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走出舒適區?找準“最近發展區”,“輕推”讓孩子前進

走出"舒適區",先找準"最近發展區"

老公朋友家的孩子去年九月份升小學,幼兒園畢業那會完全不認識字,對學習拼音也絲毫不感興趣。孩子父母倒是很著急,擔心孩子上小學之後跟不上學習進度,於是四處諮詢學習方法。後來瞭解到通過閱讀卡通的拼音讀物能夠有效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於是就給孩子買了一本小學生普遍喜歡看的初級故事書。

由於孩子不認字,對拼音也不熟悉,讀起書來一頭霧水,便更加牴觸學習。家長在觀察到孩子的情緒之後,和孩子提議,每天晚上一起閱讀。家長讀一句話,孩子跟一句話。孩子很快被故事的情節吸引住,每晚都準時拿出讀物要求和家長一起讀。慢慢地,孩子開始學會識字,不僅如此,對學習拼音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和興趣。一年級上學期結束,便已經可以獨立閱讀簡單的故事了。

一直被很多人認為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要走出"舒適區",對於成人來說是這樣,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走不出"舒適區"同樣沒辦法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家長能從小就引導孩子,讓他們知道該如何走出成長的"舒適區",那麼孩子長大也就更具有面對挑戰的能力和信心。

而面對孩子不願走出"舒適區",家長不妨先找準孩子的"最近發展區",然後"輕推"孩子一把,讓他們前進。

"最近發展區"是什麼呢?

"最近發展區"是由前蘇聯教育家維果斯基所提出的教育思想,他認為教育應該要考慮兒童所達到的水平並走到孩子成長道路的前頭。因此,在制定關於孩子的成長及相關教學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他們的兩種發展水平。第一是現有的發展水平,第二則是在他人的幫助下取得的發展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是所謂的"最近發展區"。

"最近發展區"是相較於"舒適區"的概念。在"舒適區"中,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可以遊刃有餘,能夠輕而易舉地解決問題。但在"最近發展區"中,他們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會更難一些,有些是孩子一開始無法獨立完成的,如果缺少人扶一把,那麼孩子就容易有畏難的情緒,進而放棄嘗試。相反,若有他人的指導和幫助,孩子就能夠堅持前進,取得目標。因此在"最近發展區"學習,最有利於孩子發展。

維果斯基強調:"如果孩子能夠在"最近發展區"接受新的知識,那麼他的發展將會取得更大的成果。而如果在這個區裡能夠得到他人尤其是成人的幫助,則會更容易收穫到僅自己能力無法吸收的東西。"

建樓時樓頂上會有提供臨時支撐的一根根支架,一般來說,工人們會先搭一層支架,再蓋一層樓,搭一層蓋一層依次輪流,直到將平地變高樓之後才會將支架拆下來。而孩子的成長就好比建樓,家長就像孩子的腳手架,當他們在學習新東西的時候,家長便是最大的支持,等到孩子慢慢有了能力,可以做到原本無法做到的事時,家長也就到了撤支架的時候了,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家長抓準"最近發展區",如何"輕推"讓孩子前進?

孩子的一生中會要經歷許許多多個"最近發展區",而惰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避免不了的羈絆,人總是喜歡呆在"舒適區"裡,家長應該抓準每一次的機會,"輕推"孩子一把,給予孩子鼓勵和壓力,促進孩子的認知和發展。

1、 引導孩子思考挫折

孩子面對新事物難免會遇到挫折,父母這時候就該扮演幫助和促進者的角色,而主動權依舊是把握在孩子手上。當他們面對挫折,陷入左右為難時,家長應該主動上前幫他們捋清思路,引導孩子思考,整件事是怎麼樣的?對待困難的態度如何?讓孩子思考的過程其實就是讓他們理解的過程。

孩子不願走出舒適區?找準“最近發展區”,“輕推”讓孩子前進

有些孩子在幼兒園明明已經學會算數了,但一回到家理科就不會算了。面對作業他就會容易產生畏難、退縮的情緒。這時候家長可以問她:"為什麼不繼續算呢?"孩子可能會回答:"擔心算錯。"這時候家長就知道了,孩子是被"追求完美"的想法絆住了,那麼這時候就可以幫孩子轉變一下想法;"但是我聽說你在學校學的很好啊,你當時是怎麼算的呀?"孩子的心緒就可能會被一下子拉回到教室的場景。

孩子不願走出舒適區?找準“最近發展區”,“輕推”讓孩子前進

當孩子面對困難退縮不前,最簡單但也最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做法是立刻幫他們解決,而是應該適當增加孩子的思考時間和空間,有時候他們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心底裡對挫折的放大畏懼。

2、 調整目標的難度

太難的目標會讓孩子無從下手,而簡單的小任務則能夠幫孩子慢慢走出"舒適區"。就好比給孩子制定一個任務的時候,如果家長髮現孩子努力了但卻無法完成,甚至因此變得沮喪不已。這可能意味著難度太大,這時候家長就應該發揮"支架"的作用,而非讓孩子一味地經受打擊。

可以跟孩子說:"我們一起來想辦法,看看第一步應該做什麼呀?"這也是引導他們從一個個小目標開始,先邁出第一步再接著下一步。過程中可以適當給孩子提示,將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小步驟。孩子隨著家長一步步思考,按照順序完成一個個小目標。孩子在多練習幾次之後,就會熟悉過程,之後便可以學會自己分解目標了。而在每一次努力換來的成功之後,孩子自然就可以建立起面對挑戰的信心和勇氣了。

孩子不願走出舒適區?找準“最近發展區”,“輕推”讓孩子前進

3、 鼓勵孩子面對困難,解決困難

想讓孩子能夠面對困難,解決困難,並不僅僅需要讓他們嘗試挫敗的感覺,更重要的還有經歷挫折時來自他人的鼓勵。孩子在3歲之前,在不知道什麼是好壞的情況下,就已經學會觀察父母的態度。而如果家長們總是因為一些生活中的小錯誤就批評孩子,

直接給孩子的表現貼上好壞的標籤,那麼慢慢地就會造成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產生問題。古語說:"勝不驕,敗不餒"但研究結果表明:經常被家長打擊的孩子面對成功會變得更易驕,而面對挫折則容易退縮。

孩子不願走出舒適區?找準“最近發展區”,“輕推”讓孩子前進

抓準"最近發展區",家長還需要避免這幾個誤區

1、對孩子期望過高

在教育中,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是很多家長最常陷入的誤區之一。在教育孩子的過程裡,可以理解,家長們都會覺得自家的孩子是特別的,是不平凡的,因此容易對孩子提出一些與他們實際能力不相符的高要求。揠苗助長帶來的結果只會是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傷害,讓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受挫,嚴重的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健康。

孩子不願走出舒適區?找準“最近發展區”,“輕推”讓孩子前進

2、過分干預孩子的想法

在"最近發展區"中,父母對孩子應當是幫助,是引領,而非干預或操控。如果家長在這個過程中過分干預孩子,或是不忍孩子受苦受難直接給其提供解答,那麼只會讓孩子喪失自我嘗試和學習的機會。這種以包攬孩子的大小事務,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實際上已經剝奪了孩子該有的成長,教育的初衷也由此喪失。

孩子不願走出舒適區?找準“最近發展區”,“輕推”讓孩子前進

總之,對待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家長們要"抓準",更要學會理性和科學地"輕推"孩子。讓孩子能夠走出"舒適區"激發出更大的潛能。

我是尼尼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