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之崇禎皇帝 上】大明王朝的覆滅,問題出在戰略上嗎?

我們今天要說的人物是崇禎皇帝朱由檢。談起明末的歷史,無論是在學術,還是在民間都是討論非常激烈的地方。這個時期存在著太多是是非非,太多的爭議。關於這個時期的話題非常的敏感,無論怎麼說都不全面,儘管這樣我願意試著分析一下,以供大家參考。

【大明王朝之崇禎皇帝  上】大明王朝的覆滅,問題出在戰略上嗎?

提起崇禎這個人,我想在大部分人腦海裡是一個英雄末路的形象,從清朝至今天,中國人一直用非常正面的筆法來描繪這個人,他的名聲好的不得了,中國古代亡國之君裡面名聲好的幾乎沒有,名聲這麼好的,崇禎是獨一個。這本身就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關於崇禎的失敗,討論最為廣泛的問題就是他的戰略問題。今天我就從這個地方切入來談談他怎麼就敗了,是他的戰略問題嗎?

說起崇禎這個人讓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他那句“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就是皇上是好皇上,運氣不好,大臣都不是好玩意。崇禎這個人非常的勤奮,可以說是廢寢忘食,而且平常的生活十分勤儉,不好吃,不好排場,他唯一的追求就是如何把這個工作幹好,搞的二三十歲頭髮就白了,所以你看到一個影視劇裡他上吊的時候頭髮是白的那說明這個劇是講究的,以上這些就是我們中國人對這個故事的普遍敘事。那麼現在讓我們回到1644年,也就是明朝的最後一年,來看看這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吧。

說這是1644年的4月26號,天空中陰雨綿綿,北京城已經被農民軍攻破了,闖王李自成進了北京,這是他人生中最風光的時候。一進城李自成就派人四處尋找崇禎皇帝的下落,所有人都說不知道,把整個皇宮翻遍了也沒有找到,李自成就說獻出皇帝者封侯,藏匿皇帝者逸滅九族,到了四天之後,宮裡的人才在景山上發現了崇禎的屍首,當時這個屍體是披頭散髮,一隻腳光著,衣服已經是非常凌亂。從衣服裡面呢搜出了一封遺書,上面是這樣寫的:我登基已經十七年了,可能我並不是什麼聖主明君吧,所以才惹的老天爺發火,讓逆賊進了京師,但是並不是我無能,是朕的大臣誤了我。我愧對列祖列宗,所以自去冠冕以發敷面,你們這些賊人可以把我隨便分屍洩憤,但是勿傷百姓一人。李自成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會以這種方式和崇禎見面。

【大明王朝之崇禎皇帝  上】大明王朝的覆滅,問題出在戰略上嗎?

和崇禎預料的恰恰相反李自成並沒有屠戮他的屍體,他反而想把崇禎好好葬了,李自成按照皇帝規格舉辦了宏大的葬禮,結果到了下葬的時候,李自成想把他埋在明十三陵,但是到了地方發現裡面沒有位置了,原來崇禎生前已經忙到沒時間給自己修陵墓啊,要知道中國古代極少數有皇帝不給自己修陵的,沒有辦法,聽說崇禎生前很喜歡一個妃子叫田貴妃,就把田貴妃的墓扒開了個口子,把兩人合葬了。一個月之後,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舉行了登基儀式,就這樣大順王朝似乎成了中國綿延下去的下一個朝代。

