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孩子特質是能鬧能靜(深度好文)


因為眾所周知的新型冠狀病毒的原因,所有的孩子都窩在了家裡,與父母無縫隙接觸,父母從一開始的循循善誘到現在的狂風式怒吼,孩子從一開始的聽話懂事到現在的雞飛狗跳,父母們累,孩子們累。孩子們抱怨父母們不知道自己的世界多精彩,父母們哀嘆自己的世界多無奈。

有的孩子特別鬧騰,關在“斗室”之間,家裡的桌桌椅椅、沙發旮旯、邊邊角角都有他(她)留下的痕跡,破壞式的,塗鴉式的,精力旺盛的孩子會在家裡自己能伸手可及的地方儘自己的全力去實施自己想做的,媽媽們看到,心臟都要碎了。

而有的孩子特別安靜,一天到晚沒多少話,東打發打發,西發呆發呆,一天的時間也很快過去。

哪種孩子特質更好?

最好的孩子特質是能鬧能靜。


最好的孩子特質是能鬧能靜(深度好文)

現在各個班級要求每天在班級群裡健康打卡,我就發現有些家長

搞到十一二點才打卡,每個班都有這樣的問題,可能是孩子早上睡懶覺,也可能是家長帶著孩子在睡懶覺。我在群裡說:“如果是正常上學的話,早上七點肯定是要起床的,即使遲一點,也不能遲得太多。”

“我的假期從中午開始”,在部分家庭身上得以生動地體現。

早睡早起身體好,規定好起床及晚上睡覺的時間,長期以往,生物鐘會自然而然地形成習慣。

孩子起床以後應該做什麼?自己洗漱,整理自己的房間及學習用品。我們學校少先大隊推出了“21天養成勞動好習慣”爭奪“勞動章”的主題活動,就讓孩子們動起來了。疊被子、晾衣服、掃地、洗碗,越來越多的同學加入了“養成勞動好習慣”中來,這樣,一舉三得,既鍛鍊了孩子的動手勞動的能力,又讓空閒時間得以打發,還減輕了家長的負擔。

當孩子完成之後,家長們一定要

誇讚

孩子們在勞動過程中有動有靜,他(她)也會思考:我怎麼做效率會更高?怎樣做才更好?

我想: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他們的心裡肯定會樂滋滋的,享受勞動帶給自己的成功感。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家長按時起床,孩子也會按時起床;

家長按時睡覺,孩子也會按時睡覺;

家長愛勞動,孩子也會愛勞動

……


最好的孩子特質是能鬧能靜(深度好文)


這一段時間在上直播課,家長們傳來圖片,我看到有些同學就跟在學校裡一樣,坐得端端正正的,全程跟在老師後面認真思考,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在網課的交流區,我在各個課堂上也發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個別同學用表情不間斷地刷屏。試想:低年級的一節直播課只有二十分鐘,你總是在發表情,聽進去了多少?又聽懂了多少?更別談,思考了多少呢?

課堂上的靜是認真聽課,坐得端正;課堂上的動是認真思考,腦筋動起來。


最好的孩子特質是能鬧能靜(深度好文)


當靜靜地打開一本書,走進文字世界裡的時候,也是有動有靜的。你在安靜地默讀,這是靜;你邊讀邊用鉛筆畫出好詞好句,這是動;你邊畫邊小聲地讀出文字,這也是動;還有同學會邊讀邊想象畫面,恭喜你,你是“動靜結合”的書林高手。今天在班上讓孩子們看圖邊看邊想象邊用語言表述出來,看得出來,有些同學語言比較豐富,表達比較有邏輯,看得出是讀書帶來的益處。我告訴孩子:畫面雖然是靜止的,可在你們的心中,它是活動的。一年級的孩子,有同學會用成語,有同學會用比喻句,有同學會用擬人句,那些景物,在他們的筆下,富有了旺盛的生命力。我為他們點贊!

這是動靜結合的閱讀帶給他們的力量!


最好的孩子特質是能鬧能靜(深度好文)


孩子們,在家中,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動靜結合的家務活,動靜結合地讀些課外書,動靜結合地開展適宜室內的體育活動。

相信,你們都是聰明的孩子,都是最棒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