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若您曾翻阅过汽车品牌列表,您会发现这里面国外品牌的名称绝大部分都是人名。无论是德国的Benz、美国的Ford还是日本的Toyota,品牌名称都源自创始人的姓氏。但BMW,却是个例外,它的名称从何而来,它的过往究竟如何?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首过往。


BMW的前世

BMW公司始于1916年3月7日

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Bayerische Flugzeugwerke,BFW)

公司最初是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

1917年还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1918年其正式更名为

巴伐利亚发动机厂(Bayerische Motoren Werke,BMW)

随后上市


这是目前网络上大部分资料对于宝马起源的介绍


事实上

而在BFW重组之前

有两位重要先驱人物

他们对于今天的BMW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鲜为人知的他们就是

卡尔·斐德利希·拉普(Karl Friedrich Rapp)&古斯塔夫·奥托(Gustav Otto)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古斯塔夫·奥托(Gustav Otto)与卡尔·斐德利希·拉普(Kari Rapp)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卡尔·斐德利希·拉普 Karl Friedrich Rapp

卡尔·斐德利希·拉普(Karl Friedrich Rapp)和他的发动机制造厂


回到1913年,那时卡尔·斐德利希·拉普(Karl Friedrich Rapp)的职业是一名德国飞机发动机设计师,由于之前几年的职场生涯不太顺利,使得他进入了茫然的事业徘徊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1908-1911年,拉普任职于戴姆勒·奔驰进行航空发动机方面,1912年,离开戴姆勒·奔驰加入了一家名为 Flugwerk Deutschland 的发动机企业,可没多久这家企业就陷入了破产清算。

随后,拉普在朱利叶斯(Julius Auspitzer )的资助下,他成立了拉普发动机制造厂(Rapp-Motorenwerke),他将朱利叶斯设为唯一股东,而自己则定位为经理。虽然该制造厂的产品并没有什么亮点,但是得益于当时航空业的发展以及二人的人脉,企业还是有了一些收益。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古斯塔夫·奥托Gustav Otto

古斯塔夫·奥托(Gustav Otto)和他的航空制造厂


同年,古斯塔夫·奥托(Gustav Otto)他创立古斯塔夫·奥托航空机械制造厂(Gustav Otto Flugmaschinenfabrik),这个工厂的位置处于在奥贝维森菲尔德机场(Oberwiesenfeld)附近的Lerchenauer大街,就在拉普发动机制造厂旁边。

奥托是德国历史上伟大的飞机制造专家,本人极其热爱飞行,而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尼古拉斯·奥古斯特·奥托(Nikolaus August Otto)、四行程汽油引擎(奥托内燃机)发明者。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奥托的工厂主要是生产飞机,并且成为了巴伐利亚Fliegertruppen (巴伐利亚皇家飞行队)的供应商。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BMW

早年车标

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的组建


1915年1月,奥托将工厂改名为Otto-Werke。由于不明原因的质量问题,Otto-Werke并未获得来自普鲁士的军事订单。而此时,军方也敦促奥托改进他的生产线,由于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工厂陷入了经济上的困境,奥托患上抑郁症,因病住院。1916年2月,Otto-Werke被MAN集团和几家银行组成的财团收购,新公司被命名为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公司(Bayerische Flugzeugwerke AG,简称BFW)。

1917年,因为公司的盲目扩张,拉普的公司也被重组,拉普黯然离开,随后,佛朗兹·约瑟夫·帕普(Franz-Josef Popp)和弗利兹(Friz)接手并重组,重组后的新工厂叫做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Bayerische Motoren Werke,简称BMW),在进行了众多的完善措施后,新的公司诞生了!由于大家仍然忠于以前的“拉普引擎制造厂”的徽章图像(这是由卡尔的弟弟——希斯拉普设计)。B.M.W.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的意思;BMW的蓝白标志代表两层含义:1、巴伐利亚的州旗的颜色;2、蓝天白云、飞旋的螺旋桨。从1917年到1996年BMW的Logo一共经历了5次改版,出现了6个版本。但是核心没有改变,保证了一贯的基因。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事实上,今天的BMW是由当时的BMW以及BFW合并而成,但是对于宝马早前BMW和BFW合并的这段历史,目前版本诸多。

虽然小编也在尽量的核查,但很遗憾的是,并未得到明确的资料。

对于这段合并,BMW官方检索结果如下:

宝马德国官网

http://www.bmw.de/de/home.html

对于这段历史没有详细信息。

宝马国际

http://www.bmw.com/com/en/

对此描述的是:“1922年,BWM将其所有发动机产品以及"BMW"商标品牌出售给当时的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BFW),并且迁入了他们的工厂。因此,该飞机制造厂的创始时间(1916年3月7日)就成了巴伐利亚汽车制造厂(即BMW)的创始时间。”

