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2019年的最後一天,眾多ACG愛好者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新年晚會。8.3萬用戶為B站“最美的夜”新年晚會打出罕高的9.9分。2020年的前四個月,“小破站”屢屢出圈,一場雲蹦迪High暈27萬人,加上各興趣領域的意見領袖紛紛進駐,B站離“中國YouTuBe”的夢想又進了一大步。

本文主要分析探討嗶哩嗶哩的運營體系,力圖為互聯網從業者提供運營思路或茶餘談資。

嗶哩嗶哩創建於2009年6月,最初的定位是ACG(動畫、漫畫、遊戲)內容創作與分享的視頻網站。後來逐漸進入大眾視線,演變為內容豐富,創作氛圍良好的年輕潮流文化娛樂社區。筆者更願意稱其為“每個人都能在這裡獲得快樂的視頻大雜燴”。

B站上線十年以來,開闢了包括動畫、番劇、國創、直播、科技、生活在內的共20個視頻分區。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嗶哩嗶哩MAU達到1.30億,其中移動端MAU為1.16億。產品支持Andorid, iOS, Web。

2020年,B站將繼續成為中國年輕人聚集的主要文化社區。自稱“Z世代樂園”,B站的業務營收結構將逐漸弱化遊戲盈利,擴大增值服務和電商收入。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視頻作為中國網民主要的線上活動,是主要的互聯網產品類別。截至2019年6月,視頻仍然是移動端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排名第二的應用領域。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經過近十年的迭代,中國的在線視頻市場已經形成了短、長視頻分而治之的基本形態。短視頻以抖音系、快手為主(微信的視頻號功能正在內測階段);長視頻方面,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三家獨大。B站若要繼續破圈,承受著來自短視頻的流量分發和變現壓力,以及長視頻的資金版權壓力,如何在良好的二次元社區氛圍和大眾化之間權衡,是B站運營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

由下表可知,愛騰優已經形成了大體量的用戶積累,其中愛奇藝和騰訊視頻,因為持續的內容開發,如偶像養成節目《偶像練習生》、《創造101》,互動劇《佛頭起源》等,均積累了1億左右的付費會員,這也是兩家視頻平臺的收入來源之一。

由於用戶付費主要對象不同,B站的大會員更多吸引對番劇、動漫有強烈需求的二次元用戶,小眾需求終究難以形成規模付費。截至2019年6月30日,B站的月平均付費用戶(MPUs)僅為630萬,用戶付費率為5.72%。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2018年至2019年Q2,B站業務營收情況如下: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與三家頭部長視頻平臺對比,B站的市場地位有以下幾個要點:

  1. 市場佔有率起步低,但目標人群鮮明,是擁有消費潛力的Z時代青年。
  2. 用戶付費行為未養成,缺乏短視頻所擅長的變現能力。
  3. 資金支持乏力。烽煙四起的在線視頻行業仍無法避免燒錢,優質PGC需要強力投資。

嗶哩嗶哩主要滿足Z世代的需求,站內共二十個分區,幾乎囊括了年輕一代所有的流行需要。從番劇到電競,從泛知識到電子歌姬,從“study with me”到“大碗寬面”。彈幕狂歡已經成為B站獨有的文化現象。良好的社區氛圍取決於內容和用戶之間的良性循環。現從內容創作者和內容消費者兩個角度分別分析用戶需求。

1. up主 (內容創作者)的需求

1)多元化的創作氛圍,和諧的社區環境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相對於主流在線視頻平臺,B站的視頻用戶互動率更高,百萬以上up主的作品引起彈幕刷屏是十分平常的現象。

與此同時,一千個用戶眼中有一千個B站,二十個不同的興趣分區保證再偏門的內容創造者都有可能在B站走紅。

另外,B站的用戶更為友好。相對於微博等發言門檻較低的社區,B站撕逼現象更少。當發生意見不同的情況時,更多用戶語言文明,有理有據。這些是社區健康運營的土壤,由於高互動率、多元化的和諧創作氛圍,B站正在吸引很多優質內容創作者。

