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職場上的女性倍受性別歧視,就算是政壇頂端的女強人,也一樣逃不過。

英國前首相特蕾莎.梅,國人親切地稱呼她為梅姨,一個不喜歡拉幫結派、沒有盟友、認真做事的她,居然也逃不過抨擊。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這事發生在她競選時。當時,卡梅倫的撂挑子,梅姨和另一位女性競爭者利德索姆爭奪首相之位,按理說,兩位女性候選人就算是競爭,也不應該曝出性別歧視,可事實上,還真有,而且這種言論還是攻擊性的。

利德索姆在接受《泰晤士報》的採訪時居然宣稱,自己身為人母,比無法生育的梅姨更適合治理國家。

What?這都新世紀了,不是原始部落在推舉女性酋長吧。

你看看,連無法生育都被對手拿來大作文章。這還是競選西方最發達國家之一的首相之位。好像女性的首要功能——生育如果不拿來利用,好像都不配擁有治國之才一樣。

簡直荒誕。

好在媒體與選民不會放過利德索姆,這番赤裸裸的人身攻擊之後,自知大勢已去的她灰溜溜地退出了競選。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一生為國家的梅姨,居然連無法生育都被競爭對手奚落,而且這話竟然還出現一位競選女性之口,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在競選中同樣口不擇言的還有希拉里,她在克林頓競選美國總統時,也曾對著電視採訪口不擇言地聲稱“自己不會待在家裡烤餅乾。”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此話一出,競選團隊認為她將丟掉家庭主婦的選票。為了補償自己的口不擇言,她的團隊聯繫了電視臺,讓希拉里去電視臺錄製為期一週的電視節目,節目的內容就是:教大家烤餅乾。

眾所周知,希拉里曾是美國排名前100名的律師,她的工作永遠排的滿滿當當,當然不會在下午茶的時候有閒功夫烤餅乾。可西方自由民選,如果你輕易得罪某一群眾,坐失去這個群體的選票,那可不是鬧著玩的。連一向強硬的希拉里都不得不低頭。


說到沒生育,韓國前總統朴槿惠也拿自己大做文章。她在競選時最出名的臺詞就是:我沒有家庭,沒有丈夫,沒有兒女,國民就是我的家人,讓大家幸福是我參政的唯一目的。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說實話,當時我也被打動了,覺得她就是最合適的總統人選。

事實證明,一個女性儘管沒有家庭、沒有丈夫、沒有兒女,她還有閨蜜、還有乾爹,一樣可以禍國殃民。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韓國與我國一樣,同樣是東方的保守國家,如果競選人沒有成家,這將會是一個很大的障礙。聰明的朴槿惠知道自己這一點會被競爭對手大做文章,乾脆大大方方化劣勢為優勢,不得不說,這一招真的高明。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倍受歧視的問題上,撒切爾夫人和英國女王也一樣沒逃過。因為兩人“教子無方”,這一點時常也被媒體抨擊。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西非國家赤道幾內亞曾經發出全球通緝令給馬克.撒切爾,說實話,要不是因為他的姓,誰也不會關注到他。這個姓讓我們聯想起曾經令人聞風喪膽的西方鐵娘子瑪格麗特.撒切爾。是的,他就是撒切爾夫人的兒子。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1982年,忙於馬島戰爭的撒切爾夫人接到消息,她的兒子馬克在參加巴黎-達咯爾汽車拉力賽中迷了路。一向強硬的鐵娘子第一次公眾面前流了淚,在她的請求下,阿爾及利亞政府出動四架偵察機、一架直升機和多組地面部隊搜救;法國當時的總統也派了四架軍機幫忙,英國皇家空軍更是派了“大力神”運輸機前往沙漠,在這番“動用權力”的搜救之下,馬克終於被找到了。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為此,鐵娘子被納稅人大力抨擊,當然,她後來也回擊是她自掏腰包。媒體也沒放過她,渲染她濫用了權力。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2004年,撒切爾夫人那不爭氣的兒子因為支持赤道幾內亞反政府武裝政變而被捕。當時,已經卸任一身病痛的鐵娘子不得不到南非“撈人”,這個不爭氣的兒子讓退休後的她也屢屢不得安寧。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同樣因為兒子丟臉的還有女王陛下,查爾斯王子不必說了,非要把戴安娜逼到離開王宮,離開王宮的戴妃屢屢上新聞頭條,讓王室顏面無存;戴妃離世之後,王室更被指控為“最大黑手”,直到今天也一直被指責。娶了卡米拉的查爾斯,身名一度跌至谷底,直到今天女王母親也不肯傳拉給他,當了六十幾年的太子還不能翻身。

女王的次子安德魯王子也不是省油的燈,同樣也是婚姻破裂,薩拉王妃離開之後,和戴安娜的離開一樣,王室聲譽又一度跌至谷底。安德魯去年還上了一次熱搜,和愛潑斯坦案醜聞有關,好在愛潑斯坦得了新冠肺炎掛在獄中,這件事終於可以畫上一個休止符了。

政壇頂端的鐵娘子與女王,同樣被人抨擊“只顧自己事業,不顧兒女”,完美人設的她們(不管你喜不喜歡她們,不得不承認,她們的確很有能力也很有魅力),兒子卻成了她們人生為數不多的槽點,看來人生真的難求全。


同樣被歧視的還有希拉里。克林頓白宮事件都過去多少年了?可是清晰的就像是昨天,再想想都是1998年的事了。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1998年最熱鬧的事還有法國世界盃。可是想想,4年一次的世界盃都過去多少屆了,白宮克林頓事件還讓人記憶猶新。

要說起克林頓的種種政績,可能大家還真的要仔細回想一下,可是說起他在位時的最大事件,估計大多數人會說:當然是萊溫斯基了!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還真是應了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

對於人們的德行,大多是寫在水上的;對於人們的醜行,大多是刻在金石上的。

這樁震驚世人的醜聞,一直對克林頓家庭影響甚大。直到克林頓卸任,還經常被拿出來說;一直到希拉里競選總統,還是被拿來當成抨擊她的說法。這件事難道是希拉里的錯嗎?她丈夫的爛攤子,她當年得面對,現在一樣得面對。這件事成希拉里家庭最大危機,二十多年來,一直如影隨形跟隨著她。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眾所周知,希拉里因為此事一直沒有原諒克林頓,當時在公眾面前的妥協也僅僅是為了成全大局而已,私下她曾狠扇過克林頓耳光。這件事成了兩人婚姻關係的導火索,並對女兒切爾西也產生了嚴重的心理陰影。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這件事不光差點毀了克林頓的政治生涯,也毀了希拉里與她的女兒切爾西,同樣也毀了萊溫斯基。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萊溫斯基事發時只有不到25歲,這20多年過去,人到中年的她,曾經迷茫,也曾經絕望,她這些年的人生,可以說是一言難盡。這件事裡,最終沒有贏家。

職場頂端的這些女性,依然被戴著有色眼鏡審視,不要說普通人。普通女性承受著更大的壓力,畢竟,你在事業還沒做出成績前,更有可能遭遇敵意。來自職場的歧視,可以說再常見不過,既然是常態,就得調整好自己心態,就算別人再看不起自己,也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就算步履維艱,也要艱難前行。

希拉里說過:女性想要獲得更高的職位,你得付出比周圍的男同事多出一百倍的努力。

願每個遭遇性別歧視的女性,都能夠克服困難,努力證明自己。

無論特蕾莎.梅,還是希拉里,政壇女強人同樣逃不過性別歧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