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幼小銜接”:不是自家孩子走得太慢,而是別家孩子走得太快

2020年春季的幼兒園開園雖然已經有了眉目,有的地方已經開園,有的地方已經宣佈了開園時間,但大多數地區的幼兒園開學工作仍然是沒有進展,但預計在5月中下旬幼兒園將迎來密集開園季,屆時孩子們將會陸續重返快樂的學堂。

對待接下來的幼兒園開園,家長可能會出現態度不一的情況。幼兒園小班和中班的家長可能還急著將孩子送去幼兒園,但是大班孩子的家長則可能會考慮更多了,因為這些孩子再過幾個月就要上小學了,接下來在幼兒園的這一兩個月對他們來說或許已經不重要了。一方面要帶著擔憂將孩子送去幼兒園,另外一方面還在操心著孩子接下來的“幼小銜接”怎麼辦?

對於幼小銜接工作,從教育部門的角度來看,是不需要做特別的知識儲備,教育部還曾經還發布過《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嚴禁任何幼兒園提前學習知識學內容,包括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校外培訓機構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的知識內容,也禁止小學組織幼升小考試。

解構“幼小銜接”:不是自家孩子走得太慢,而是別家孩子走得太快

而在現實中,我們遇到的往往都是家長的焦慮,社會培訓機構的推波助瀾,將原本正常銜接的幼升小工作變得複雜化。在我看來,幼升小的銜接根本就不是小學知識性內容的學習,應該包括方方面面才行。

解構“幼小銜接”:不是自家孩子走得太慢,而是別家孩子走得太快

曾經有人將幼兒園孩子進行了分類,分為”普通娃“,”牛娃“和”超牛娃“,這實際上也就代表著幼兒園孩子目前的現狀。公辦幼兒園一般都不會進行小學化知識內容的教學,但私立幼兒園還是普遍存在知識教學的情況,還有一部分社會培訓機構也在參與其中。所以這些孩子的識字量,看圖說話,漢語拼音掌握,數學運算能力,英語口語水平都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差異還很大。

在現狀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我們的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應對孩子的幼升小銜接工作呢?因為從現實的角度除出發,這關乎到孩子學習起點的問題。雖然小學一年級都會從零開始教學,但家有兒女的都清楚,在一年級第一個學期因為自己孩子和別人家孩子的差距太大會讓自己焦慮不安,老師每天都在不停地提醒家長多關注,實際上是因為別人家孩子走得太快,而不是自己家孩子走得太慢的原因。

解構“幼小銜接”:不是自家孩子走得太慢,而是別家孩子走得太快

家長的焦慮和孩子的自卑,往往就是超前學習導致的不良後果。但我們無法去約束所有家長不要讓孩子提前學習,唯獨能做的就是自己也合理地給孩子安排一點”幼小銜接“的任務,這樣也不至於在入學後出現太大的差異。

一、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

生活能力是幼兒園孩子培養的重點,只有具備了足夠的生活能力才能快速適應小學生活,但是現在由於還沒有開園,再加上很多大班家長也不會將孩子送去幼兒園了。如此一來,孩子的生活能力的培養就只能依賴於家長了。

1、從現在開始在家裡規劃好孩子的作息時間。

解構“幼小銜接”:不是自家孩子走得太慢,而是別家孩子走得太快

我建議大家制作或者購買一套兒童生活學習自律表,將孩子每個星期的各種事情做一個規劃,時間到了孩子自己都很清楚該幹什麼,這種條理性對孩子接下來上小學至關重要,很多作息沒有養成的孩子到了小學之後就容易出現生活上拖拉的習慣,早上起床都能哭鼻子。

2、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是幼升小孩子最基本的要求,但往往很多家庭做不到,一方面心疼孩子,另外一方面由於孩子做事情比較慢,家長沒有耐心等待就乾脆直接代勞了。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從現在開始,孩子每天的穿衣服,玩具收拾,學習用品整理,書包的整理,出門之前要習慣性地檢查書包等,這些到了小學之後都顯得非常重要,否則家長到時候會變得焦頭爛額,會隔三岔五地被老師“溝通”。

除了身體力行地去指導孩子的自理能力行為,還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影響孩子的自發行為,比如看一些關於孩子生活能力培養的動畫片,喜歡閱讀繪本的孩子推薦大家購買一點幼兒生活能力培養的繪本,讓孩子閱讀中自己去感知,去接受。