下圖是嗶哩嗶哩主要內容板塊及排名: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2)完善且有益的up主成長體系

和其他內容平臺(微博、微信公眾號)同樣地,B站的創作者中心可以幫助up主進行稿件管理、粉絲和互動管理、數據監控等基本操作。這是每個內容平臺都必備的,此處無須叫好。

對於粉絲數在20萬以下的小up主,B站有很多系列日常活動鼓勵其進行內容創作。比如,“BiliBili新星計劃”,是專門扶持粉絲量小於5萬的創作者的定期活動。

對於腰部以上的up主,B站的“排行榜”入口是腰部up主獲得流量的主要渠道,也是眾多創作者努力的目標。

對於頭部up主,我們知道B站每年都會選出前一百名up主,為他們送去鋥光瓦亮的“BiliBili xx年百大UP主”的獎盃。B站之光老番茄,他粉絲破千萬的時候,官方還專門為他做了視頻呢。你說氣不氣。

另外,B站的內容創作者呈現錐形,腰部up主佔絕大多數。B站粉絲數最多的老番茄,前日剛剛突破一千萬粉絲。

3)審核速度需要加快

Up主們最不爽B站的,就是審核速度太慢,視頻審核排隊經常是爆滿的狀態。同一個內容創作者,他會在多個平臺同時發佈作品,B站你要是不把這個機制優化一下的話,我就只能去微博刷彈幕了!

4)盈利需求

在B站高速增長期,很多視頻創作者由兼職改為全職,內容團隊也開始出現,伴隨著視頻質量的提高是運營成本的上升。很多up主要靠內容輸出養家餬口。

一般情況下,up主的收入來源如下:

  • 粉絲充電
  • 品牌推廣合作
  • B站的創作激勵

針對品牌推廣合作,B站推出了花火商單,旨在撮合廣告主和up主進行商單交易。另外懸賞計劃,既是B站阿里合作的舉措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up主的流量變現。但懸賞計劃中電商廣告的露出形式略顯突兀,實際展示情況並不突出。

2. 普通用戶(內容消費者)

1)內容需求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上面是B站的24個分區。相比其他的在線視頻網站,B站各個分區的流量分發較為均勻,功能發揮性更強,這也使得不同興趣偏好的用戶都能在B站觀看各自喜歡的內容。

2)社交需求

文化社區的重要性所在,是為用戶提供身份認同和價值體現。up主可以通過流量變現完成商業價值,而更多的普通用戶,作為內容消費者,主要獲得身份認同感。

與此同時,擁有共同興趣的人更有可能在平臺提供的社交功能(評論、點贊、投幣等)之下成為網上好友。另外,B站依託ACG文化圈,定期舉辦線下活動,如BW(Bilibili World), BML(Bilibili Macro Link),為ACG愛好者提供了社交機會。

3)體驗需求

作為互聯網產品,體驗是否流暢會直接影響用戶量的多寡。

  • B站視覺體驗以二次元為主,UI交互等細節統一體現動漫風格。
  • 在內容互動體驗上,大概是全網體驗最好的視頻網站,彈幕集體感動到痛哭流涕是常有的事。
  • 在視頻播放體驗上,加載速度較慢,對網絡的要求較其他在線視頻平臺更高。
  • 在搜索體驗上,由於投稿者標題不注重搜索優化且平臺缺乏強有力的搜索推薦機制,用戶有時難以準確地找到目標視頻。

1. 用戶關鍵詞:文化自信、道德自律、知識素養

嗶哩嗶哩作為國內最大的PUGC視頻平臺,主要任務是維護內容和用戶之間的良性循環。2018年2月,發佈“BiliBili創作激勵計劃”;2019年5月,上線“Vlog星計劃”。鼓勵優質用戶創作優質內容,官方出品紀錄片,這些行動極快地獲得年輕一代的青睞,越來越多的Z世代用戶湧入“小破站”。

