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大功,却受兄弟排挤,无奈只好先下手为强,夺得帝位

世人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

的确,且不说帝王家,就连寻常百姓家,兄弟之间都会为了利益撕破脸,甚至反目成仇。更不要说帝王家了,他们就不像寻常百姓家兄弟争夺家产那么简单了,他们要争夺的是权力和天下。

早在第一任皇帝秦始皇开始,帝王家的兄弟就没有和睦相处过。大秦王国几代人辛苦创下的基业就因为最后的立嗣问题才导致大秦王朝的衰亡。因此在帝王家,权力的欲望早已超出了骨肉亲情

立下大功,却受兄弟排挤,无奈只好先下手为强,夺得帝位

历朝历代,这个问题一直都有。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踩着自己兄弟的鲜血登上的帝位。金銮殿的金龙椅都是由无数的尸骨搭积成的。

早在隋朝末年的时候,天下诸王纷纷竖起了反隋的大旗,李渊看出了大隋早已是强弩之末,同时自己也有称帝之心,但自己却是大隋朝的臣子,再加上自己与当时的隋炀帝杨广还是表兄弟,李家在当时也是皇亲国戚。李渊虽有反隋之心,却没有反隋的胆量。

立下大功,却受兄弟排挤,无奈只好先下手为强,夺得帝位

李渊生有四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三子李玄霸英年早逝,早年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剩下的三个儿子中就数次子李世民最有谋略和远见。

李世民已经料到了大隋气数已尽,早晚要灭亡,所以越早起兵就能占尽各种优势。为了逼迫自己的父亲决心起兵反隋,李世民就安排隋炀帝杨广留在当时晋阳宫的妃子和自己的父亲李渊睡在了一个榻上。李渊醒后,自知已经犯下了死罪,也没有时间责怪李世民,只好匆匆起兵反隋。

立下大功,却受兄弟排挤,无奈只好先下手为强,夺得帝位

虽然李渊起兵之时已经有十八路反王起兵反隋了,但是那些个反王大多是流贼草寇,其谋略和志向远不及贵族出身的李渊。

李渊早年跟随杨广平定南陈,是有大将之才的。再加上李世民的眼光独到,率先攻下了长安。占尽了先机,最终建立了李唐江山。

李渊登基后,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虽然李渊的天下大部分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但是李建成是长子,所以就理所当然的当上了太子,享受起了别人的劳动成果。

立下大功,却受兄弟排挤,无奈只好先下手为强,夺得帝位

李世民知道这李唐的天下有他一半的功劳,但是李建成是长子,嫡长子继位也是自古的规矩。虽然心中多有不平,但也没有什么办法。

反观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和李建成是穿一条裤子的。李建成知道这天下大多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自己的才能也远不及自己的二弟。

现在自己的父皇还在,李世民即使心中有再多的不愿意,自己也是安全的。可是等李渊百年之后,那可就不好说了。倒不如先下手为强,趁着自己还有太子这个名号,扳倒李世民,一劳永逸,这样就可以安心的做太子了。

立下大功,却受兄弟排挤,无奈只好先下手为强,夺得帝位

李世民常年征战,手下是大将林立,谋士如云。想程咬金、秦琼、尉迟恭都是当时的一流猛将。像徐茂公,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也各个都是腹有良谋。在军事力量上别说自己了,就是自己的父皇恐怕都不及李世民。所以李建成就想通过别的手段来扳倒李世民。李建成当时是太子,可以住在东宫。李建成借此机会经常去贿赂李渊的宠妃,甚至还和李渊的两个宠妃:张婕妤和尹德妃私通。

立下大功,却受兄弟排挤,无奈只好先下手为强,夺得帝位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李世民本想借此事提醒一下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希望他可以收敛一些。但是李建成得知此事败露后就心急如焚,最后借机又打算把此事栽赃给李世民。李渊心里也很清楚,只是没有点破。

李渊只希望他们兄弟可以和睦相处。但是李建成却一直把李世民看做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李建成也多次想拉拢李世民手下的谋士和大将。但这些人都是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多年的,不会轻易背叛李世民的。李建成见此计不成,决定只好杀掉李世民和他的那些部将,这样自己的皇帝就没有人挣了。

立下大功,却受兄弟排挤,无奈只好先下手为强,夺得帝位

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密谋,假传李世民进宫,然后埋伏人马,杀掉李世民。只要李世民一死,其部将必然是群龙无首。这样李建成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秦王李世民的耳朵里。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还在犹豫,要不要和自己的兄弟火拼。不动手就要死在兄弟的手里,动手杀死兄弟又不好向父亲交代。但又考虑到自己如果死在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手里,自己的这些部将恐怕也得不到善终。最终,在众人的劝说下,下定决心,提前动手,杀掉太子和齐王。

立下大功,却受兄弟排挤,无奈只好先下手为强,夺得帝位

秦王李世民将计就计,将兵马埋伏在玄武门,等到李建成和李元吉要动手的时候,李世民的部将尉迟恭,程咬金等人就带兵冲了进来。李建成带的士兵原本是打算杀落单的李世民,怎么可能比得上久经沙场的精兵猛将。很快,李建成和李元吉就身首异处了。

李渊得知这个消息后,心里虽然恨,但也没有办法,自己就剩李世民一个儿子了,加上李世民也是迫于无奈。很快就立李世民为太子,之后就退位,让李世民做了皇帝,史称"唐太宗"。

立下大功,却受兄弟排挤,无奈只好先下手为强,夺得帝位

李建成和李元吉死后,李世民把之前李建成的谋士魏征抓住审问。以挑拨兄弟感情为由问罪于他。魏征说,只可惜太子李建成不听自己的话,不然也不会落个这样的下场。然后又把齐桓公与管仲一箭之仇的典故搬出来,李世民觉得魏征是个人才就把魏征留在了身边。之后发现魏征确实是个忠臣,魏征擅谏,经常当面指出李世民的过失,李世民也把魏征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不光如此,李世民把李元吉的老婆也一并接收了。

历史长河中,兄弟相残的事情已经是屡见不鲜了。都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总之就是欲望太强,所以才会在欲望面前迷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