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河南人的符號!

犟——河南人的符號!

4月16日是我們軍校同學畢業20週年聚會的第三天,原本要回西安的,可是家在河南的同學們硬是拽著不讓走,考慮到同學的熱情和工作的日程,我選擇了去新鄉市輝縣的郭亮村(新鄉距鄭州也就一小時左右的高速車程,往返比較快捷)。

去郭亮村看看,特別是到掛壁公路現地看看,是我許久以來的想法,我甚至通過網絡提前做過作業,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還把《舉起手來》這部電影多看了幾遍,但一直因為諸種因素的干擾沒有成行,沒有想到因為同學聚會了卻了這樁心願,而且還有老同學相伴,興趣更是高漲,即使是下了小雨也絲毫不影響心情。

郭亮村位於萬仙山景區的腹地,海拔1200多米的懸崖之上。為什麼村子會在太行山深處這樣一個險峻的環境中紮根?據傳,這個村子始建於西漢末年,當時王莽建立“新”王朝,這期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農民領袖郭亮戰事失利後,退守太行山,欲借太行山絕壁固守,可惜最後兵敗山西,從此,郭亮駐紮的山寨便以郭亮村的名字流傳至今。這個說法我認為是比較靠譜的,戰亂年代人們為躲避戰禍而集體隱匿山林是常有的事。

幾百年來,村民都是通過崖壁小路進出村子,由於非常險要,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幾乎每年都有村民跌落懸崖摔死。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當時的村支書申明信帶領村中壯勞力組成鑿洞突擊隊(因為是十三人,所以一些媒體稱之為“十三勇士”),在沒有任何機械的情況下,通過一錘一錘地砸、一釺一釺地鑿,歷時五年(1972年3月9日開工,1977年5月1日通車),打禿了12噸鋼釺,打爛了8斤多重的鐵錘4000個,硬是在110米高、1250米長的絕壁橫面上,以25度斜面鑿出了人工隧道。

這裡面要說明兩點,一是除了“十三勇士”,當時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十幾歲的娃娃都輪流到隧道里清理石渣,所以這個偉大的工程是全體村民的勞動成果;二是當初這條路叫“郭亮洞”,並不叫掛壁公路,由洞到路,反映的不僅是工程呈現的狀態,也說明了工程進展的艱辛。掛壁公路的美譽很多,如“太行明珠”“世界第九大奇蹟”“世界最險要的公路之一”,等等,掛壁公路帶火了郭亮村,郭亮村帶火了萬仙山。其實,到萬仙山的遊人大多是為看郭亮村,到郭亮村則為看掛壁公路。

車快到掛壁公路時,我提議下車步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我們緩緩向上走去,令我意外的是,不僅僅是我們幾個步行,還有很多遊人也在步行,從這些遊人身著的戶外行頭和所持的攝影器材來看,應該是有一定社會地位,或者說有一定文化層次的,難道他們和我一樣,也想採取這種徒步的方式表示對創造者的敬慕?初春四月的太行山間,細雨伴著輕風,還是比較陰冷的,但這一切彷彿與遊人毫不相干,遊人的臉上充滿了驚異和興奮,偶爾發出“嘖嘖”的讚歎聲。

掛壁公路這個名稱是從緊臨懸崖這個角度來命名的,一個“掛”字,把路的險狀描述得生動傳神,如果從內部形狀來看,稱之為“洞路”也是很貼切的。因為是“洞”,所以內部並不很寬敞,特別是一些彎道處,我們要緊貼一側,否則就容易被旅遊巴士撞上,基於此,這條公路是上行的單向行駛公路,下山則要走另外一條道路。雖然是“洞”,但不併黑暗,每隔一段距離,路的左側就全部鑿開,從對面的山頂看過來,就好像每隔一段距離有一根石柱在支撐著上面的山體,這樣既解決了採光的問題,又解決了坍塌的危險。

公路內處處可見人工作業的痕跡,不論是路面、側牆(主要是右側的牆體),還是洞頂,都有很明顯的鑿痕,有的部位沒有,但從裸露的表面看,應該是在開鑿過程中,整塊石頭開裂了。此外,因為石質山體蓄水能力比較強,我看到,側牆有水源源不斷地滲出,在路面上匯成了小水流,我們在行進過程中,偶爾也會被頂部的滲水打中腦袋,從這些表象可以很容易地聯想到當時開鑿的艱辛,不僅僅是肉體的極度勞累,還有生命的隨時喪失。我輕輕地觸摸那些鑿痕,內心根本無法平靜。

突然間,我想到了安陽的紅旗渠,這兩項偉大的工程是多麼地相似啊!都產生於特殊年代,都耗時很長(紅旗渠1960年2月開工,1969年7月完工),都是和太行山的石頭作鬥爭(準確地說是南太行的石頭),都難度很大,都是沒有任何機械,都是手工作業,都產生了久遠的影響,都成了中國人,甚至是全人類的精神財富,這還不是最令我震撼的,最重要是它們都是由同一個省份的人民完成的,這是巧合嗎?這種巧合為什麼會出現在河南?難道是上天對河南人民的考驗?

