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看一個《左傳》中“季樑諫追楚軍”的故事

楚武王侵犯隨國,派薳章去要求議和。軍隊紮在瑕地,等待談判的結果。隨國派少師來主持議和。


  鬥伯比對楚王說:“我們不能在漢水以東得志,全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啊!我們擴大軍隊,增加裝備,以武力威脅鄰國。它們怕起來了,就協同對付我國,很難離間它們。漢水以東,要算隨國最大。如果隨國驕傲起來,必定拋棄那些小國。小國離散,咱們楚國就可從中得利了。少師這人,一向狂妄自大,請把我們的軍隊擺出個窩囊的樣子,使他更加傲慢起來。”
熊率且比說:“隨國還有個季梁哩,這有什麼作用?”
鬥伯比說:“以後會有用處的呀!少師很得國君的寵信啊。”
  於是楚武王故意損毀軍容,接待少師。少師回去,果然請求追擊楚軍。
隨侯將要答應他,季梁急忙阻止,說:“上天正在幫楚國,楚軍的疲弱,恐怕是騙我們上當吧,君王何必急於出師呢?臣聽說,小國所以能抗拒大國,是因為小國得道而大國淫暴。什麼是道呢?就是忠於人民,取信於鬼神。國君經常考慮如何利民,就是忠。祝官史官老老實實向神靈祭告,就是信。現在人民在捱餓而君王縱情享樂,祝官史官卻在祭神時虛報功德,臣不知道這樣如何能抗拒大國!”
隨侯說:“我上供的牲畜毛色純正,膘肥肉壯,祭器裡的黍稷也很豐盛,怎麼不能取信於鬼神呢?”

季梁說:“人民才是鬼神的主人啊。聖明的君主總是先把人民的事情辦好,再致力於祭祀鬼神。所以在進獻犧牲時就禱告說:‘請看獻上的牲畜多麼碩大肥壯啊!’意思就是說:我國人民普遍都有生產的能力,請看他們的牲畜肥大而蕃盛,沒有生癬生病,備用的牲畜充分得很!在奉上黍稷時就禱告說:‘請看獻上的黍稷多麼潔淨而豐盛啊!’意思就是說:今年春夏秋三季都沒有災害,請看我國人民多麼和睦、收成多麼豐盛。在進獻美酒甜酒時又禱告說:‘請嚐嚐我們用好米釀成的美酒吧!’意思是說:請看在我全國上下都有美德,不幹沒天良的事!由此可見,所謂馨香,就是上上下下有德性而沒有讒言和邪行。所以能夠忠心從事三時的農作,講習五教,親和九族,虔敬地祭祀鬼神。於是人民都很和睦,鬼神也就賜福,他們一舉一動都有成就。如今,百姓各有自己的心事,鬼神也就缺了主人,光靠您的祭禮豐盛,怎麼會得到幸福呢?您還是先整頓內政,和周圍兄弟之國親密友好,也許可以避免災禍吧。”
  隨侯感到恐懼,於是整頓內政。楚國不敢侵犯它。
季梁在說服隨君的過程中,首先提出隨國必須有道才能打敗楚國,“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他所說的道又是與民以及神聯繫起來,緊接著,他又進一步指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民為主,神為輔,也就是以民為本,把民看得比神還重要,從而體現出春秋時期的人們已能夠以清醒的理性和立足現實的態度來看待利民和敬神的關係。


給大家看一個《左傳》中“季梁諫追楚軍”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