關於如何定位B站的用戶群體,CEO陳睿最有發言權,以下是他在“2019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與發展大會”上的一段發言:

“關於我們的用戶群體,有一個說法叫“Generation Z”,叫Z世代,以90後、00後用戶為主,我曾經總結過他們三個特點——文化自信、道德自律和知識素養。文化自信是指現在Z世代對於國風、對於傳統文化、對於中國自有的文化,他們有更客觀的理解,同時他們也更有自信和自豪感。道德自律源於他們從小受到更好的教育並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知識素養也來自於更好的教育,他們生於互聯網普及的時代,他們是網生的一代,他們無論是獲取知識,還是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都比作為70後的我們要方便很多。所以,他們在內容消費方面會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2. 用戶屬性

  • 地域屬性:用戶主要集中在東部較發達地區。
  • 人群屬性:年齡集中分佈在29歲以下;男性用戶高於女性用戶。
  • 興趣屬性:B站用戶對各個興趣的分佈比較分散,雖然遊戲排在前列,但與排名最後的旅遊出行相差不過15%。但可以得出,遊戲,影視音樂,書籍閱讀等,是B站用戶的主要興趣所在。(沒有ACG大概是百度指數沒有這個分類kkkkk)

3. 用戶畫像

為了描述B站用戶,筆者根據前面的數據總結(想象)了幾個典型場景:

姬某

動漫忠實愛好者,對經典日漫國創如數家珍,從初中時代就沉醉在動漫的海洋裡。經常參加二次元的線下活動,有N多圈中好友。

宅某

是一位高度近視的遊戲狂熱粉絲,有自己熱衷的電競賽事和選手。對遊戲製作水平有一定要求,經常觀看自己喜歡的電競主播的直播。

欣某

在校女大學生,關注了很多美妝穿搭博主,有大量的空暇時間進行網上衝浪。因為自己喜歡的博主在B站投稿,故開始探索B站,最常看vlog頻道。

磊某

互聯網公司職員。網上衝浪主要是為了緩解工作的疲憊,發現了B站很多好玩的鬼畜視頻,後來將主要的在線時間投入B站。

媛某

是某韓團的狂熱粉絲,並掌握視頻剪輯技能。由於發現偶像舞臺剪輯的出圈視頻可以獲得更多好評,自己也到B站進行嘗試。

其實到這裡才算正題,因為我要湊一萬字所以寫這麼多。

首先,B站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類:由up主創作投稿的UGC內容(這也是貢獻最多文化狂歡現象的主力部隊),由B站出品的自制內容,通過版權購買獲得播放權的內容(如電影、番劇等)。下面將對三類內容進行逐一剖析。

1. UGC內容

在創作者、消費者之間形成內容閉環是B站的基本功力。廣義的UGC內容不僅包括up主投稿,普通用戶的點贊動作,評論內容,彈幕內容都是B站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的監管和流通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下面是B站在UGC內容流通機制上的主要特點:

1)流量入口豐富

常見的社區流量入口如排行榜、熱門推薦等會重複分佈在多個頁面。在分發邏輯層面,B站採用的是相對公平的流量分配機制,依託粉絲關係、興趣推送的分發機制,根據用戶關注話題等數據進行定製化推薦。

2)對腰部以下up主在推薦上友好

B站的算法是這樣的:視頻權重=硬幣*0.4+收藏*0.3+彈幕*0.4+評論*0.4+播放*0.25+點贊*0.4+分享*0.6。

在推薦機制上儘量去中心化,Feed流可以按照“投稿時間”進行排序。粉絲量不那麼大的up主,只要利用好B站的創作者活動專區,並且打磨視頻質量,是不愁漲粉的。

3)內容消費者和創作者之間的強粘性

與其他內容分享平臺不同,B站獨有的彈幕文化(三連、投幣)和推送機制使得up主和自己的粉絲之間情感維繫更為強烈。(畢竟我喜歡的up主都是我辛辛苦苦一個一個幣投出來的)Up主容易獲得成就感,普通用戶容易獲得身份認同感。正是由於這樣的強連接,不光是很多其他平臺的意見領袖開始進駐B站(如剛入駐就達到百萬粉絲的“硬核的半佛仙人”),更有諸位品牌方開始滲透進來,資本的味道越來越濃烈了。

