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子公司晒成绩单:固收类产品“当家”开业当年就赚钱

理财子公司晒成绩单:固收类产品“当家”开业当年就赚钱

2019 年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 " 元年 ", 年内共有 11 家理财子公司开业。随着银行年报的密集披露 , 理财子公司的首份 " 成绩单 " 随之出炉。目前已披露经营数据的理财子公司合计资产规模 755.05 亿元 , 实现净利润接近 8 亿元 , 其中 , 工银理财以 3.3 亿元净利润和 163.97 亿元资产规模均居同业首位。不过基于母行产品导入的优势 , 理财子公司发行产品类别多以固定收益类等传统优势产品为主 , 权益类产品反而寥寥无几 , 分析人士预计 ,2020 年理财子公司权益类资产布局将进一步加大。

■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 / 文 廖木兴 / 图

5 家理财子公司已盈利 , 最早获批的最赚钱

新快报记者梳理目前上市银行披露的年报发现 ,11 家已开业的理财子公司中 , 有 5 家已经实现了盈利 , 最早获得批准开业的工银理财是目前最能赚钱的理财子公司。

从资产规模上看 , 工银理财总资产规模最高 , 达 163.97 亿元 , 净资产 163.30 亿元。建设银行旗下的建信理财紧随其后 , 资产总额 152.17 亿元 , 净资产 150.60 亿元。中银理财位居第三 , 资产总额 102.33 亿元 , 净资产 101.75 亿元 , 理财规模达到 744.92 亿元。交银理财总资产达 81.77 亿元 , 净资产达 80.89 亿元 , 中邮理财总资产 80.13 亿元 , 净资产 80.03 亿元。首家开业的股份行理财子公司光大理财的总资产规模也超过了 50 亿元。

从 " 赚钱 " 能力上看 , 截至 2019 年末 , 工银理财全年实现净利润 3.30 亿元 , 稳坐头把交椅。农银理财紧随其后 , 全年实现净利 2.96 亿元 , 交银理财净利润 8900 万元 , 建信理财 2019 年净利润为 6000 万元。由于开业时间较短 , 多家获批开业的股份行中仅光大理财披露具体业绩 ,2019 年实现净利润 370 万元。

针对 2019 年理财子公司的成长速度和可观的业绩 , 平安证券基金研究总监贾志分析称 :" 银行理财子公司目前都是承接过去的理财产品 , 并不是从零开始 , 所以当年盈利只是延续过去的盈利。"

也有分析师同时表示 ,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业当年盈利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 理财子公司在初期开展业务时 , 还是主要以银行传统业务方向为主 , 主要做固收类的产品 , 不论对于公司内部还是对于客户而言不存在过多的学习成本 , 因而过渡比较顺畅。

产品规模迅速扩张 , 多以母行导入为主

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 , 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首年的产品规模均呈现迅速扩张。目前 , 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主要依靠于平移母行发行的符合资管新规的产品 , 不少用来承接母行未到期的存量资产。如建信理财 800 多亿的理财产品主要为母行产品平移。对此 , 金融监管研究院撰文指出 , 原先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规模主要靠新发产品为主 , 起量将是一个缓慢爬升的过程。现在符合新规要求的产品作为新鲜血液直接充实进理财子公司 , 对于理财子公司的非标投资将能形成有效支撑。

建行的年报披露 , 为平稳有序推进产品向子公司交接 , 建设银行已于 2019 年 12 月实现 " 乾元—龙宝 " ( 按日 ) 产品交接 , 时点余额 722.8 亿元。

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在 2019 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介绍 , 交银理财超千亿规模的产品中 , 移行规模 960.12 亿元 , 新发行规模 141.93 亿元。交通银行称 , 该行存量资产处置的压力相对较小 ,2019 年 12 月将 21 只存量产品、规模约 1000 亿元产品 , 通过变更管理人的方式移植到交银理财 , 对应的存量资产也进行了移交。

