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年輕的時候,看過路遙的一篇文章《今日毛烏素》,“塞外毛烏素,走石又飛沙。草籽下地不紮根,大雁飛來不安家;一堆黃沙一堆墳,勸君莫過紅石峽......”


後來看了在毛烏索取景地《東邪西毒》,覺得毛烏索有一股俠氣。“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別樣的悽美!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不過這也就是在文學作品中的美,而在實際生活中,毛烏索沙漠,飛沙走石,寸草不生,黃沙埋房,是讓人聞風喪膽的“生命禁區”。


沙漠變成綠洲,是全世界沙漠化嚴重的國家共同的夢想。但能真正實現這個夢想的,目前只有中國。


如今,毛烏素沙漠,這片片形成於唐代的,千年大沙漠,已經被陝西人民幹掉了!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即將被“消滅”的沙漠,變成了綠洲。


來看一下對比圖,感受一下。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毛烏素沙漠,在蒙語中的意思是“寸草不生之地”。其總面積有4.22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丹麥一個國家的面積,比海南省還大。


其中有一半在陝西榆林市,所以榆林曾被冠以“駝城”之名,意思是沙漠之城。


毛烏素並不是天然沙漠,而是“人造沙漠”。在5世紀(魏晉南北朝)時,這裡是一片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的地方,居住著遊牧的匈奴民族。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逐漸擴大,長期不加節制的開發,破壞了生態平衡,到了唐朝時期,毛烏索地區逐漸變成小沙地,並且一點一點的擴大。


古鎮榆林,就因為沙漠不斷的侵襲,而三度南遷。


到了70年前,榆林的森林覆蓋率只有0.9%,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當時有這樣的歌謠:“風颳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在這裡,水都要省著喝,洗澡更是成了奢侈。沙塵暴還會不斷蔓延,到北京、天津、南京……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治沙刻不容緩,70年來,榆林以每年1.62%的逆轉率,不斷的縮小毛烏索沙漠面積。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現在風中不再有沙,莊稼不再一種就死,高架橋通了,湖水清澈見底。


到了今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綠色版圖向北推進了400公里。毛烏索沙漠,成了毛烏索森林。


如果把栽種的樹木按一米株距排開,可繞地球赤道54圈。


是一代代的中國人持之以恆的勤勞和智慧,讓一片渺無生機的蠻荒之地,變身成了鳥語花香的茵茵綠洲,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些都源於中國人民的種植天賦。


這個成就震撼了世界。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的總幹事給我們點贊:“毛烏素沙漠治理實踐,做出了讓世界向中國致敬的事。”


當初那些隨意汙衊中國的人,這下被啪啪打臉了。說什麼,“中國人每吃一塊肉,亞馬遜雨林就冒出了一股煙。”這種可笑的論調,這下站不住腳了。


截止目前,我國已經有人造林11.8億畝,約等於78.7萬平方公里。中國種出的人造林面積約等於7-8個韓國。


從1991年到2016年,中國新增森林面積,甚至遠超其他國家的總和。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去年,一向傲嬌的美國宇航局(NASA)發現地球新增了一個亞馬孫雨林大小的綠化面積,其中1/4來自中國,於是他們猛誇中國的種樹成果。


因為中國,並沒有讓世界森林面積減少,反而是大大增加了。


中國人的種植天賦可不是蓋的,種花、種菜、種樹……只要有中國人在的地方,就有人種地。對於中國人來說,世界上就沒有無用的地。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在耶魯大學,學生家長們,開墾了荒地,種上了菜,還得到了校方的支持。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在南極科考站,中國科研人員能用無土栽培、電腦控制種蔬菜。


在地廣人稀的非洲,有中國人種地發家致富。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就連上了天,中國人也能在月球上種點什麼。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有地種地,沒地就在陽臺種,陽臺都沒有的還能在花盆種,花盆都沒有的,還能拿飲料瓶種……


我們就連玩個遊戲,也要玩個種菜,種樹。


要知道中國用佔世界耕地總量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總人口22%的人口。這是什麼樣的概念!

毛烏素,從沙漠到綠洲,中國人種樹有多牛,種植樹木可繞赤道54圈

中國人崇尚農耕文明,這是骨子裡的。


在很多文學作品裡,我們可以看到“歸田”的思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曾國藩以養魚,養豬,種蔬,種竹,為內政四要。


他致諸弟家書中寫道:“……家中種蔬一事,千萬不可怠忽。屋門首塘中養魚,亦有一種生機,養豬亦內政之要者,下首臺上新竹,過伏天后有枯者否!此四者可以覘人家興衰氣象,亦所以恪守祖訓,示範兒孫,宜時時留意……”


田園生活、返樸歸真這是根植於每一箇中華兒女血液中的美德!


深厚的文化傳承,加上勤勞的雙手,我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