解構“幼小銜接”:不是自家孩子走得太慢,而是別家孩子走得太快

二、做好孩子上學前的知識儲備工作

在文章的開頭其實我也已經提到了,原則上是不需要在幼兒園階段給孩子進行知識教學的,但目前的現狀就是如此,旁觀者都在否定,但是真正的幼兒園孩子家長卻又在前赴後繼地在給孩子進行著知識的儲備,生怕孩子輸在起點。面對這些現實的情況,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1、學習習慣的提前培養

眾所周知,學習習慣在人的整個求學生涯中是最值得關注的點,好的習慣能讓學習變得事半功倍,不良的學習習慣則會讓學習變得“徒勞無功”。

依據我的教學經驗,有幾個內容可以分享給大家:

首先,要學會自己記錄作業。雖然現在上學後有各種即時通訊工具在發送作業,但是由於孩子本身缺乏作業的參與感,最後會出現作業只是家長和老師的事情,孩子在中間只是“旁觀者”,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效果又如何保證呢?只有讓孩子自己去記錄作業,他才知道自己的任務,自己該做什麼,不能讓孩子上學後還是一個甩手掌櫃。

其次,要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或者課後任務。幼兒園階段很多課後任務都是由家長代勞或者共同參與完成的,但是大班的孩子我還是建議家長刻意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獨立去完成一些任務,這樣才能增強孩子克服困難和挑戰任務的信心,到了小學後才能快速適應不斷的新知識輸入,才不會感到害怕與怯場,畢竟他們已經有了過去“成功的經驗”。

解構“幼小銜接”:不是自家孩子走得太慢,而是別家孩子走得太快

2、必要的知識儲備

在上小學前的知識儲備方面,雖然不需要將小學一年級內容提前學習,但是必要的知識還是要具備的,包括自己的名字要會寫,男女衛生間等公共場所的標誌牌上的漢字要認識,當然漢語拼音和簡單的識數也是有必要去學習一下。

對於漢語拼音的學習,我有個建議:

老師一定要找準,普通話一定要能過關,有些老師普通話不過關,但是仍然在教漢語拼音,實際上這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一旦孩子接受了老師的發音,後續就很難再改過來。

另外,漢語拼音的學習不要過早,最好是在暑假集中時間學習,學完了正好上小學,可以無縫銜接小學一年級學習的內容。不過由於今年情況特殊,暑假時培訓機構還未必就開門了。所以家長還是要做好兩手準備,可以購買一套比較好的幼小銜接知識儲備內容書籍,必要的時候自己帶著孩子學習一遍,然後再在網上找一些正規的教學視頻配套學習,效果也是不錯的。

三、孩子的安全教育準備

上小學和上幼兒園不一樣,幼兒園有老師隨著關注著,家長基本上都非常放心。但是為人父母的總是不放心孩子第一次踏進小學校園,尤其是開學最開始的那一個月,每天都是在焦慮中,眼睛會一直盯著家長群裡的信息,生怕孩子會出現一些異常的情況。

解構“幼小銜接”:不是自家孩子走得太慢,而是別家孩子走得太快

其實,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要提前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這樣心理才踏實,突然放手讓孩子獨自一個人去面對真正的校園生活,大多數家長還是心存顧慮的。我覺得家長應該至少提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教會孩子如何去表達身體上的不適,在校園內各種可能的事情該如何去處理,與同學之間發生摩擦如何去解決問題,既不要頻繁地向老師打小報告,也不要頻繁地向家長哭鼻子,而是應該用自己合適的方式去面對問題和處理問題,當然,在鼓勵孩子這樣做之前我們應該經常和孩子充分討論如何應對這類事情,在有引導的情況下才能鼓勵孩子自己去處理問題。

總的來說,幼升小的銜接工作重視起來的話,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如果不重視的話,可能什麼事情都沒有。做與不做,從表面上看沒有太大差異,但是差距往往就是在不經意間拉開的,所以我還是建議家長稍微花一點功夫,這樣你會發現孩子的未來會大不同,至少行為和習慣的引導能夠讓孩子的學習受益,也會讓孩子在起點會變得更自信,更從容,而這一切到了小學之後再來彌補都並非易事。

再回過頭來看時,你會發現:不是自家孩子走得太慢,而是別家孩子走得太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