為了證實第一點,筆者將B站的主要流量入口進行展示。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Ps: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流量入口是搜索欄,忘寫了,在此添加說明。

對於質量上乘,互動率高的視頻,B站有N多種方式給你曝光。雖然登上首頁推薦的確需要那麼一點點運氣,但是分區內熱門,分區內排行榜,對於那些喜歡探索B站世界而非只刷動態的用戶來說,入口總是越找越多的。

而在內容質量控制上,B站早期的舉措的確煞費苦心:

1)小黑屋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小黑屋是嗶哩嗶哩的用戶處罰公示平臺。如果用戶違反了社區準則並遭到管理員的懲罰後就會在小黑屋中公示(僅顯示代表性案例)。公示並不會隨著懲罰結束而刪除,而會一直保留下去。

把破壞規矩的用戶關小黑屋,把他們的言論放到公告上還給批註。鍵盤俠在B站可太難了,小黑屋真是我的快樂源泉。

2)答題成為會員

在B站發彈幕的門檻是很高的,你得有半個小時一絲不苟的時間做一套一百題的答卷。雖然日後越來越靠攏資本,對用戶質量把控必定有所失,但是這種教育用戶的精神,在這個人人皆可為仲謀的互聯網世界,是每一個有勇有謀的產品經理人應該學習的。發言要先通過考試,B站用實際行動教育我們,人生而閉著嘴,越努力越有發言權。

B站人工審核稿件是很嚴苛的。而且主要的審核工作集中在武漢分公司,速度慢不可避免。

2. B站出品內容矩陣

為了更好地迎合年輕一代的品味,打造品牌效應,B站推出了不少自制系列,很多還出圈了,比如B站現在已經是國內很強的紀錄片出品方,挑剔的豆瓣用戶對《人生一串》甚至給出了9.0分的好評,下面是B站出品內容矩陣。

紀錄片:

  • 生活如沸
  • 人生一串
  • 我在故宮修文物
  • 但是還有書籍
  • 守護解放西

遊戲:

  • 鬼畜大冒險
  • 音靈

動畫

  • 仙王的日常生活
  • 羅小黑戰記
  • 三體(2021年上映)

在線視頻平臺肯定就要花錢買內容,B站的主要購買版權內容在於動漫番劇和電影。要破圈,怎麼也得和愛騰優碰一碰,在獲得了阿里的投資並和騰訊達成合作之後,B站近期正在大量購買優質電影,比如: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可以預見的是,B站在繞開了頭部電影,避免資金大出血的情況下,按照年輕人喜好購買較小眾電影的版權,日後有希望發展為20歲人的常用片源庫。

以上的三個部分均為站內內容,很多時候出圈的最後一擊往往不是這些藏在站內的番劇啊晚會啊什麼的,站外內容運營也很重要(或者就叫新媒體運營吧),進擊吧小編!

4. 站外內容運營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以上是B站賬號矩陣,很多功能性賬號如“嗶哩嗶哩招聘”的微信訂閱號其實只在特定需求下作為導航使用,定期更新和維護並不必要。但是像微博賬號“嗶哩嗶哩彈幕網”,抖音賬號“嗶哩嗶哩漫畫”,既是其他平臺流量導入本平臺的入口,也承擔著官方發佈和公關的責任。

拿3月B站的“中國華服日”線上晚會舉例。活動很成功,反正就是又又又出圈了,與此同時,“中國華服日”賬號及話題也已在微博上線。該賬號目前共有 21036 人關注,話題閱讀量則達到 1.7 億。

