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茶花女》背後的4個真相


小說《茶花女》背後的4個真相

茶花女

“或許我活在你的心中,是最好的地方,在那裡別人看不到我,沒有人能鄙視我們的愛情。”

——茶花女

《茶花女》是法國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創作的一部小說,講述一個青年人與巴黎上流社會一位交際花曲折悽婉愛情故事。

瑪格麗特來自鄉村,為了擺脫窮困生活她在巴黎開始了賣笑生涯,因為生的花容月貌,被巴黎的貴公子們爭相追逐,由於她隨身裝扮總戴朵茶花,被稱為茶花女。

茶花女徹夜尋歡作樂麻痺自己,但內心卻討厭這種空虛的生活。這個依舊保持有純潔心靈的淪落女子,被青年阿爾芒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感動,兩人深深地相愛了,在遠離巴黎市區的鄉間過起美滿的田園生活。

可好景不長,阿爾芒父親的出現粉碎了她的美夢,她被迫離開了阿爾芒。不明真相的阿爾芒用盡一切方法侮辱和傷害她。最終,心力交瘁的瑪格麗特帶著對阿爾芒的愛飲恨黃泉。

關於這部小說,我在這裡想寫寫小說背後的幾個真相:


01《茶花女》背後的歷史真相

當時那個年代,情婦的存在是宮廷生活中近乎制度化的一件事情。貴族們通常不能自由選擇自己的婚姻,於是只好在婚姻之外另覓佳偶。

有時候這些情婦甚至能夠在政治上施加一定的影響力,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帕杜夫人。國王不顧眾人反對,把她封為德·蓬帕杜侯爵夫人,賞賜她貴族紋章,城堡和土地,其實是實際上的王后。

小說《茶花女》背後的4個真相

蓬帕杜夫人

隨著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進行,貴族統治似乎到了盡頭。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時局動盪不安,權力更替交迭。

社會動盪的同時,工業化革命促進經濟的飛速增長,但是經濟繁榮的受益者主要是資產階級。因為當時適用的選舉權有利於資產階級,因而他們能夠取得以前那些貴族們的地位。他們將財富和政治權力統一集中到自己手裡,成為所謂的上流階層。這些上流階層就跟以前的貴族一樣,喜歡在外面找情婦。

很多來自鄉下的年輕女孩湧入大城市,希冀自己能夠在這裡找到自己的情人。很多人也實現了這個願望,而實現這些願望的女人,就此過上一種奢華的生活,並且絕不遜色於以前的貴族女人。

她們之中有些人還定期舉辦沙龍,就連一些文學家和藝術家也常常光顧。但這種奢華的生活僅僅能夠維持數年時間。她們在經濟上是得不到任何保障的,她們完全依賴於自己的情人說白了,她們是男權社會下的玩物而已,是被物化了的對象,一旦男人不願意要她們了,那麼她們就一無是處和一無所有。

為了留住男人,女人不得不繼續保持奢華的生活方式,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債臺高築。所以大部分情婦最後的結果是陷入赤貧,有些為了還債甚至被逼為娼_妓。

02 茶花女的原型:瑪麗·迪普萊西

畢業後,20歲的亞歷山大·杜馬斯(小仲馬Alexandre Dumas)來到巴黎跟父親同住,在這個大都會,他遇到了 瑪麗·迪普萊西(Marie Duplessis)並且對她一見鍾情。

小說《茶花女》背後的4個真相

瑪麗·迪普萊西

他們的關係持續了一年時間。這位瑪麗·迪普萊西正是《茶花女》的主人公原型,她來自於農村,在巴黎很快就成為最受歡迎的情婦之一。匈牙利作曲家和鋼琴演奏家弗蘭茨·李斯特是她的情人之一。

瑪麗·迪普萊西喜愛花卉,其中尤偏愛茶花。嫁給一位法國貴族不久,23歲的她就死於肺結核。她死之前就已經債臺高築了,所以臨死前不得不拍賣掉所有的財產用來抵債,死前無財無愛。她的墓碑至今可以在法國的蒙馬特公墓看到。

小仲馬將自己與這位瑪麗·迪普萊西的故事進行加工,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了《茶花女》,與此同時,他也借鑑了法國作家和小說家安東尼·佛蘭西斯科·普列沃斯的文學模型。

阿爾芒出身好,來自一個很好的家庭,而茶花女是個交際花,是很多男人的情婦。即便如此,阿爾芒也堅持要跟茶花女在一起。只可惜,茶花女後來在阿爾芒父親的勸阻下,也為了阿爾芒的未來,犧牲自己,退出了這場愛情,最後在阿爾芒的誤解中去世。直到她死後,阿爾芒看她的日記,才曉得事情的原委,悲從中來。

事實上,小仲馬得知瑪麗·迪普萊西去世的噩耗之後,他躲在一家客棧裡,花了一個月的功夫,一口氣寫成了《茶花女》。在小仲馬看來,雖然她淪落風塵,但靈魂是純潔和高尚的,而且即便死了,也未曾輸掉尊嚴。

這種純潔和高尚的靈魂是小仲馬想要表達的實質內裡,與那些上流階層的“表面(假)”形成鮮明的對比,小仲馬以筆慰劍,藉此小說批判他們表面光鮮,可卻僅僅依靠人的財產和地位、家庭出身和其它外在斷定人。人本身是怎樣的,他們不在乎。