讓我們回到17年前,也就是崇禎剛剛即位的時候。崇禎的哥哥天啟皇帝,也就是那位木匠皇帝,做了一輩子木匠活之後,在1627年駕崩。天啟生前幾乎不過問朝政,凡是看到他的時候他就在那做木工,大事小事全部交給了大太監魏忠賢處理,由於所有懷孕的后妃都被魏忠賢給暗殺了,所以天啟沒有兒子,在他死之後也只能兄終弟及了。我們知道崇禎即位的時候後金已經在東北崛起了。努爾哈赤屢次進犯,這個仗一打就是十年,這是外患。還有內憂,明末在世界的氣候上剛好趕上了小冰期,簡單來講就是氣溫驟降自然災害頻發,當時全中國的平均氣溫要比現在低很多,尤其到了冬天奇冷無比。據史料記載,陝西一省在崇禎元年就發生了大旱寸草不生,天和地紅的像血一樣,崇禎五年大饑荒,崇禎六年發大水,七年鬧蝗災饑荒,八年大旱、大水房子都被淹了,九年蝗災,十年顆粒無收,十一年蝗蟲滿天,十三年十四年連續大旱,明末的史書裡面充滿了各種吃草根,吃樹皮,保括人吃人,易子相食的記載。這就導致了僅僅在1583年到1626年這43年的時間裡明朝就爆發了30多次農民起義,這就是崇禎接手的局面,而當時登基的時候崇禎才17歲。而在朝廷內部黨爭也持續了幾十年,東林黨被閹黨壓制,整個朝廷被魏忠賢完全把控。崇禎皇帝想要有一番作為的話,必須除掉魏忠賢,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閹黨被一網打盡,魏忠賢被流放,最後被逼自殺。人們在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都說辦的漂亮,不動聲色,溫水煮青蛙,是明朝政治鬥爭的典範。這麼厲害的一個皇帝怎麼就敗了呢?人們想起的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皇上是真厲害,接手的攤子太爛了。無力迴天,這就很合理了。可是是不是有這樣一種可能,崇禎皇帝本來就是一個善於政治鬥爭的君主,在幹實事的時候和打仗就要差一點呢?那我們先把這事放在腦後,然後我們繼續接下來的故事。

【大明王朝之崇禎皇帝  上】大明王朝的覆滅,問題出在戰略上嗎?

內部穩定後,崇禎接下來要面臨的就是東北的後金和西北的農民起義這兩大威脅。之前有一個將領叫袁崇煥被魏忠賢迫害過,那麼現在平反昭雪了,朝廷裡面都推薦讓袁崇煥復出讓他當了寧錦督師負責對後金的整體作戰。加兵部尚書,崇禎就詔見了袁崇煥,君臣二人進行了一場簇膝長談,史稱“平臺詔對”。袁崇煥滔滔不絕,聽的崇禎是連連點頭,視袁崇煥為救星。袁崇煥就說“五年可平遼”,崇禎聽了以後非常高興,說你要是收復了遼東什麼高官厚祿都給你,還希望你解天下之倒懸啊。可是袁崇煥這個“五年平遼”就是個虛指,暫時安慰一下皇帝,但是崇禎信了,而且信的很認真。這個時候的崇禎皇帝就像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感覺袁崇煥就是個神醫有靈丹妙藥,什麼錢什麼信任都給你,我就想治好這個病。崇禎賜給他尚方寶劍,遼東一切軍政大權都給他,並且下令這幾年之內所有官員都不能彈劾袁崇煥,所有的信任全部都給他了,結果袁崇煥後來什麼下場我們知道被凌遲處死。那麼在這說崇禎的時候我並不想把袁崇煥這個人物攤開了說,爭議太多,我們以後再說。我今天要說的就是崇禎為什麼要殺袁崇煥,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崇禎皇帝感覺被騙了,就是袁崇煥的形象開始從一個救世主變成了一個江湖騙子,崇禎就感覺被袁崇煥玩了,什麼“五年復遼”,你期負我年輕騙我,這樣的一股情緒就轉變成了巨大的怒火。

崇禎十三年五月,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吳三桂等人共十三萬精兵出山海關,本來是要和後金軍打一場持久戰的,但是北京那邊一直催促說一定要速戰速決,最後這一場戰役全線崩潰,保括在崇禎十六年的時候,崇禎當時讓督師孫傳庭馬上攻擊李自成,孫傳庭就說現在準備不夠充足,結果崇禎催促現在必須馬上出戰,孫傳庭沒有辦法就出兵攻打李自成,結果明軍大敗。

【大明王朝之崇禎皇帝  上】大明王朝的覆滅,問題出在戰略上嗎?