利用微博賬號進行預熱和持續造勢,無疑是這場晚會能夠出圈的眾多功臣之一。(雖然大家都知道活動站外推廣大概就是微博發個帖搞個抽獎這樣類似的流程,但是很少人能夠做到因時制宜,控制節奏)

關於節奏控制,該微博系列在幾個細節上是值得學習的:

1)文案簡潔,直達用戶

短文案在精不在全,一個鏈接搞上去,大家想玩的儘管進來就好了。

2)抽獎時間的把控

抽獎結果的發佈,拳力不是打在中獎者上,而是打在觀望的人身上,依照正式活動的節奏進行開獎,圍觀的人多了,活動熱度自然就上去了。

3)活動末尾也能引起高反響

一般的活動,到最後熱度還能維持在較高水平是很難的事,跟大多數人春晚節目看不到最後是一樣的道理。但是我們看上面3月28日的推送,有近五萬人參與,互動量還是很高的。

站外內容主要依靠新媒體運營人員,部門之間進行聯動,對於重點打造的活動有專題計劃,掌握好稿件發佈的節奏,更好地和每一位用戶互動,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根據嗶哩嗶哩更新的官方數據,B站月活躍用戶量為1.30億,月均活躍up主有110萬,作為中國最大的年輕人文化社區,每天大量用戶在B站內觀看、分享、評論甚至創作自己感興趣的視頻,如何更好地連接內容和用戶,用戶和用戶,打造用戶自發形成的社交生態,是用戶運營的關鍵。

用戶運營的常見手段就是建立用戶激勵體系,一般步驟為:

  1. 明確用戶的哪些行為需要激勵,並梳理出一條用戶成長路徑,搭建出一套用戶等級對應的任務等;
  2. 搭建一套虛擬物品或虛擬貨幣體系(積分也算是某種虛擬貨幣);
  3. 在此基礎上,要注意用戶PK或競爭氛圍的營造,外加各種榮譽的刺激和展示,常見形式為排行榜;
  4. 注意加強每個環節上的用戶引導。

激勵體系需要注意的幾個細節:

  1. 一開始儘可能簡單,能做到可以刺激現有用戶即可。等到發現一部分用戶快走到體系頂端時,再增加體系的級別,複雜性和內容;
  2. 儘量讓用戶有清晰的目標感和對目標的可掌控感;
  3. 如果做了積分或者虛擬貨幣,一定要注意整體系統積分發放和用戶積分消費之間的平衡。

對用戶激勵機制有大概的瞭解之後,我們來研究B站的用戶激勵體系是怎樣的。

要明確的是,用戶等級是激勵體系的顯性框架,而對不同等級的特權分配和獎勵激勵,才是保證體系發生效用,用戶能真正“感冒”的發動機。

1. 會員等級

首先,B站會員是活躍用戶的身份證,而成為會員需要答題,100分的題目,拿到60分才可以成為會員。

B站的會員等級設置得相對簡單,一共六級,不同的會員等級會賦予不同的社區特權。

經驗值是等級劃分的唯一依據,而用戶在瀏覽B站的過程中,產生的操作會直接積累經驗值,如下圖所示,經驗值的獲取並不複雜,這樣的機制主要目的是為用戶流失行為設置門檻,正向效應需要提高。

不同的會員等級擁有的特權不同,B站的年輕用戶們還是很吃這一套的,畢竟大家都羨慕彩色彈幕在屏幕前扎眼佔領高地的感覺。

總結B站會員等級機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該機制的作用更多在於留住用戶,而在鼓勵用戶活躍的方面,其實不是那麼有力;
  2. 投幣行為作為經驗值的重要參考,在一定程度上了對用戶站內活躍的激勵作用;
  3. 會員升級靠堅持,百度上那些快速提升B站等級的經驗回答,大部分是行不通的。

2. 硬幣

作為B站內虛擬貨幣之一(另外一個是B幣),硬幣在社區內的流通,給up主和普通用戶都創造了更好的社交體驗,很多活躍up主都不忘在自己的視頻最後加上一句:不要忘了三連或者投幣哦~