小說《茶花女》背後的4個真相

03《茶花女》的歌劇和電影之路

小說《茶花女》背後的4個真相

《茶花女》歌劇

“巴黎的風吹過,而結局卻是悲慘的”,赫爾曼·黑塞是這樣評價《茶花女》的。這部小說於1848年大革命發生的時候出版,出版不久之後小仲馬還將其改編成歌劇,不過在歌劇中小仲馬對故事情節做了些調整,即減少了悲劇色彩,讓阿爾芒和茶花女在她死前得以和解。

一開始的時候歌劇院都不願意上演這齣劇,因為當時的道德環境不允許。好在小仲馬有個好友,在政治方面頗具影響力,在朋友的幫助下,歌劇終於於1852年得以演出。歌劇比小說還要成功。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爾第從這部歌劇獲得靈感,創造了三幕歌劇《茶花女》。

1907年,《茶花女》被拍成電影,自那之後,該故事一再被拍成不同的電影版本,其中比較著名的是1936版以葛麗泰·嘉寶飾演的茶花女為主角的電影,該作品讓她再次提名奧斯卡。

小說《茶花女》背後的4個真相

葛麗泰·嘉寶

04 感同身受的痛苦:愛是應劫

現在這個年代再讀《茶花女》,可能就沒有在當時那個年代震撼了,而且會有很多人說阿爾芒總是bug啊,茶花女也太傻,畢竟在愛情和婚姻裡,人也應該適當的自私一點,一味地犧牲自己和成全他人,不但不會被感激,反而會被誤解。

但是這本小說依然會很容易觸動人的心扉,該在於小仲馬對故事的總體安排比較巧妙。

他不是按照傳統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尾的方法來寫,而是使用倒敘,故事的開始,茶花女已經死了,整個故事是在阿爾芒的回憶和身為作者的“我”的第三視角下完成的。在這種視角下讀茶花女的過去,似乎有一種悲愴的感覺。

而且裡面還穿插著茶花女的日記,那種真實帶來的痛苦讓人感同身受:

"我太痛苦了......"

"上帝讓我經受這麼大的苦難,那麼我下輩子一定會很幸福..... "

不乏對愛人的思念。

"阿爾芒,要是你在就好了。"

"那幾天,我像發了瘋似的參加所有席會,幾乎每場必到。我選了我和你第一次遇見的包廂,我一直凝望著那天你坐過的位置........"

"但是我沒有怪你,是命運促成你遺棄了我,我的阿爾芒。我多麼愛你啊... "

"我沒有再理他,因為是他,才讓你遠離我的。"

"如果你在巴黎,一定會待在我的床頭,我的房間。"

"對我們曾經幸福的回憶與對見到你的希望支撐著我,不然,我早已經死了。"

"早知道我只會在你的生命中佔用半年,那麼我就不會這麼快離開你了.....至少在死的時候我還能握著你的手。"

"於是我妄想著,你會再回到巴黎,你會還愛著我,我會好起來......我預感到,只要你回到巴黎,我的病就會好的!但是,痊癒了,又有什麼用呢?"

還有那一句心痛的:

"過去,這肉體千金難買,現在,恐怕一文不值了。"

在照顧她的朱麗寫給阿爾芒的信中,她寫到:

"瑪格麗特看不到我。死神已經奪走了她眼中的光彩,但她依然在微笑,因為她的全身心都在想著您。"

"每當有人進來,瑪格麗特會期待地望向門口,她總希望進來的人是您,阿爾芒先生。"

"瑪格麗特整日處於昏昏沉沉的狀態,但,不管是清醒還是迷糊,她都念叨著您的名字 "

"在瑪格麗特彌留之際,她最後一次念著您的名字,掙扎了一會兒,兩行清淚流了下來她就這樣去了。"


一代名花,猝然長逝。

悲劇發生,應該怪誰?

我們應該怪阿爾芒的父親麼?

站在父親的角度,似乎也能理解他的做法,誰願意自己的兒子娶一個失了德的妓女呢?

在這位父親看來,像茶花女這樣的交際花,只會榨乾男人的錢包,並給家族蒙羞。

但是,他只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女性道德和地位做出自己片面的判斷,不願意去接受和理解別人。

偏見和歧視,首先就在精神上殺死了很多很多的“茶花女”。他們不相信交際花也可以在家做個衷心的妻子,不相信交際花渴望穩定的生活。他們認為交際花骨子裡就是浪蕩的。

由此我們更可以窺見小仲馬對這些邊緣女性的同情,他的同情心是放在那些心靈美好行徑卻不容於主流社會的女性身上的。

我們怪茶花女太傻?

茶花女是真的傻麼,我想,未必。

她只是一直很“清醒”而已,她知道自己不管怎樣反抗,都是徒勞無用的,索性選擇逃離和成全。

畢竟,已經擁有過了,她在阿爾芒那裡獲得了愛、尊重和珍視,她人生最後的日子靠著回憶和期盼撐著,雖然痛苦,也不失為人生的一種完滿體驗。

就像夏娃,如果夏娃不偷嚐禁果,便不會被驅逐出伊甸園,如果茶花女沒有被阿爾芒的真情打動,放棄巴黎那位伯爵的支持而追隨阿爾芒去鄉下,那麼她可以繼續在聲色犬馬中縱情。

可是她愛了——

愛往往就是這樣,要麼成功。

要麼承受巨大的代價。

愛,就像是應劫。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