬥,經過磨合,步兵師的每一位士兵都得到了充分的實戰鍛鍊。同年9月,全體士兵被編入蘇軍第52集團軍等待作戰的命令,而等待他們的殘酷戰鬥也即將到來。

二、頑強抵抗,壯烈殉國


10月初,準備就緒的德軍開始正式向莫斯科進發,而第316步兵師的戰士也在師長潘菲洛夫的帶領下,於10月11日抵達了作戰地域。根據要求,第316步兵師被安排在羅科索夫斯基中將(當時軍銜)指揮的第16集團軍麾下,負責保衛盧扎河沿岸到沃洛科拉姆斯克沿線的公路。為了加強防禦,第126步兵師的一個步兵團和兩個反坦克團也加入進來幫助第316師。

1941年10月15日,全師所有將士在沃洛科拉姆斯克西南30公里處首次遭遇了德軍的前線部隊。德軍的猛烈進攻一度讓316師的將士處於被動之中,沃洛科拉姆斯克一度落入德軍之手。但在參戰士兵的強烈阻擊下,德軍無法繼續前行,只得在城市近郊與第316師的將士進行對峙,那裡離首都莫斯科的距離已經不足40公里。

英雄的功績不該被遺忘,可歌可泣的潘菲洛夫師和它背後的故事

為了保證莫斯科的安全,第16集團軍總部要求316師全體將士堅守陣地,不得讓德軍向前靠近一步。而全體將士在師長潘菲洛夫的指揮下,與敵人進行了4個多小時的激戰,期間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但依然將陣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英雄的功績不該被遺忘,可歌可泣的潘菲洛夫師和它背後的故事

11月16日,第316步兵師下屬的第1075團第4連,在見習政委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的指揮下負責阻擊德軍坦克。戰鬥中面對德軍的坦克,士兵們勇猛異常,當反坦克手雷用完,他們就用燃燒瓶、集束手榴彈來癱瘓敵人的坦克。一些英勇的士兵甚至抱著集束手榴彈藏在彈坑裡,當德軍坦克經過時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慘烈的戰鬥結束之後,28名英勇的士兵除5人倖免於難外,包括政委克留奇科夫·季耶夫在內的23人全部壯烈殉國。

英雄的功績不該被遺忘,可歌可泣的潘菲洛夫師和它背後的故事

23名士兵英勇壯舉震撼了316師,剩餘的參戰官兵又在防線各處與德軍展開激烈的戰鬥。第1077團的11名工兵在排長菲爾斯托夫和指導員巴甫洛夫的帶領下,經過5小時的激戰成功擊退了德軍的進攻。戰鬥中,11名士兵僅剩排長一人,在擊毀敵軍一輛坦克後,排長被敵人俘虜,不久後被殘忍處決。11月17日,蘇聯統帥部為表彰第316步兵師的英勇表現,決定授予該師近衛稱號,獲得“紅旗勳章”一枚。

英雄的功績不該被遺忘,可歌可泣的潘菲洛夫師和它背後的故事

一天之後,正當全體316師士兵全力抗擊納粹德軍的進攻之時,該師的奠基人,有著“老爹”之稱的師長潘菲洛夫,在前線指揮所指揮作戰時被一枚炮彈碎片不幸奪去了生命,享年48歲。同年11月23日,第316步兵師被正式任命為“近衛紅旗潘菲洛夫第8步兵師”,以表達對師長潘菲洛夫的深切紀念。在全體蘇軍將士的英勇抵抗下,莫斯科保衛戰以蘇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包括師長潘菲洛夫在內的犧牲將士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這支英雄部隊經過了莫斯科保衛戰的洗禮,蛻變成了一支戰無不勝的英雄部隊。

三、歷史不會忘記


莫斯科保衛戰結束後,近衛潘菲洛夫第8步兵師又被調往西北方面軍,參加了在傑米揚斯克的戰鬥。由於出色的戰鬥表現,最高統帥部於1942年3月16日授予他們“列寧勳章”。之後在卡盧加-諾夫哥羅德戰役中,該師也有著十分突出的表現。1944年7月,近衛潘菲洛夫第8步兵師與友軍配合,成功解放了戰略重鎮列日察,為此還榮獲了“列日察師”的榮譽稱號。

1944年9月至10月,作為波羅的海沿岸方面軍的一部分,近衛潘菲洛夫第8步兵師又在收復波羅的海沿岸三國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取得了無數令人驕傲的成績。在整個衛國戰爭期間,該師總計有1.4萬餘名官兵立下各種戰功,當中有33人榮獲或被追授為“蘇聯英雄”稱號。

英雄的功績不該被遺忘,可歌可泣的潘菲洛夫師和它背後的故事

戰爭結束後,該師被改編為摩托化步兵師,之後又被派往中亞的吉爾吉斯斯坦,成為突厥斯坦軍區第17軍的一個下屬師團。蘇聯解體後,該師編制和番號被吉爾吉斯斯坦軍隊接收直到2003年被解散,

2011年在該師成立70週年的紀念大會上,吉爾吉斯斯坦軍隊又重新恢復了該部隊的番號,現在的“潘菲洛夫師”已經成為該國一支重要的軍事部隊。

近一段時間,有關“近衛潘菲洛夫第8步兵師”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引起了廣泛談論,一些人根據所謂的“官方資料”便認為該部隊只是官方宣傳的一個幌子,對師長潘菲洛夫和28勇士的質疑同樣也是沒有停止。

英雄的功績不該被遺忘,可歌可泣的潘菲洛夫師和它背後的故事

作為一支戰功卓著的英雄部隊,這樣否認二戰勝利成果的惡劣行徑是絕對不能被容忍的,為了正義事業而獻出生命的勇士也不應該被遺忘和篡改。就像一位官員所說:“即使這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編造的;即便沒有潘菲洛夫這個人物;就算整件事根本不存在也好,它仍是一個不容干犯的神聖傳說。會這樣做的人都是醜惡和不可饒恕的”。

結語


作為一支英雄的部隊,“近衛潘菲洛夫第8步兵師”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值得我們深思,一支有著英雄稱號的偉大部隊,它的歷史不應該被隨意抹殺和懷疑,作為正義的一方,任何對英雄的褻瀆和否定都是對正義的最大沖擊,英雄的事蹟不應該被遺忘,也不應該被否定。

1.《蘇聯軍事百科全書》

2.《沃洛科拉姆斯克公路》

3.《莫斯科在我們身後》

4.《英雄的潘菲洛夫與他的316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