投幣,是用戶表達對up主的支持和讚賞的方式,雖然不能使投稿者獲得直接收益,但是對up主和粉絲之間的感情維繫貢獻了很多。

正式會員可以通過“硬幣”功能對稿件投硬幣進行支持:

(1)觀眾投幣的百分之十將作為UP主的硬幣收入獎勵;

(2)轉載稿件最多可投1個硬幣,自制稿件最多可投2個硬幣2.在“齒輪圖標”處懸停,點擊“功能窗口”,再點擊“硬幣+1”按鈕即可為該視頻投硬幣。

硬幣的作用:

  1. 維繫粉絲和up主之間的感情;
  2. 視頻收穫的硬幣總數的十分之一將作為本次硬幣收入,為視頻貢獻權重,幫助視頻提升排名上推薦和首頁。

3. 大會員

用戶運營遵從二八定律,為了更好地服務具有80%貢獻值的佔總數20%的用戶,平臺對付費會員會給予更多特權。而在B站中,付費會員就是“大會員”。

大會員特權分為以下四種:

  1. 內容特權
  2. 裝扮特權
  3. 身份特權
  4. 視聽特權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根據B站財報,可以看出大會員所屬的“直播和其他增值服務”的一項,是B站第二大收入來源,其比重也在逐年增加。前面提到B站付費用戶為630萬,雖然基數不大,但在B站出手購買優質版權,自制內容陣營也在不斷豐富的情況下,增長速度仍然是可觀的。

4. 創作者關係維繫

B站獨有的社區氛圍,倚重著大量持續發電的up主。B站up主們雖然整體粉絲基數沒有微博那麼可觀,但貴在黏性更強,影響力更深刻。

為了鼓勵創作者輸出優質作品,B站很多活動、推薦、排行榜做足了功夫。與此同時,B站在很多方面上,實際是想和up主們做朋友(或者說是合作伙伴)。這大概源於最初B站2009年真的還只是個小破站時的優良傳統。

B站維繫創作者做出的行動有哪些?

每年評選百大up主——上榜的up主B站認證絕對很有面兒!

給頭部up主的私人定製

——B站親自下場為第一位粉絲破千萬的up主“老番茄”做的動畫。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B站up主線下交流會

其實很多內容平臺都會辦一些線下聚會讓意見領袖們坐在一起嘮嗑。比如早期的知乎,emm反正我看的很多書的作者都講過自己在知乎線下活動結識了xxx,然後大誇特誇知乎的創作者維繫。

B站也不例外——除了百大up主的頒獎晚會,B站還在不同城市發起了不少線下交流會。這種活動可以幫助創作者相互學習製作經驗,擴充人脈,所謂的創作者生態就是在這種看似稀鬆平常的活動中產生的。

bilibili個人認證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粉絲勳章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東西比較陌生,粉絲勳章是專門用來幫助up主和粉絲建立聯繫的。跟微博的“鐵粉”標識其實是一碼事。粉絲勳章是UP專屬的粉絲標識,真愛粉必備哦~

1. 線下活動

熟悉B站acg領域的同學,應該都聽說過BML和BW,B站主推這兩個活動品牌,旨在鞏固ACG方面的國民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BiliBiliWorld到2018年為止每屆都持續3天。並且都在bilibili直播上現場直播各分區的實況。而Bilibili Macro Link和Bilibili Macro Link VR 每屆也在bilibili直播上現場直播。因為各種原因而沒去成的小夥伴們可以屆時在bilibili官網上收看現場直播,共享國內同好群體們給我們開來的快樂氛圍和演員UP主們帶來的精彩表演。

