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章太炎的《國故論衡》

重讀章太炎的《國故論衡》

文 | 王誠

章太炎是中國學術史上的巨擘,為世人所公認的國學大師。他處於19、20世紀之交傳統學術的現代轉型時期,早年潛心於“稽古之學”,尤其是對樸學的研究,少有人能出其右,後來又廣泛“涉獵西籍”,汲取其中的有用營養,“以新知附益舊學”。在接受了時代精神的陶冶,吸收了西方科學思想之後,章太炎對傳統重新加以塑造,使之實現創造性轉化。在豐碩的著述中,《國故論衡》一書內容精深且涵蓋較廣,體現了章太炎的學術創見,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有著重要影響,對於當今的文化建設也有啟示意義。

王诚 | 重读章太炎的《国故论衡》

《國故論衡》以論述小學、文學和諸子學為主,為傳統學術注入了現代理念,對於傳統學術的轉型起了開創性的作用,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質。從學術淵源上說,章太炎是乾嘉學派的殿軍,深得俞樾、孫詒讓等清儒治學之精髓,但他並不只是繼承和因襲前人,而是使小學擺脫了經學的附庸地位,將其改造、發展為獨立的語言文字之學。他突破考證的藩籬,在《國故論衡》上卷中提出和探討了不少理論課題。比如,傳統“六書”中的轉註和假借,文字學家的解釋歷來眾說紛紜,章太炎不為舊說所束縛,跳出歧見的泥潭,站在語言學理論的高度提出“轉註假借說”,通過對舊有概念的重新詮釋,說明漢字產生和發展的辯證規律。又如,名實關係和得名之由的探討歷來就有,章太炎將其轉化為帶有普遍意義的“語言緣起說”,在此基礎上,一方面繼承“同一聲類,其義往往相似”的字源研究傳統,另一方面借鑑運用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語根”學說,從而使漢語詞源研究得到創新性發展。

章太炎在近代諸子學的發展進程中也有重要地位,對諸子學的現代轉型具有開創之功。清代學者重實證而輕玄理,他們的諸子研究大多侷限於文獻考訂。章太炎則明確提出,諸子之學乃“主觀之學”,其“要在尋求義理”。因此,他不為清人所限,“別出一種有條理系統的諸子學”。梁啟超稱《國故論衡》下卷的“《原名》《明見》諸篇始引西方名學及心理學解《墨經》,其精絕處往往驚心動魄”。侯外廬說“太炎綜合東西名學而作《原名》,和文字學的研究融合而成為一種‘以分析名相始’的樸學,亦他所謂近代的科學所趨”。同時,章太炎對於佛學及古印度哲學有濃厚興趣,他用九緣生識解說《墨經》的“五路”,將印度的因明、西方的邏輯與墨子的名辯相比較,用法相唯識“闡周秦諸子之微言”,有了較為明確的“比較哲學”的思想胚芽。

《國故論衡》問世迄今已逾百年。當前全社會對於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業已形成共識,與此同時,中西文化交流的規模之大、影響之深前所未有,由此帶來的文化碰撞和融會也是空前的。重讀《國故論衡》,發掘其時代精神,對於當今文化建設頗具參考價值。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一是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對民族性的強調,二是吸收外來思想和融通多元文化。

王诚 | 重读章太炎的《国故论衡》

面對20世紀初的西化大潮,章太炎堅持民族本位,有著強烈的文化自信。《原學》中說,“四裔誠可效,然不足一切畫以自輕鄙”。章太炎強調中西文化的平等地位,認為“今中國之不可委心遠西,猶遠西之不可委心中國也”,指出二者的“短長足以相覆”,他頗為自豪地列舉傳統文化在哲學、音樂、醫藥、歷史、建築、絲織、烹飪、體育、文學等諸多方面的特點和長處,以堅定的民族自信反對“以洋為尊”“唯洋是從”。他說:“夫贍於己者,無輕效人。……然世人大共僄棄,以不類遠西為恥,餘以不類方更為榮,非恥之分也。”同時,他特別強調語言和歷史的民族性,重視二者對於民族認同、愛國保種所起的作用。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章太炎視小學為“國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認為語言文字的研究應“以己國為典型,而不能取之域外”,即不能一味地追隨和模仿西方。

在尊崇本國文化和強調民族性的同時,章太炎並沒有排斥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而是積極學習外來的理論觀點和學術成果,並加以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和昇華。他在《原名》《明見》《辨性》諸篇中,以先秦諸子學說與西方和印度哲學進行對話,一方面激活了諸子的思想資源,為諸子學注入了新的生命,另一方面在宏大的視野下融通了中西印思想,圍繞認識論、本體論和人性論的根本問題,闡述自己的見解,初步構建起具有自身特質的哲學體系。面對不同的思想資源和學術流派,章太炎辨析其異,亦求其通,他說“道若無岐,宇宙至今如摶炭,大地至今如孰乳已”,又說“以人言道,何故不可合?有盈蝕而已矣”。《原道下》推崇莊子的“和之以齊物”“使並行而不害”,繼而以王弼的“中之為用,故未可遠”“品制萬變,宗主存焉”闡述個性與共性的辯證關係。章太炎正是以這樣一種開放包容的立場和“齊物”的方法對待文化多樣性,借鑑和融通各種資源,從而在學術上開闢出新的境界。

王诚 | 重读章太炎的《国故论衡》

章太炎是20世紀初中國傳統學術的集大成人物,同時又是一位具有創造精神的思想巨匠,影響了傳統學術向現代轉型的過程和方向。一個世紀後的今天,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身處古今、中西文化又一次激烈碰撞的複雜境遇,如何在文化建設上“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如何構建具有中國底蘊的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是需要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回顧百年前的學術轉型和文化選擇,重讀章太炎的《國故論衡》,對於思考這些問題不無裨益。

參考文獻:

章太炎撰,龐俊、郭誠永疏證,董婧宸校訂《國故論衡疏證》,中華書局,2018年。

王寧《“國學”內涵的變遷與章太炎國學的現代意義》,《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

王寧《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前言》,中華書局,2010年。

孟琢《章太炎的國學概念及其品格與精神》,《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

王诚 | 重读章太炎的《国故论衡》

王誠,文學博士,201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現為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副教授。主要從事訓詁學和漢語詞彙語義學研究。出版專著《上古漢語動詞語義內涵研究》,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王诚 | 重读章太炎的《国故论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