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跨考生如何才能挑到適合自己的好專業呢?


考研跨考生如何才能挑到適合自己的好專業呢?

跨考生是考研人裡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沒有相關專業基礎,信息不足,考試難度較大,有些學校甚至還要求跨考生加試……生活如此艱難,但跨考群體卻逐年壯大。如果選擇跨考的話,應該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專業呢?

一、考慮本專業與跨考專業的融合度

1.經管之間的專業跨度不大,考研的專業課考試科目都學過。相近專業可跨考,考生可以在經管專業大類中跨考,如會計跨考財務管理、工商管理跨考管理科學與工程、經濟學跨考金融學等。

2.理工科跨考經管的比較多,這是相對比較容易的,理工類考生往往擁有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其選擇範圍相對較寬。尤其是數學專業的跨考經濟,成功率相當高。管理科學與工程也是工科學生跨考比較多的專業。

理工科想跨考人文社科,首先看有沒有專業銜接的專業,比如新媒體技術方向,法庭科學方向,教育技術方向,都屬於工科與人文社科的結合。

3.管理類的專碩(會計、審計、圖書情報)是屬於跨考比較多的,因為初試內容比較簡單,文理生都可以考,跨考難度較小。但複試的難度比較大,淘汰比例高!

4.醫學類跨考風險較大,這個群體相對非常獨立、特殊,他們的學制是五年,學習的內容、專業技能具有非常強的行業屬性。跨考難度較大,風險較大。醫學考生往往很少選擇跨專業報考,多是跨地域、跨院校。如果確實對本專業不在行,考生通常考取與醫學相關的公共管理類專業,如公共衛生事業管理等,難度較低。

5.理工科之間的互跨,主要是看專業課考試科目是否有學過(初試、複試),跨考的時候注意去看一下學校的複試要求,有沒有需要機試和實驗的,這些是否有操作過。理工科專業細分非常多,專業之間差別也比較大,跨考是屬於比較少的,除非有特定的興趣愛好,一般不是很建議學生跨考。

6.人文社科之間的互跨,一般比較冷門的專業比如:哲學、歷史、大法學下面除了0301小法學的一級學科:政治學、民族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些專業畢業的學位證書都屬於法學學士學位),這些跨考難度是一般的。因為報考的人比較少,競爭壓力小。

人文社科跨考難度比較大的是文學(尤其是新聞傳播)、法學【注意是法學碩士,而不是專門需要跨考的法律碩士(非法學)】。其次是教育學心理學。

考研跨考生如何才能挑到適合自己的好專業呢?


二、如何確定專業?

1.就近原則

即尋找相近專業或相關學科來跨考,最安全的方法還是找同一門類下或同一基礎理論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學轉藥學,數學轉理論經濟學,電器轉電子等。總而言之,最好能夠在跨考前找到專業間的“交集”。複習的時間很緊張,要複習的內容多,走“就近路線”無疑會有一些優勢,選擇相關相近專業,專業知識和思維方法有相通性,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和增強自信心。

2.興趣原則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興趣的前提下選擇的專業和學校將讓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激情。但是我們首先要真正瞭解自己的興趣,真正的興趣需要一個深入瞭解的過程,當我們自願地、無意識地把專業與生活聯繫起來的時候,這種對專業的興趣就算建立起來了。抱著這種態度去繼續深造,考試的成功率一定會提高。

3.備考難易程度

首先,自身實力不是特別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其次,因為研究生階段的教育起點很高,對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求較高,導師不會再講基礎理論知識。

最後,選擇專業時要考慮自身能力,比如金融學,這個專業很有誘惑性,但這個專業對數學要求很高,要選這個專業就得有很好的數學基礎。

4.發展前景原則

專業的發展前景也是跨考考生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無論是熱門專業還是冷門專業,都要對專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有清晰的認識。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瞭解所要選擇的專業的發展前景。例如:國家的相關政策、歷年的就業信息、社會對相關人才的需求程度、想專業人士進行諮詢。

5.考生的考研目的

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對選擇專業和報考單位影響很大;一是以考一個好專業好學校為主要目的,那麼選擇專業和報考單位時當然主要看自己的喜好和未來的發展需要;二是隻要能考上就行,這樣就要更加註意權衡選擇,儘量增加成功的概率。

考研跨考生如何才能挑到適合自己的好專業呢?


三、選擇專業時要注意什麼

1.想要保證跨考的成功率高,最好選擇包容性較強的專業:

例如法律碩士或者相近專業或相關學科來跨考。

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找同一門類下或同一基礎理論下的不同分支。比如,化學轉藥學、數學轉理論經濟學、電器轉電子等。

總之,最好能夠在跨考前找到專業間的“交集”。

畢竟複習的時間很緊張,而跨考相對來說要複習的內容會更多,所以走“就近路線”無疑會有一些優勢。選擇相關相近的專業,專業知識和思維方法也會有相通性,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2.避免鼠目寸光、人云亦云:判斷專業如何,就業前景好壞,是否有市場,不要只看眼前;大三起碼要大概地看到研究生畢業時專業的發展趨勢。不論是熱門專業還是冷門專業,都要對專業的未來發展前景有清晰的認識。

例如:國家的相關政策、歷年的就業信息、社會對相關人才的需求程度、向專業人士進行諮詢。

3.揚長避短:首先,在優勢科目選擇上,必須以自己現有的知識和能力為基礎,選擇一些可以通過突擊的形式迅速接受和提高的專業;其次,要避開弱勢科目,數學是考研公共課中最難且最容易拉分的科目,數學不甚得心應手的同學可以選擇避開數學而跨考不考數學的專業。

4.如果想考的專業剛好是熱門專業,那學校可以稍微降一點。當然如果有名校情節,非985、211不讀的話,那麼可以在自己的興趣範圍內儘可能選個稍微冷門的專業。再考慮下學校的招生人數,儘可能選擇招收人數多的學校。如果是非常有實力的同學,請自動忽略這條,你想考啥就考啥。

考研跨考生如何才能挑到適合自己的好專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