他退回來崇禎沒有懲罰他反而給他升官,幾乎讓他統領了全國兵馬,又每天催他出戰李自成,孫傳庭不敢拖延,又發起了一次攻勢,結果孫傳庭在此戰中兵敗身亡。這就是很多人說的“傳庭死而明朝亡”。崇禎接到敗報時還不太相信,拒絕給他的子孫賞賜。崇禎對待他的心態其實和對袁崇煥的心態是一樣的,就是我對你寄予厚望,但是我一旦發現你沒有能夠實現我對你的期望,那我就會對你產生巨大的怨恨。當時還有一個大臣叫楊嗣昌,崇禎就問他是攘外還是安內呢,楊嗣昌表示攘外必先安內,先打李自成,並且提出“四正六隅”十面網,圍追堵截李自成,李自成必死。崇禎的反應是什麼和詔見袁崇煥一樣拍案叫絕。說到這裡,可能大家也發現了崇禎這個人十分著急,他有點急於求成,任何事情都想迅速見效。

在崇禎朝的17年裡,崇禎一共任用過50位內閣大學士,不論是在明代還是歷朝歷代,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最高記錄,六部和都察院的首長更換也同樣頻繁,走馬燈似的令人眼花繚亂:他共用過吏部尚書13人,戶部尚書8人,兵部尚書17人,刑部尚書16人,工部尚書13人,都察院左都御史132人。結果換來換去,仍然沒有換出任何一個讓崇禎滿意的官員來。為什麼會如此,還是那個原因崇禎皇帝太急於求成,看你幹不出什麼成績來,就把你換掉了。

所以人們在說崇禎這麼有作為的一個皇帝還是不行呢?我們有沒有想過其實問題就出現在他太有作為了,已致於干涉了事情的自然發生,那麼崇禎的急躁和沒有耐心就導致一個後果,就是他在大的戰略上左右搖擺,今天的戰略是向左,明天是向右,他當時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攘外還是安內。先打後金還是先打李自成,其實不管先打誰,我個人認為確定了一套大的戰略方針就不要改變,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怕,嚴格按照這一套來剿我就剿到底,撫我就撫到底,但是在崇禎執政其間他剿撫不定。比如在崇禎九年的時候,孫傳庭正在進剿農民軍,孫傳庭是個狠人一舉把第一代闖王高迎祥剿滅了,李自成的部隊也受到重創,並且兩年之後繼續圍剿在潼關設下埋伏,打的李自成大敗,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就快見到成效了,結果就在這個時候清軍突然進關,崇禎就趕緊改安內於攘外了,調全國兵力到京城進行保衛。這個時候的李自成已經快滅了,再來一下子就行了,崇禎不聽反覆催促將領進京,結果等各地的部隊回京了,清軍撤了。這就給了本來已奄奄一息的李自成以喘息之機,不久後就東山再起。當時楊嗣昌就勸崇禎說孫傳庭和洪承疇哪怕留一個在陝西繼續圍剿,也不至於如此。

大的即定方針中途突然改變是非常“傷”的一件事情,但是這種事情在崇禎的執政其間多次出現,明史作者張廷玉就說:“嗚呼!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就是說不是崇禎不行,而是即沒有張良、陳平這樣的謀士,也沒有李光弼和郭子儀這樣的將領,才導致亡國。

【大明王朝之崇禎皇帝  上】大明王朝的覆滅,問題出在戰略上嗎?

在我看來,良、平之謀有沒有先不說,但是像袁崇煥、孫傳庭、盧象升這些都是個頂個的名將,並非無李郭之將,而是崇禎用人反覆,並且在戰略問題上搖擺,所以不能對這些人才善加利用,他的不斷搖擺還有性格上的缺陷,他本人是一個憂蹂寡斷的人,他不知道現在做的事情是對還是錯。

就當時而言,我認為崇禎皇帝和李自成和談是最好的戰略選擇。為什麼這麼說,首先和大部分人想的相反,李自成並不討厭崇禎,反而在某種程度上崇拜他,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後,他在他頒佈的詔書裡面就說“君非甚暗”皇上沒那麼壞。

李自成集團本身就是一個沒有戰略主張的,農民起義首先就是活不下去了,其次就是他的核心成員文化很低,所以缺乏長遠的計劃。在他還未進入北京的時候,就主動與崇禎講和,只要封他當西北王就行,所以這個團隊他就像一頭野獸一樣,只存在一個原始的驅厲避害的本能,有活路就行。所以和李自成和談是可以的,結果崇禎拒絕了。

結論:

首先崇禎他是一個非常急於求成的人,這樣的一種情緒就導致了官員的頻繁更換以及戰略方針上的搖擺,致使用人反覆剿撫不定,喪失了很多機會。在戰略方面我認為和李自成和談其實是一個最優的選擇,但是處於種種原因沒有被實現,或從來沒有被考慮過。

關於戰略問題就是這樣,想要了解崇禎,這其實只是一點皮毛,關於其他問題,我們以後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