而早在 2019 年 10 月 , 工商银行就已发布公告 , 率先将部分存量理财产品进行迁移 , 交由工银理财作为管理人 , 涉及的产品达百余款。

与存量理财规模不太相称的是 , 目前理财子公司新发行产品规模仍比较小。对此 , 融 360 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 , 银行资管部和理财子公司的分工不同 , 前者主要负责理财产品转型、消化存量资产 , 并将转型之后符合资管新规的净值型产品转移至理财子公司 , 理财子公司则是轻装上阵 , 发行的均为新型净值型产品 , 同时承接由母行迁移过来的净值型产品。目前确实有部分理财子公司的产品中以母行迁移的产品为主 , 属于正常现象。" 尽管理财子公司起步时间较晚 , 但随着团队不断扩充、研发能力和资管能力不断提升 , 接下来理财子公司的新产品发行量及发行规模会大幅增加。" 刘银平说。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则认为 , 后续随着国内经济活动逐步恢复 , 更多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 , 预计理财子公司各月产品发行量将突破前期高点。中国理财网的数据显示 , 截至 4 月 9 日 ,9 家银行系理财子公司共发行 770 款理财产品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其中净值型产品发行数量超九成 , 非保本型产品已经成为理财子公司新发的主流产品。

加大权益资产布局 , 与基金公司合作越发频密

从目前发行的产品来看 , 理财子公司主要还是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 , 在步入 2020 年后 , 银行理财子公司出现了一些新态势 , 在监管的引导下 , 加大了权益类资产的布局。

光大银行年报显示 , 光大理财在投资端 , 以搭建全天候、多策略投资平台为目标 , 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与产品制造能力 , 扩大标准化投资占比 , 提高敏捷反应速度 , 把握交易性投资机会 ; 非标投资主动筛选目标客户 , 建立企业主办资管机构的概念 , 提升综合收益。

农银理财总裁段兵表示 , 理财子公司在对标市场化机构 , 持续丰富产品体系的同时 , 应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发展。要在权益类、混合类产品方面补足短板 , 满足客户多元化理财需求的同时 , 打造差异化的稳健收益型产品。" 未来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应继续坚守稳健投资的优良传统 , 在产品投资运作环节预留足够的安全垫 , 重点为客户创造相对稳健的绝对收益 , 实现与非银资管机构的差异化竞争。"

" 目前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确实仍然以固收类为主 , 这与银行理财的客户属性有关 , 不过不管是固收类还是混合类产品 , 在投资范围中大部分产品都增加了对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 ", 刘银平向新快报记者表示 , 根据融 360 大数据研究院监测的数据 ,3 月份工银理财和建信理财发行的理财产品中 , 约 80% 的产品在投资范围中增加了权益类资产或商品与金融衍生品的投资比例 , 投资比例多分布在 20% 至 30%," 从这里可以看出 , 理财子公司对权益类资产投资的比例在提升 , 但具体到银行理财子公司对权益类资产实际投资仓位有多少暂无明确的披露数据 , 以说明书中的投资范围比例来看 ,20% 至 30% 为权益类资产上限的话 , 此类产品可类比的公募基金为二级债券基金 "。

随着新产品密集落地 , 理财子公司与基金公司的合作也越发频密。2019 年建信理财与 6 家基金公司备案了 6 只产品 , 有 3 只为权益类产品 , 分别由易方达基金、大成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管理。另有 3 只为固收类产品 , 分别由中欧基金、建信基金和华夏资本管理。2020 年 3 月中旬 , 中银理财联手华夏基金备案了一款名为 " 中银理财 1 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 的混合型专户产品。农银理财也在 3 月 19 日起发售的 " 农银进取 " 科技创新第 4 期理财产品介绍中披露了其拟配置公募基金参与科创板打新赚取收益的情况。

" 理财子公司在权益类资产投资方面人才储备和投资经验等都有所不足 , 早期可能会通过 FOF、MOM 等形式与基金、券商、信托等非银资管机构展开合作。基金公司在权益类投资方面直投的比例比较高 , 且权益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也更高。" 刘银平认为 , 当前理财子公司还处在起步阶段 , 权益领域投研能力相对欠缺 , 在发展初期可与其他资管机构展开合作 , 但是要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话 , 长期来看理财子公司还是要注重自身投研能力的搭建 , 积极招揽人才 , 打造自主投研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