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蠱蟲有多嚇人?揭祕真實的養蠱人與下蠱方法!

如今一提到蠱毒,就會聯想到苗疆,這是一種害人害己的東西。所謂蠱毒其實就是蠱蟲,是養蠱人用自己的血液培養的一種毒蟲,據說能夠讓人精神錯亂殺人於無形。雖然網上對於蠱蟲描述的神乎其神,但在不如科學世界之後,很多人都在懷疑蠱蟲真實存在嗎,其實蠱毒蠱蟲是存在的,只不過沒有民間描述的那麼恐怖而已。

苗疆蠱蟲有多嚇人?揭秘真實的養蠱人與下蠱方法!

苗疆蠱術是真實存在的

苗疆蠱毒早在我國古代就已經盛行了,在《羋月傳》中,羋月就曾經中過蠱毒,而那個時期是戰國時期。由於蠱術實在是太過神秘以及恐怖,所以遭受到了歷代統治者的打壓,隨著時代的發展,最後只剩下少數幾個地區還篤信蠱術,也就是現在的苗疆。他們認為一切都能夠成為蠱,而精通蠱術的人多為老婦人,被當地人稱之為“草鬼婆”。

草鬼婆就像是西方國家的巫婆一樣,因為身懷異術,被人敬而遠之,顯得十分的孤僻,加上滿屋子都是各種各樣的蠱蟲,一般人也不敢招惹她們,一般情況下草鬼婆們不顯山不露水,所以現在讓很多人質疑蠱蟲真實存在嗎。而且按《永綏廳志·卷六》的記載,盅婦皆秘設有盅壇,如被生人發現,盅婦必定遭殃。

苗疆蠱蟲有多嚇人?揭秘真實的養蠱人與下蠱方法!

也就是說,這些蠱蟲是不會讓外人看見的,基本上所有的人都是隻聞其名不見其身,所以才會有人質疑其真實性。從古代記載到現代的學家研究可以看出,其實蠱蟲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是沒有傳聞中的那麼誇張可以操控人的神智而已。

苗疆蠱蟲有多嚇人?揭秘真實的養蠱人與下蠱方法!

蠱蟲的培養與下蠱

《本草綱目》裡記載蠱的製作方法是,捉一百隻像蜈蚣,螞蟻,蜘蛛,小蛇等類似這樣毒蟲,把這些毒蟲放在一個器皿裡讓這些毒蟲相互殘殺,大蟲吃小蟲,到最後剩下的那隻最毒的蟲就被稱為“蠱”。

據學者研究,蠱的歷史淵源流長,早在殷墟的甲骨文中,就有關於蠱字和蠱事的記載。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蠱流行於宮廷之中,《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載:“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為館於其宮側而振萬焉。”《史記·秦本記》:“(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蠱。”


苗疆蠱蟲有多嚇人?揭秘真實的養蠱人與下蠱方法!

對於什麼是蠱做了解釋,《左傳·昭公元年》記載:“何謂蠱?”孔穎達疏曰:“以毒藥藥人,令人不自知者,令律謂之蠱毒。”李時珍《本草綱目·虫部四》集解引陳藏器曰:“取百蟲入甕中,經年開之,必有一蟲盡食諸蟲,即此名為蠱。”這就是我國古代對於蠱的記載。

後來由於儒學文化的發展,養蠱愈發被視為陰邪小術,隋唐以後逐漸從中原地區轉向了少數民族地區。

正是因為養蠱放蠱很神秘,所以民間的傳說也很多,即便是現在,要把“蠱”這個東西,完全的剖析成科學,也是很難的。苗族,本身就是一個很神秘的民族。

澳大利亞的民族學家格迪斯曾經這樣感慨過:世界上有兩個苦難深重而又頑強不屈的民族,他們就是中國的苗族人和分佈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正因為古老和神秘,所以想把“蠱術”用三言兩語就說清也是不可能的。個人比較喜歡這些神神秘秘奇奇怪怪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