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男子汉危机:忽视体育的教育,教不出真正的男人


中国的男子汉危机:忽视体育的教育,教不出真正的男人


▍综合自网络


“中国正在丧失一代男人。”——教育家孙云晓





2018年末,一篇“小学生冬季冒着严寒赤膊跑步,教育机构宣传不培养娘娘腔”的新闻,在网上热传。

在北京,一家叫“本色男儿俱乐部”的培训机构,组织了一次小学生冬日赤膊长跑。“赤膊跑”队伍由老师带队,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赤膊历练,陪跑的家长们则在队列末尾。


中国的男子汉危机:忽视体育的教育,教不出真正的男人


该机构声称,意在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小学阶段的男孩成为真正男子汉,绝不培养“娘娘腔”。


中国的男子汉危机:忽视体育的教育,教不出真正的男人


此事迅速引发争议。赞同者认为现在的男孩确实娇生惯养、缺乏锻炼,需要“摔摔打打”才能成长;而反对者则觉得这做得过火了,这么冷的天让孩子赤裸上身跑步过于极端,有罔顾孩子身体健康之嫌。同时,刻意强调男性气概,和现在的女德班一样带有性别歧视意味,对于两性平权只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男孩变娘”,中国家长的集体焦虑

过去一年,关于的“男孩危机”、“男孩变娘”争论时见报端。9月开学之初,一场针对央视开学第一课的声讨,就变成了关于“娘炮”的大论战。节目组请来的明星,他们妆容精致,性别莫辨,一群“娘炮”霸占舞台,家长们倍感忧心。

对“娘炮”的声讨,还被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少年娘则国娘”。很多人都呼吁进行“男子汉教育”。

数据显示:在一项“你认为‘男孩危机’存在吗”的网络调查中,有75%的网民认为“存在”。

大部分人觉得中国男孩亟待拯救的原因是: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男孩已被女孩全面超越,一些男孩不仅娇气爱哭,衣着打扮还趋向女性化,阳刚之气不足。体质变弱,男子汉气质缺乏,可能会使男性在未来的竞争中落败。这种“男儿当自强”的诉求,在中国常常与国族危机或“素质”联系在一起,进而发酵为全民焦虑。对很多家长来说,重塑男性气概就成了一根救命稻草。

在这种诉求下,这种专门培训“男子汉”教育结构就应运而生,并相当有市场。他们的创办者希望通过体育,将男孩锻炼成真正的男子汉。在他们看来,体育是男孩成为男人,最有效的切入点,当然这也能是一门不错的生意。

在这些俱乐部中,“来参加训练的孩子们什么都自己做,自己叠被、洗衣服。”每个周日家长都会送孩子到校园,在这里练习包括美式橄榄球在内的运动,哪怕摔摔打打也不心疼。


中国的男子汉危机:忽视体育的教育,教不出真正的男人


▍美国男孩从小参与激烈的橄榄球运动

家长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拯救”男孩,将娘娘腔消灭在“萌芽状态”,让孩子长成父母想象的样子。害怕一旦“纵容”他们长大,就成为“人见人厌的娘炮”了。

而一项针对高中校园霸凌情况的调查显示,对于男生而言,性别气质显著影响其遭受言语暴力、排挤、孤立的可能。越偏向女性气质,遭受霸凌的可能性越大。

鉴于此,有见识的家长更不敢忽视孩子的男性气质的教育。



忽视体育锻炼的教育,教不出真正的男人

铺天盖地的对“娘炮”的声讨,和“男子汉危机”的讨论,根源于对孩子竞争力的担忧。在1980年独生子女政策确立之后,对“下一代小皇帝”缺乏受挫能力的焦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爆发一次,有时还演化为全民争论。

教育家孙云晓就专门著书《拯救男孩》指出,长期的现代应试教育让男孩锻炼不足,深陷体质危机,这种危机不仅威胁国民素质,更事关国防安全。中国孩子娇生惯养,怕苦、脆弱,已经不是日本孩子的对手。中国男孩亟待拯救,警钟早已敲响。


中国的男子汉危机:忽视体育的教育,教不出真正的男人


人民网一篇分析文章也认为,“男孩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教育忽视了男孩的特点和家长过于呵护。 

男孩的学业成就、体质、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与女孩大为不同。男孩更倾向于以运动、实验操作、使用计算机、参与体验的方式学习。现行教育模式忽视了男孩与女孩不同的学习方式,家长对孩子又太过娇宠,从小把男孩当女孩养。长期娇生惯养使男孩运动量严重不足,肥胖或瘦弱,缺少男孩阳刚气质。

同时,影视、文艺作品等过于鼓励和炒作男性“女性化”,使男生受到影响,性格中逐渐带有女孩子的柔弱,陷入“男孩危机”。


中国的男子汉危机:忽视体育的教育,教不出真正的男人


在此情况下,必须加强孩子的性别意识教育,不要从小把男孩当女孩养,要给他们勇于担当、独立做事的机会,并杜绝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

同时,还必须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让孩子从小接受搏击、橄榄球等运动训练,为他们寻找到合适的导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布森曾说过:“让一个男孩和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一起,这个男孩永远不会走上邪路”。这就是父教的“不言而教”的熏陶影响。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男人,无形中会将男性自身的力量、阳刚性格、桀骜不驯等男性性情,传递给男孩子,让他们具有“雄性基因”。否则,当“男子汉”成为稀缺,拿什么“拯救男孩”?

所以,对男孩进行“男子汉教育”正当其时。清朝皇族的教育理念是“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我们也应该避免“绵如羊”、“肌无力”,让男孩子威猛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