“建成,在想什麼?是不是在想河南人民真偉大?”同學看我出神發呆,就調侃我。

“啊?對,河南人民真犟!”我下意識地脫口而出。

“你啥意思啊?”這位河南籍同學不太高興了。

“你別誤會,我用這個犟字,沒有絲毫貶損河南人的意思,其實恰恰是褒揚。這種犟就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就是自信人生三百年的豪情,這種百折不撓、永不言敗的犟,應該令我們,乃至全世界人都肅然起敬。”我的話,不僅吸引了同學,也吸引了周邊的遊人。

或許是受到我講話的啟發,同學中當地人說:“對了,美國的凱迪拉克汽車的廣告就是在這裡拍攝的,那老外說了,只有在這裡拍,才能把這款汽車的精氣神拍出來。”語氣中很是自豪,正所謂,誰不說咱家鄉好!“你看,我們國家的掛壁公路把老外都征服了,不遠萬里到中國來拍廣告,真是有面子啊!”“不論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對高尚情懷的敬重那是一樣的,這就是精神的力量!”遊人中也有人附和。於是,圍繞這條公路蘊含的精神因素,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聊開了。

河南人的犟是有傳承的,老一輩有犟的血性,新一代同樣有犟的基因。我在集團軍機關工作時,某次下部隊檢查,在一個連隊看花名冊,竟然發現一多半班長是河南人。我覺得這是在搞團團夥夥,就叫連長指導員來問話,結果兩位主官沒有一個人是河南人。我很奇怪,就問為什麼任命那麼多的河南籍班長?他們的回答既統一又簡潔,那就是這幫河南兵真犟,是項項爭、樣樣拼,軍政素質很好,用他們利於推動連隊全面建設。

我又想起哈密老家(我的祖籍是河北定州,我在新疆哈密出生長大)的一對周口籍的夫妻倆。這對夫妻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到哈密的,就在離我們家不遠的地方租了一間只有9平方米的臨街房子開了個便民菜店。20年過去了,他們從一無所有,到現在不僅買了商品房,還供女兒上了大學,這期間吃了多少苦,不敢想象啊!有一次休假,我和男的聊天,他說:“出來了,就是累死也要混出個人樣來,不能讓人看扁了。”女的說:“我們河南窮,都是逼出來的,但是我們志不窮!”看,犟在每一個河南人身上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是的,河南人的犟,跟他們所處的環境有很大關係。河南地處中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所以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很多成語,比如,問鼎中原、逐鹿中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這也給河南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電影《1942》就是歷史長河的一個縮影。為了生存,河南人需要這種犟勁,因為有了這種犟勁就有了承受一切艱難困難的勇氣,也因為這種犟勁支撐起了河南人的團結、質樸和擔當,那種不瞭解歷史人云亦云、非議河南取笑河南的做法,是多麼的幼稚和可笑啊!

愛因斯坦說過:一流人物對時代和歷史的意義,往往道德品質更甚於才智成就。以申明信村支書為首的郭亮村村民是不是一流人物我不去妄加評論,但可以肯定地說,如果他們不修建掛壁公路,他們的才智成就,無論把地種得如何好,無論錢掙得如何多(只是一種假設),也不會對時代和歷史產生多大意義,然而掛壁公路的修建,則扭轉了一切,可以當之無愧地說,他們的道德品質對時代和歷史產生了巨大而深遠意義。

特殊年代需要犟,當下時代也需要犟,為了生存需要犟,為了發展也需要犟,實現中化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時、處處都需要犟,犟就要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犟就要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犟還要乾乾淨淨、坦坦蕩蕩,犟不僅是一種精神、一種品質,更是一種勇氣、一種責任,犟不應該僅僅是河南人的符號,也應當成為全體中國人的符號。


作者簡介:高建成,祖籍河北定州,出生於新疆哈密,1994年9月由新疆哈密鐵路第一中學考入鄭州高炮學院,先後在解放軍參謀學院、第二炮兵指揮學院、空軍指揮學院、國防大學、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等院校培訓,歷任旅、集團軍、軍區、總部作戰(訓練)部門參謀和副處長,裝甲旅副旅長、防空旅副旅長兼參謀長等職,2016年退出現役。醉心思考,鍾情寫作,創辦《高參論道》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