宝马汽车

http://www.bmwdrives.com/bmw-history.php

则记录古斯塔夫是在1916年就整合了拉普的工厂(原文:Gustav Flugmaschinefabrik" merging with"Rapp-Motorenwerke" formed "Bayerische Flugzeug-Werke" or BFW, in English "Bavarian Aircraft Works")。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空中俯看Bayerische Flugzeug-werke工厂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九尾的宝马和它不断的濒死崛起之路


彼时,在BMW完成了第一台发动机BMW Type llla的独立设计,此时正好赶上了一战时期德国空军对飞机生产的狂热需求,于是乎,BMW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德国空军的供应商之一,并以有专利的化油器技术,实现了在高空中的优异性能。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BMW第一台自我设计的发动机—— BMW Type llla

好景不长,1918 年德国战败之后,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全国严禁制造飞机,BMW的主营业务一下被砍断,最凄惨的时候,公司还不断努力生产火车上的刹车以增加收益。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内,因各种因素,企业发展几乎处于迟缓状态。直到1920 年,BMW设计出了自家的第一款摩托车发动机,企业开始研究转型发展。1923 年,宝马设计出了 R32 摩托车,该车最大的亮点是侧面镶嵌了宝马的车标,这也是最早使用宝马车标的陆地交通工具。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R32 摩托车

又过了 4 年,造摩托车上瘾的BMW又看上了汽车这块市场,它们取得了英国奥斯汀(Austin)的授权,开始在德国境内生产 Austin 7。初期使用 Dixi 品牌,但随后宝马觉得不过瘾,收购了一家名为 Eisenach 的德国车厂开始大量造这款车,于是这辆车成了宝马的车,但除了车标之外没有什么宝马的血统。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贴标宝马车

1932 年,BMW在消化吸收技术的基础上,推出了第一款宝马设计生产的自制车型——3/20 PS。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第一款宝马设计生产的自制车型——3/20 PS

1933 年,宝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303 车型发布了。这辆车几乎奠定了现在每个宝马车迷都奉若神灵的三项准则:1、采用三位数字的车型编号;2、采用直列六缸的发动机;3、采用沿用至今,就连纯电的 i3 也不敢冒犯的双肾型进气格栅。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划时代的303 车型

敲黑板!!!

宝马303 车型的车身

委托奔驰制造的!!!!

这时候的宝马,压根不能跟奔驰齐名

两家企业当时地位的差异一目了然

在一战的时候,BMW一共卖出不到一千台发动机,但在二战时候,因需求增大,BMW卖出了超过十万台发动机!!!!二战爆发之后,BMW赚到手软,仿佛又看到了成为巨头的希望!!!!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致富的发动机

但是,德国又战败了……BMW再次被禁止生产发动机......

那这段时间BMW卖过什么呢?卖过餐具、厨具、刀具、自行车……

此起彼伏的环境,使得BMW这个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方面起色都不大,甚至一度出现要靠引进意大利小型车 Isetta来争取销量,换来现金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状况。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拯救BMW的 Isetta

幸运的是,在不久之后,BWM逐渐找到了在技术和市场两端的双重感觉,在技术上,BMW通过多年在发动机领域的积累,加上对底盘操纵的重视,成功笼络了一批对运动和品质双重在意的汽车用户。50年代时,BMW定义了一款轻快的轿车为“新级别”(The New Class)车辆,也有人说,是为了怼奔驰。

这时候的BMW企业,不像其他许多汽车公司进行盲目地研发和设计,浪费有限的资源,管理层开始明确企业的未来。

1957年,海因里希•里克特布罗姆博士(Dr. Heinrich Richter Brohm)就极有远见地定义了这样一款当时宝马公司急需的车型:一辆1600cc排量的四座中档家庭四门轿车,并且有着足够的内部空间。里克特布罗姆博士在他的报告中描述了一种可以搭载一系列不同发动机及配置的模块化汽车的概念。这种价格合理的四座或五座汽车极大程度的满足了战后逐渐富裕的德国中产家庭的迫切需求。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前瞻性的车型

1959年,BMW还用了一大笔钱来防止来自美国汽车公司(American Motors)、英国的鲁特斯集团(Rootes Group)以及最恐怖的死对头戴姆勒-奔驰的一系列收购企图。

而在BMW随后的发展过程中,有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赫伯特•匡特(Herbert Quandt ),是他在BMW即将陷入奔驰公司并购时不断力挽狂澜,并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资本运作大戏,解救了BMW

匡特对于企业的眷顾以及财务上的支持,才使得BMW成功度过了当时无比艰难的岁月,并得以与奔驰展开世纪的纠缠。

BBA系列:九命宝马 濒死崛起厮杀至今(一)

赫伯特•匡特(Herbert Quandt )夫妇

每一个车企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他们有着自己的历史浮沉

而这些过往

却总是不被人们所知悉

关注我

老司机带你回望他们的那些精彩瞬间

让我们一同窥视这些大牌汽车企业发展的变迁之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