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贝多芬”阿炳:34岁染上梅毒双目失明,晚年在绝望中上吊

中国版“贝多芬”阿炳:34岁染上梅毒双目失明,晚年在绝望中上吊

中国版“贝多芬”阿炳:34岁染上梅毒双目失明,晚年在绝望中上吊熟悉中国古典音乐的读者一听到《二泉映月》,都知道是盲人阿炳。这首曲子婉转凄凉,似乎在跟人们诉说着无尽的悲痛和凄凉。这首曲子的作者“盲人阿炳”,人们印象中他总是带着墨镜拉二胡。他也凭借此曲成为了“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然而被誉为“中国版贝多芬”《二泉映月》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呢?一起随小编看下去吧。

中国版“贝多芬”阿炳:34岁染上梅毒双目失明,晚年在绝望中上吊

阿炳江苏无锡人,原名叫华彦钧。阿炳的父亲是道馆中的一名道士,除了香火钱外还给当地的名门望族做做法事,可以说是家境殷实了,然而母亲早亡阿炳跟父亲相依为命。阿炳父亲对音乐方面十分精通,可以说是阿炳的启蒙老师了。阿炳从小就在音乐方面显露了很高的造诣,从13岁开始就可以娴熟得演奏二胡、笛子和琵琶等乐器。经常随着父亲一起外出做法事,因为长相出众被人誉为“小天师”。

中国版“贝多芬”阿炳:34岁染上梅毒双目失明,晚年在绝望中上吊

后来父亲过世,25岁的阿炳掌管了雷尊殿,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大道士。因为道馆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因而香火钱十分旺盛。这个事情的阿炳可以说是人生中最为春风得意的时候,手里有钱而且音乐才华也声名远扬。但是中国有句老话“男人有钱就变坏”。这句话用来形容阿炳,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

中国版“贝多芬”阿炳:34岁染上梅毒双目失明,晚年在绝望中上吊

在那个年代,普通人家连饭都吃不饱,手里有了钱的阿炳开始和一些狐朋狗友来往。也正是在这些人的诱导下,阿炳才一步步走向了堕落的深渊,甚至做出了很多的荒唐事。阿炳开始吸食大烟,流连风月场所。之后由于越来越玩物丧志,道馆也疏于打理。慢慢的香客也越来雨少,后来彻底成为了一座废弃的道馆。

中国版“贝多芬”阿炳:34岁染上梅毒双目失明,晚年在绝望中上吊

命运对于阿炳最为致命的打击,莫过于在他34岁那年夺去了双目。这不是也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感染上了梅毒才双目失明。之后的阿炳无法做法事,为了生存下去只能流浪街头,靠拉二胡赚点钱糊口。也就是在这段人生中的低谷时期,阿炳创作了《二泉映月》。渐渐地人们都认识了这位盲人二胡艺术家,然而凄美婉转的《二泉映月》背后的故事,谁又能体会呢?

中国版“贝多芬”阿炳:34岁染上梅毒双目失明,晚年在绝望中上吊

1950年的冬天,57岁的阿炳没有工作也没有收入。不堪生活煎熬的他在道观的一间小平房中上吊自杀了。人们都说天才都是孤独的,各位读者对于盲人阿炳大起大落的一生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留言!

中国版“贝多芬”阿炳:34岁染上梅毒双目失明,晚年在绝望中上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