Bilibili MacroLinkSP因為是海外演員偶像等專場演出,所以在歷年來因為各種版權等等問題不方便進行現場直播。也希望B站官方以後能合理的解決問題。

BW是白天bilibili線下交流會,幾乎囊括了所有B站區的各種UP主的,類似漫展的活動。到2018年為止BW於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2屆,從17年的1個場館到18年的3個場館(第二天開啟第4個場館)。發展規模迅速,引起了ACG愛好者的強烈關注。

2017年7月21日-23日,第一屆BW在上海世博展覽館一號館舉辦

2018年7月20日-22日,第二屆BW在上海世博展覽館一號至三號館舉辦

BW線下活動分為幾個小片區,分為為:

主舞臺,遊戲舞臺,交友舞臺,自由舞臺,脫口秀舞臺,2233廚房,走秀舞臺,bilibili大考場等。活動舉辦時都有相對應的直播間。讓現場的夥伴和雲夥伴們共享遊賞BW線下主題活動。

2018年BW新增成就係統,通過尋找BW中的打卡點,體驗BW中的互動遊戲,從而開啟BW中不同區域存檔點的成就型遊戲。

下圖展示了從2013年10月份到現在,全國較大的ACG展事的百度指數趨勢圖。可以看出B站的兩項活動,到曲線的最後和CM的差距正逐漸縮小。

B站憑什麼值百億美金?

2. 線上活動

B站在2020年初得以出圈,原因是什麼,還不是線上活動做的火熱。不管是新年贏得千萬人直呼“補課”的晚會,還是前面提到過的“中國華服日”的系列直播,或者和摩登天空一起搞的“雲蹦迪”。不就是玩兒嗎?B站最會和年輕人玩兒了。

洋洋灑灑幾千字寫下來,不像是對B站庖丁解牛,反而是我自己給自己補了一課。關於B站的各種運營機制,前面說的全部都是大家每個人好好逛一天就能發現的最皮毛的東西。這一章才是我的B站自學課的最後答辯,不管N段時間之後驗證是否正確,對於坊間流傳的各種分析,我是這麼認為的:

個人認為“破圈”還是挺無奈的,畢竟互聯網產品之間競爭激烈,不管是生態再好的平臺的,都免不了要上屠場廝殺,不進則退是必然。所以ACG的權重之間弱化,最初的用戶覺得初心不再就流失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管內容領域再怎麼延伸,再怎麼觸角逼近愛騰優,B站必須堅守一個原則:守住熱絡文明的社區生態。這需要很多堅持,比如“小黑屋”,“風紀委”,“答題成為會員”等,這些在B站初期為良好的社區氛圍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功能,不能因為新用戶的湧進就降低標準,變味了。(雖然這兩天看到了很多失望的言論說明這些功能的確沒有之前那麼強有力了)

可能陳睿的目標是B站在用戶量和營收方面成為中國的YouTube,眾多看官也有自己的想法,大家繪聲繪色地比較B站和國外的N多視頻網站,力圖找到最佳匹配一言成名。但是其實不對呀根本就不對。

我們日常使用的很多產品都在最初還沒誕生的時候,就在功能上甚至定位上借鑑了國外產品,比如,比如什麼我就不說了。但是B站可不一樣,完全是從中國小年輕的審美和生活方式上培養出來的,譬如“彈幕”這個東西就是B站把它發揚光大了,我們在這個小破站裡津津樂道的那些梗,是隻有中國的年輕人之間才能傳播的。所以外國朋友不見得會喜歡原汁原味的本土產品嗶哩嗶哩,B站也不會成為某一個榜單冠軍,如果不被圍攻地很厲害的話,它的巔峰就是它自己。

和其他在線視頻平臺相比,B站也實現不了盈利,但是虧得沒那麼慘。個人認為的確不必著急,想實現盈利的話,加大大會員力度,讓不想花錢的用戶都必須花錢才能進來玩,這樣可以賺快錢,但十年的招牌就砸了。

不過B站的盈利結構並不好,最大的收入來源是一款自己代理,版權在別家的遊戲,這樣是很危險的,所以可以看到B站努力的方向不是實現盈利,而是調整收入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