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我的朋友,大連土著西蘭花同學

繼桃源市場後,又帶我來到了北京街市場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在人民廣場還是斯大林廣場的時候,北京街市場就已經是北京街市場了。


東臨青泥窪橋老商業區,西接奧林匹克廣場,位於橫貫大連東西的中山路中段的人民廣場,無疑是大連最重要的市級城市中心廣場。從“政府廣場”到“斯大林廣場”,人民廣場的名字隨滾滾歷史幾經更變,終於在1994年以“人民廣場”塵埃落定。

往後至今的25年,經濟飛速發展,城市萬象更新。然而翻新過後,老城區的崢嶸歲月只得留存於圖片材料和老一代大連人的記憶中,再難觸及實感。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緊鄰人民廣場市政府以南的北京街社區,可能是整座城市中心,最原生態的老城居民聚集地。


歷史的沉澱和前進的步伐,交織在這一帶的衚衕小巷。一半是日新月異的花花世界唾手可及,一半是屬於老街坊的市井民間如舊野蠻生長。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一腳踏進北京街市場,經年不變的煙火氣迎面而來。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座標大勝街與北京街交匯處,青磚灰瓦的三層小樓曾是一代80後童年時期的購物天堂:地下一層菜市場,一樓菸酒糖茶批發,二樓文具日用百貨,三樓服裝面料紡織用品,就是現在流行商場的標準配置,功能齊全,劃分合理。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即便時至今日,各路購物中心、超市林立,這裡仍是老大連人購買生活用品的習慣性選擇。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人間百貨市場”並不是一個戲謔稱謂,它有風頭無兩的過去和情感上的順理成章。千禧年前後,市面上流行什麼,北京街市場都能找到。在那散發著香料、山貨甘香與塑料製品味兒的封閉空間裡,能激發一個人對生活的原始熱情和嚮往。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歲月侵染的鏽跡斑斑的鐵皮樓梯,見證了這裡的繁盛興衰。而巷子口老人們按時按點支稜上的撲克攤,又彷彿讓時間悄然靜止。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這裡隨便一家攤鋪,都是10年以上的“老坐地戶”。


正門入口左側第二家菜攤的紅巖大姐,自2000年來到北京街市場,一干19年。凌晨兩點去大菜市批菜,早上六點半出攤兒,晚上七點收攤兒。日復一日,從不懈怠。“種類齊全、品質新鮮”,是紅巖大姐待客之道:“我在這裡賣菜快20年了,街坊鄰里都認得,總要挑點好菜給大家。”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天南海北幾十種時令蔬菜,被大姐收拾得整潔乾淨。在兩米長的案臺上一字排開,菜綠瓜紅,惹人喜愛。幾乎百搭所有烹飪方式白菜;常在萬聖節從廚房走進廳堂的小南瓜;肥厚雪白素有民間“小人參”的蘿蔔;“大力水手”也愛吃四季皆有的菠菜……


林林種種,樸素可愛。這是自然法則下,大自然對我們最樸實的關愛。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順著紅巖大姐的菜攤走到頭兒,是大連土著西蘭花同學扶牆推薦的“重慶切面”。這家本應開在西安的麵食店,機緣巧合來到的北京街市場,轉眼已有六年多。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出生於重慶“切面之鄉”——雲陽縣的“小朱哥”,自18歲離家,靠著這一手祖傳的本事,闖蕩江湖20載。從西安到大連,從弱冠少年到不惑中年。日日精進的好手藝,讓小朱哥收穫了一批鐵桿粉絲。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每天的清晨五點,小朱哥會準時開啟一天的準備工作。和麵、醒發、壓面。


麵粉界扛把子河套雪花粉,在祖傳手藝的加持下,兩兩相助,口感美好。麵條軟硬適度,吃起來談口彈牙。餃子皮柔軟又不失韌性,裹餡兒下水之後雪白通透。在我的私家榜單上,已經榮獲大連菜市場餃子皮第一名。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靠著20年的好手藝,“重慶切面”在北京街的街坊鄰里中已小有名氣。很多搬走到其他地方老鄰居特意回來光顧也是常有發生。


實實在在的手藝,本本分分的勞作。哪怕異地他鄉,也是最簡單有效的生存哲學。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轉過“重慶切面”不遠,我們來到了菜市場的“靈魂”海鮮區。


如果說宋朝開始的“一日三餐”飲食習慣,徹底激發了中國人這一口吃的文化。那麼大連人,三餐之下必有海鮮的飲食習慣,則更真切的詮釋了“靠山吃山,海吃海”的鍋鏟文明。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東溝的螃蟹、渤海灣的蝦,四指寬的刀魚頂呱呱”。愛它就吃掉它,是幾代大連人對大海最深情的告白。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小琴海鮮”做的大多是熟客生意。海鮮好吃但買起來卻是暗藏玄機,即使本地人也保不齊失手。所以一家保質保量、值得信懶的海鮮攤,很容易收穫人心。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從1997年在馬路市場(北京街市場前身)到2000年搬進北京街市場,小琴姐是不折不扣的元老級攤主。1996年,小琴姐正式下崗,被迫營業魚鮮生意。海鮮圈爬滾打20多年,早已深諳其道,練就了一把選貨好手。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在競爭激烈的海鮮批發市場裡,想拿到新鮮好貨,靠的是一個“早”字。“每天的好貨就那麼多,得早點去才能選到最好的。”旅順小漁船上鯧魚最肥美、遼漁大船上的對蝦最新鮮。“按船選貨,按時節挑選、不好不拿”是小琴姐選貨的不二法則。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逛市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它不像逛商場,適合結伴同行,徵詢意見;也不像宅在家中的獨處,自有自己的完整世界。逛市場像是一場短時間內自我的沉澱和歷練,孤單上路,獨自問詢,你來我往,便進入了又一段陌生的人生,收穫了沾滿味道的記憶。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生命本相蝕骨荒涼,所以生活表相需溫暖迷人。菜市場中的百態人生,傳承著最樸素的中國式生活哲學。人與飲食之間的關係,更像是一場對話,關於人與自己、與他人、與自然。而在這場與世間萬物的對話中,我們最終會看見時間、看見天地、看見滾滾紅塵中生活的本意。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我們為什麼要執著於記錄大連人熟悉的市場?因為它們有的正在被刷新,模糊了回憶中的模樣;有的無聲無息地消失,再出現的,肯定不是曾有的綿長時光。因為它們都曾在一些瞬間,照亮瑣碎的生活,溫暖平淡的歲月。


因為平凡人間,煙火比煙花漂亮。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你最喜歡逛哪家市場?

你的大連隱藏地圖有哪些座標?

留言告訴我們吧。

下一次,我們一起去逛逛。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本期主筆丨Eleven

本期攝影丨Fall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大連北京街市場,藏著多少人的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