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生活回憶系列」五棵松樹山

「煤礦生活回憶系列」五棵松樹山

五棵松樹山是我年少時心中的高山,山頂五棵常綠松樹那麼神秘,原因很簡單母親在我淘氣的時候,經常說我是從五棵松樹山頂松樹下撿回來的,儘管我不信,還是想上去看看,是不是真有能放孩子的樹窩窩。

那時候生活在礦區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大的圍欄裡,圍欄雖小五臟俱全,每天按部就班,簡單生活不成問題。可是孩子的心思總是活絡和充滿好奇。比如我就想去五棵松樹山玩,看看那個礦區之外的世界什麼樣?現在,時至中年的我對未知世界一直充滿好奇,看來是有淵源的。

在無數次預謀後,某個夏秋交接時節,我跟在小夥伴的後面,像長了翅膀的鳥兒,嘰嘰喳喳往後山奔去。40年前去往五棵松樹山的路還很窄,兩邊都是莊稼地,靠近人家的地方多種玉米,往上些有高粱和穀子。也會陸續見到山楂樹,酸梨樹,栗子樹,因害怕迷路也不敢離小路太遠,始終以小路為軸左右畫弧跑著玩。

小夥伴是個有豐富野玩經驗的小姑娘,當時我是真心崇拜她,她告訴我什麼樣的沙窩土裡有“老倒”。“老倒”是一種蟲子,喜歡住在沙窩裡,在外面有個小小的漏斗形孔洞。你只要趴在孔洞口喊“老倒、老倒,先出尾巴後出頭”,不大會兒就會倒著出來一個黑黑的甲殼蟲。這時,我手舞足蹈,興奮之餘,還不忘了看看小夥伴是不是喊出“老倒”來。喊出的“老倒”被晾在一邊,我們繼續往山上跑。

在山路的拐彎處有一顆很大很大的栗子樹。栗子樹少更顯金貴,尤喜栗子樹開的花,絨絨乎乎長長的像個小辮子。見大人將無數個小辮子編成大辮子,據說能燻蚊子。夏夜一群人各自拿了板凳坐在道邊乘涼,點燃它燻蚊效果很好。我們圍著栗子樹往上觀望,枝椏上一個個毛球綠意盎然,很是可愛,很想拿石頭打下來一個看看,可太高了,有些遺憾繼續往山上跑。

又跑過兩個彎就進了山。我們走的是五棵松樹山的後坡,比較舒緩,沿途都是階梯狀石子鋪就的路。樹木蒼翠蔥鬱,太陽光透過樹葉潑灑下來,斑駁的影子落在我們身上,彷彿一隻只小花貓。山路旁邊有個泉眼,泉水甘甜清冽,盛夏不幹,隆冬不凍,很多人拿著傢伙什到這裡打水,說做出的飯分外香甜。我們趴在泉邊,用手掬水喝,確實格外甘甜。

喝飽水開始登山。這裡植被長得茂密,彎曲的小路也被羊鬍子草遮蓋上,走不好就溜個屁墩,不過上山會遇到很多寶貝。紅色、黃色的野百合、白色的花枳子花、紫色的鴿子花。最讓吃貨記憶猶新的還是山上能吃的野果子,咕咕鳥、馬肉、酸奶子、娘娘角、老瓜瓢、酸不溜丟兒。馬肉不是真的馬肉,一種草本根莖植物,根莖大,纖維粗,入口咀嚼似有肉感,味道香甜,是山上難得好吃食。小夥伴眼睛尖,她總能第一時間發現藏在草叢裡的馬肉,然後帶著我們衝過去,用樹枝把根扒拉出來,大家分食,那感覺好像在吃真的馬肉,妙不可言。

再往上爬植被逐漸稀少,多松樹。到了山頂才發現並不是只有五棵松樹,只是這五棵松樹比較粗壯高大,遠遠望去更直觀。松樹本身生長緩慢,又長在山頂山,飽受風吹日曬雨林雪壓,能長的如此粗壯實屬不易。我沿著大松樹跑來跑去,仔仔細細看了個遍,還真沒發現能藏住一個孩子的樹窩窩,更加肯定我不是抱養的。想想那時候的自己真的傻,誰家抱養孩子能去深山老林山頂?原來騙子不聰明生的孩子也傻。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古人說話真不欺人。我們站在山頂上,踮起腳尖望下觀望,公村很小,像個積木搭成的玩具,南北長東西短,一條馬路貫穿中間,我至今都記得那些衚衕的名字,有高級房、南幾條、北幾條、二部後面、河東等等。我們每個人都伸長脖子找自己家的房子,生怕一不留神錯過了自家炊煙的嫋嫋。

下山我們是從前坡滑下來的。前坡半山腰是墓地,對於墓地天生敬畏讓幼小的我們還是儘可能躲著走。下山比上山還是要快得多,而且要趕在大人做好飯前趕回去,速度自然提高几檔。

在我記憶中登上五棵松樹山只有兩次,這是一次,還有一次是讀高中時候,幾個同學清明節相約登山,那天正趕上下大雪,登山回來幾個人都是渾身溼漉漉,趕緊換了衣服趕通勤車上學,儘管如此上課也不覺累。我們幾個夥伴至今還在一起玩,算算也40多年了,這樣堅守的朋友一生能有幾個?默默相守,執念化舟,綠水青山,愜意更逍遙。

時間總是匆匆又匆匆,每一次相遇都是生命中的獨一無二。前些日子,回馬圈礦看看,五棵松樹山還在,只是由於煤炭過度開採,山體被挖空,年久山體下沉斷裂,斷裂帶遠遠望去如白色繃帶纏在受傷的身體上,憔悴不堪,彷彿病入膏肓。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推動的經濟發展,早晚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報復,這種報復殃及子孫,也不知誰是這種禍事的製造者?也不知人對環境的破壞過多久能夠修復?想想都讓人痛徹心肺。

「煤礦生活回憶系列」五棵松樹山

人生有相逢也有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