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花期出現蚜蟲,怎麼安全用藥,不傷蜜蜂


草莓花期出現蚜蟲,怎麼安全用藥,不傷蜜蜂

  在草莓大花期果期,由於天氣乾燥棚內溫度高,出現了薊馬、紅蜘蛛等等蟲害,但是棚內有蜜蜂在辛勤工作,打藥怕傷蜂,不打藥蟲害危害花蕊果實,進退兩難,那要怎麼管理好呢?可以打什麼藥?

一、草莓蚜蟲的危害症狀

  蚜蟲是草莓生長期間出現的一類蟲害,主要有桃蚜(菸蚜)、棉蚜(瓜蚜)和馬鈴薯長管蚜等種類,嚴重影響了草莓的品質及產量。

  全國草莓產區多有發生,在草莓抽苔始花期大批蚜蟲遷入草莓田,群居在草莓嫩葉葉柄、葉背、嫩心、花序和花蕾上活動,吸取汁液,造成嫩芽萎縮,嫩葉皺縮捲曲,畸形,不能正常展葉。蚜蟲是傳播病毒病的主要媒體,造成的損失遠大於其本身危害所造成的損失。

  蚜蟲在溫室草莓危害主要集中在2-5月和9-12月份,3、4月份為盛期,多在嫩葉、葉柄、葉背活動吸食汁液,分泌蜜露汙染葉片,同時蚜蟲傳播病毒,使種苗退化。

草莓花期出現蚜蟲,怎麼安全用藥,不傷蜜蜂

二、農藥對於蜜蜂的危害

農藥對於蜜蜂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①、蜜蜂直接與藥劑接觸中毒而亡;

  ②、蜜蜂吸食了有毒的花蜜或者水;

  ③、蜜蜂將有毒的花粉帶回花房,使整群蜜蜂中毒。

草莓花期出現蚜蟲,怎麼安全用藥,不傷蜜蜂

三、草莓花果期如何防治蚜蟲?

  蚜蟲草莓生產中發生量最大、為害期最長的害蟲,全年都有發生,主要以成蟲和若蟲集中在草莓花序、嫩葉、嫩心等幼嫩部位,吸食草莓汁液,造成植株、果實生長髮育受阻,此外蚜蟲還會導致草莓病毒病的傳播。防治蚜蟲的藥劑對蜜蜂的毒性次序為:噻蟲嗪>呋蟲胺>噻蟲胺>吡蟲啉>烯啶蟲胺>氟啶蟲胺腈>氯噻啉>啶蟲脒>噻蟲啉>氟啶蟲酰胺、吡蚜酮

  上面排名越是靠前的毒性越大,按毒性風險評估只有最後四種對蜜蜂屬於低風險殺蟲劑(啶蟲脒、噻蟲啉、氟啶蟲酰胺、吡蚜酮)。

  啶蟲脒對蜜蜂中等毒,噴藥後需要間隔兩天以上可以放蜂;噻蟲啉對蜜蜂低毒,間隔一天可以放蜂;氟啶蟲酰胺吡蚜酮對蜜蜂毒性最低,按正常濃度使用,上午打藥後通風,第二天即可放蜂入棚。

  如果農友們想了解更多的草莓管理知識,歡迎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關注我們,就能第一時間收到我們及時更新的實用種植技術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