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髮夫妻成兄妹,能與呂后、武則天齊名臨朝稱制的女主果然不簡單

隨著古裝劇《清平樂》大火,一段宋代的歷史重新呈現在人們面前,劇中人物刻畫細緻豐富,較好的還原了歷史原貌,追劇過程中,卻發現劇中有一人與之前接觸過的人物形象大相徑庭,這個人就是宋仁宗的母親,諡號“章獻明肅”皇后的劉娥。


宋仁宗母親劉娥的人物形象,最為大眾認知的應該是《包青天》裡那個“狸貓換太子”,把李宸妃的兒子據為己有,企圖篡奪大宋江山的“奸妃”形象,其實歷史上的劉娥是“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的一代傳奇人物。

結髮夫妻成兄妹,能與呂后、武則天齊名臨朝稱制的女主果然不簡單


一、兩個特別的稱呼,看出劉娥的歷史地位


劉娥,宋真宗的皇后,真宗死後獨攬朝政,身穿帝王龍袍參加宋廷的冊封大典、在宋朝太廟祭祀宋朝歷代帝王,與西漢呂后、唐朝武后齊名,是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主。何為“女主”,古代指臨朝執政的太后或皇后,主宰朝政、威蓋君主的女強人。劉娥逝世後,諡號為“章獻明肅”皇后,而在歷代皇家舊制中,皇后的諡號都是隻有兩字,而從劉娥開始,對於臨朝稱制的皇后,諡號改為四字,足以見得劉娥在仁宗乃至宋朝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重。


結髮夫妻成兄妹,能與呂后、武則天齊名臨朝稱制的女主果然不簡單


二、醜小鴨到白天鵝的經歷,劉娥的一生是多麼的不易


劉娥出生在蜀地,她的祖父和父親都曾為官,但不幸的是,劉娥出生不久便父母雙亡,從小就成了孤兒,被母親龐氏的孃家收養,過著寄人籬下的日子。在她很小時就成了歌女,嫁給了一個叫龔美的銀匠。由於生活窮困,龔美帶她離開蜀地,來到了京師—東京汴梁謀生。可誰知,龔美因為生計艱難,竟然將劉娥賣掉,讓她再嫁他人。


這一賣徹底改變了劉娥的命運。指揮使張耆將劉娥推薦給宋太宗第三子趙恆(即日後的宋真宗),趙恆一見劉娥非常喜愛。但由於劉娥出身微賤,宋太宗大怒下令讓趙恆將劉娥趕出王府,趙恆不敢違抗皇命,又捨不得劉娥,於是就將劉娥秘密安置在張耆家中。 而張耆為了避嫌另選了一處宅子安身。直到公元997年宋太宗駕崩,真宗即位,才將劉娥接入宮中 。


入宮後的劉娥並無名分,她也不願與後宮的皇后和嬪妃們爭寵。就這樣過了整整七年,公元1004年,劉娥被封為四品美人,之後又接連晉升為修儀、德妃。因為自己是個孤女,沒有父母,也沒有其他家人,劉娥以德報怨,遂認自己的結髮丈夫龔美為兄,龔美也自此改姓劉。


公元1007年郭皇后駕崩,真宗想立劉娥為後,但寇準等重臣以“劉娥出身微賤,不可以為一國之母”為由,極力反對。就這樣,劉娥又苦等了五年,到了公元1012年才被冊封為皇后。此後,劉娥把後宮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而且真宗退朝後,劉娥陪著真宗閱覽奏章到深夜,處理國家政事“周謹恭密”,越來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


公元前1019年,真宗皇帝多病,皇后劉娥漸漸把持了朝政,後又經過了多番黨爭,將想要謀害或者架空自己的寇準、丁謂等權臣勢力逐一打壓,於1022年宋真宗駕崩後開始臨朝聽政。

結髮夫妻成兄妹,能與呂后、武則天齊名臨朝稱制的女主果然不簡單


三、終結了擾動大宋王朝長達十餘年的“天書運動”。


真宗時期發起了“一國君臣如病狂”的“天書運動”,使得朝政混亂,國家財力枯竭,劉娥臨朝稱制後,下令將“天書”隨同宋真宗一起下葬,停止宮觀營造,徹底終結了擾動大宋王朝長達十餘年的“天書運動”。


為避免黨爭,劉娥臨朝稱制後,哭著對大臣們說,你們都是國家的功臣,親眷都應該受到朝廷的封賞,你們可以把親族的名字報上來,我會盡數封賞。就這樣獲得了眾臣的家族關係,只要有奏請升遷封賞的劉娥都會看一下統計的名錄,防止朝中個別朋黨權勢過重。


公元1023年劉娥下旨在成都設立“益州交子務”,正式發行了世界上第一種紙幣—交子,比歐洲瑞典銀行1661年首次發行的紙幣要早了整整600多年。


劉娥臨朝時期,還大力興修了水利、興辦州學、創設諫院,促進了經濟、教育、政治多方面發展,為仁宗親政後的“仁宗盛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眾臣都鼓動她稱帝時,她把要她稱帝的奏章撕碎扔在了地上,義正言辭地說:“我不做這種對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結髮夫妻成兄妹,能與呂后、武則天齊名臨朝稱制的女主果然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