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盘玉,很多玩家喜欢盘沁料。

究其原因,我想除了对其皮色的喜爱。更是因为相比其他料子,沁料在盘玩过程中所呈现的变化可谓妙不可言。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沁料部分颜色变更深了,质感也更润泽了。甚至有些沁料会呈现出一种玛瑙般莹润的感觉,一些瑕疵也会变浅变淡…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那么沁料真的如此神奇吗?在盘玩方面,黄沁料相比其他皮色料,又有什么不一样?

今天,我们不妨聊聊沁料的盘玩问题。

啥是沁料?

所谓沁料,其重点自然在沁。而这也正是它和其他皮色料的区别所在。

和大部分皮色料一样,黄沁籽料的颜色是次生的。在山料崩塌后进入河道,受致色铁离子影响,历经数万年而成。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但不一样的是,沁料颜色的侵入程度要更深一些。颜色已经不光停留于表皮,而是沁到肉质内部。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很多人说沁料之所以可以侵入颜色,是因为玉质过于疏松而导致的。其实这话不无道理,但并不绝对,判断沁料是否紧密,有时候也会根据玉料的自身特点而定。

而根据侵入程度和成分的不同,沁料也被分为了半沁和全沁,以及僵沁和肉沁。

沁料的分类

半沁和全沁很好理解,半沁就是说料子并没有沁透,只是沁入了一部分,相对薄一些,也可以说成是沁皮。它会留有一些白玉的部分,也有沁色比较深的部分。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全沁就是整块料子已经沁透了,玉质的颜色里外一致。

肉沁,就是那种颜色沁入到肉里,没有石僵成分的玉料。这种玉料很均匀,沁得深的话看起来很像黄玉。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它的玉质一般都不错,油润性好,但因为肉沁的料子没有石僵的成分,想要直接沁入肉里面,需要沁入更长的时间,所以肉沁的料子一般都比较老熟,盘玩起来效果更好。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僵沁,就是有些带僵比较多的料子因为沁入颜色形成的。僵沁的料子一般看起来更干一些。

而且能比较明显的看出僵的存在,而且因为僵更容易沁入颜色,所以僵沁的料子颜色也相对会深一些,看起来石性会比较重。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通过以上的分类,我们也了解到。沁料的侵入程度和侵入成分对于盘玩的效果其实是有影响的,但是其中的变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也引到我们的下一个问题…

沁料的变化从何而来?

关于沁料的变化起因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包浆”所致,也有人说是“人养玉,玉养人”的结果。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这些说法虽然都有道理,但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还是“结晶水”的说法最能令人信服…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沁料的变色和松石很相近。就是他们都可以通过盘玩变色,黄沁越盘越黄润,绿松石则越盘越浓郁。而这其中也多少发生了一些很微小的化学变化。这和我们小时候做得无水硫酸铜的实验很相近。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简单来说,就是某些化学物质遇到水所产生的变色,失去水又会变回原来的状态。

而盘玩所产生的油脂,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长时间的盘玩也使得深层的结晶水发生了变化,于是状态也更稳固。


沁料的盘玩,有啥不一样?



恩,以上说了很多绕口的话,其实道理很简单。想玩好沁料,无非两个字——“盘他”就对了。

黄沁料是不怕盘的,而且越盘越润。而其中的变化也是玩玉人所津津乐道的,也许这也是玩玉的一种乐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