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牛肉丸,無需手打,做法很關鍵,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

自制牛肉丸,無需手打,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學會在家做,取吃隨取。大家好,我是梅子,每天用簡單的食材,教你做美味的飯菜,歡迎關注。

牛肉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富含大量適合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和蛋白質,並且脂肪的含量非常低,經常食用能補氣血、健脾胃,提高人體免疫力。

自制牛肉丸,無需手打,做法很關鍵,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

由於燉牛肉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少家庭都喜歡把牛肉做成牛肉丸子,存放冰箱,需要時取出來食用,省時省力又方便,煮湯、打火鍋、清炒都可以,尤其是在早上,煮一把麵條,再放進幾顆牛肉丸子做早餐,既美味又營養。

牛肉丸怎麼做?牛肉丸的做法不復雜,但要做出口感鮮美Q彈,肉質細膩鮮嫩的牛肉丸子,在材料選擇、製作方法和調料搭配上都非常有講究,我們先來了解制作牛肉丸的相關問題。

自制牛肉丸,無需手打,做法很關鍵,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

牛肉丸的選料

要做好的牛肉丸,在選材上是有要求的,應選用本地的黃牛肉,以牛腿肉為佳,黃牛肉肉質鮮嫩,肉香濃郁,腿上的肉因為經常性運動,韌性較好,口感勁道。

牛肉丸的製作

牛肉丸最傳統的製作方法是用手工製作,不像普通肉餡那樣將肉料切碎後剁爛,而是將整片牛肉用鈍器錘砸擊成泥,這樣能夠使肉漿保持較長的的肌肉纖維,從而在成丸後產生強韌的彈性,這是潮汕牛肉丸的製作方法。

自從絞肉機出現,為了縮短製作時間和減少人工成本,很多地方都已經換成了用絞肉機打肉漿的形式,某些商家為了增加牛肉丸子的筋道,加入適量的彈肉素,做出來的牛肉丸水分充足,口感Q彈筋道。

牛肉丸的調料

潮汕牛肉丸裡的調料有各含比例的味精、雞精、糖、食鹽和魚露,其中最為提鮮的是魚露。魚露是由魚蝦為原料發酵而成的一種調料,是廣東比較常見的一種調味品,風味獨特,非常鮮美,是牛肉丸味道鮮美的主要來源。

自制牛肉丸,無需手打,做法很關鍵,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

下面我以500克牛肉為例,分享一道我家廚師常用的牛肉丸的做法,無需手打,步驟簡單,口感Q彈筋道,味道鮮美,學會了家用、商用都可以。

-牛肉丸的製作方法-

準備材料

牛腿肉500克,紅薯粉30克,魚露10克,胡椒粉10克,味精、雞精、無鋁泡打粉各5克,食鹽、白糖各10克,食用油25克。

製作過程:

第一步:將牛肉整塊用水清洗乾淨,放在案板上先切成片,再切成條,最後切成肉丁狀。然後放進絞肉機裡,反覆幾次打成細膩的肉泥。

自制牛肉丸,無需手打,做法很關鍵,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

第二步:準備一個乾淨的盤,將打好的肉泥倒進盤中,分三次加入少許的水,用手順著同一個方向將肉餡攪拌,再摔打上勁。

待肉泥上勁後,放入準備好的白糖、雞精、味精、食鹽、紅薯粉、胡椒粉和泡打粉攪拌均勻,最後加入適量的食用油,拌勻後醃製1個小時。:最後加入食用油目的是為了鎖水肉泥的水分,防止水分流失。

自制牛肉丸,無需手打,做法很關鍵,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

第三步:鍋中加入透量的清水,水微微冒泡後,將火力調小,準備一個乾淨的小勺子,用左手抓起肉末,從虎口擠出一個圓球形狀,右手用小勺子將擠出來的丸子刮入鍋中,以此類推。

自制牛肉丸,無需手打,做法很關鍵,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

第四步:當全部的丸子都下鍋時,水溫已經下降,將溫度加熱至80度左右,將丸子煮至全部漂浮在水面上,再關火燜制3分鐘就熟透了。

自制牛肉丸,無需手打,做法很關鍵,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

第五步:用漏勺將煮熟的丸子撈出來,放入裝有涼水的盤子中浸泡,涼透後將丸子撈出來控幹水分就可以。

自制牛肉丸,無需手打,做法很關鍵,肉質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

牛肉丸的製作方法,簡單易學,掌握以上的步驟和技巧細節,你也可以做出味道鮮美、口感Q彈、嚼勁十足的牛肉丸,偶爾做一次,放在冰箱裡冷藏,隨吃隨取,早餐煮麵條、煮湯都可以,蘸上沙茶醬來吃,非常美味。

--梅子小貼士--

1、牛肉要切成肉丁,因為牛肉中會有少量的筋膜,如果將牛肉切成大塊攪拌的話,肉與肉之間的筋膜就會互相纏繞,就很難將牛肉徹底打碎、打鬆散,切成肉丁再打,可以將牛肉上的筋膜切斷,放進攪拌機打就容易多了。

2、牛肉丸的口感和賣相如何,與牛肉餡的粗細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將切好塊的牛肉放進攪拌機裡,一定要重複多打幾遍,將牛肉打成細膩的牛肉泥才行。

3、將肉泥攪拌、摔打這一步是關鍵,要用手大力往同一個方向快速攪拌,再抓起來摔打,反覆幾遍,直到肉泥完全融合,用手可以抓出拉絲狀為好,這樣做出來的牛肉丸口感才細膩有彈性,松爽勁道。

4、鍋中加入的水量要大點,水太少時,當丸子全部都下鍋了,水溫會驟然下降,造成丸子間互相粘連、變形。在煮丸子時的水溫最好保持在微開的狀態,不要全開,水全開的話丸子口感易變老,不夠鮮嫩。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你的點贊、轉發和留言,有問題共同探討,最後別忘了關注一下我們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