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更“近”了

征文选登 | 回家的路更“近”了

单位:贵阳市花溪区人大常委会

千百年来,贵州大地山川险阻,行路艰难,便捷出行成了黔地人民的期盼。可喜的是,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建设了新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祖国的大江南北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其中交通领域的发展亦是如此,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在党带领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的交通建设得以飞速发展,成为了我国交通发展事业的生动缩影,作为省会的贵阳,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交汇点,一直是西南连接中原腹地的重要交通要道,如今,更是建成了海陆空交通立体发展的西南枢纽。

我出生在云南曲靖,后来上大学和工作都到了贵阳,经常乘坐火车往返于两地,以前普通K字头的快速火车要运行9个多小时,2012年2月6日六盘水到沾益的复线开通后,沪昆铁路实现全线复线,火车也提速,只需要6个小时。后来,贵阳建成了西南高铁枢纽,四通八达的高铁十分便捷,现在乘坐高铁到曲靖只需要1个多小时,可以说是高铁时代,日行千里,出行十分舒适便捷。

“云贵千条山”,地壳运动造就了高山深谷,在云贵高原上修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走过晴隆县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的人对贵州行路难的感触一定会很深刻。越过天堑,穿过大山,走上坦途,是贵州人多年的梦想。面对高山深谷,多年来,由于技术的限制,勤劳勇敢的贵州人只能望川兴叹,望河搭船,但未曾因为山高坡陡谷深而退缩。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技术越来越先进,在云贵高原修筑平坦的道路再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了。在掌握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贵州交通人用自己的奋斗精神铸造了云贵高原上的高速公路,建设了举世瞩目,部门技术领域领先世界的北盘江大桥、坝陵河大桥,真正让天堑变通途。

以前,每次开车回老家,到关岭只能走盘山公路,先下山过河又上山,后来坝陵河大桥通车,沪昆高速贵州段贯通,原来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只需要几分钟。随着杭瑞高速通车,从贵阳回老家可走的路又多了,距离更近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杭瑞高速上的北盘江大桥,那种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横跨山河直入云端的大桥,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不由得赞叹交通人的了不起。贵州山高谷深,修路就须开山架桥,一个个隧道和一座座桥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交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具体体现,让人赞叹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七十年,是人民奋斗的七十年,祖国的社会发展取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交通发展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贵州的交通发展正是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缩影。如今,贵州率先在西部省份实现了县县通高速;贵阳地铁一号线全线通车运营;贵广、沪昆、渝贵高铁已经通车,贵南高铁高铁正在建设;龙洞堡机场三期已经建设,多个市县支线机场开通;高速公路路网正在加密;乡村道路提升改造,组组通正在实施……未来的贵州,传统交通升级为立体交通,四通八达,人们出行选择更加多元,回家的路更“近”了。

一路通路路通,交通的发展,是新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缩影,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缩影。就像笔者下村去遇到的一个村民大叔说:“只要组组通的路修通了,我们发展致富就更有希望了,种点蔬菜,养点鸡鸭都好卖了”。是的,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筑好出行的路,助我们前行,让我们回家更近。随着建筑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的创新创造能力的增强,我们相信,在未来,我们回家会更“近”,我们出行会更“快”。




编校:吕跃

征文选登 | 回家的路更“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