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鹿為馬的背後有什麼玄機?

指鹿為馬的背後有什麼玄機?(轉)


《韓非子·內儲上》上說:“倒言反事以嘗所疑則姦情得”。意思是,故意說反話做反事來試探自己所懷疑的事。

趙高應該讀過這句話,並創造性運用於“指鹿為馬”,堪稱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指鹿為馬的故事,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故事大意是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想篡位,怕群臣不服,設法預先測試一下。他把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忍不住笑了說:“丞相搞錯了吧?把鹿說成了馬。”他當即問左右的臣下們,臣下們或者沉默,或者說是馬,也有說是鹿的。事後,趙高網羅罪名,將說是鹿的人一一處治。

看似不合邏輯的“指鹿為馬”,很輕鬆就測試出哪些不是自己人。

近期,川建國、蓬佩奧對新冠疫情,拼命甩鍋中國,做出很多“指鹿為馬”的荒謬指控。此時,就是我們觀察他國態度的時刻。跟著一起指鹿為馬的,就是趙高一派;沉默不語的,是中間派;堅定說是馬的,就是我方盟友。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一切的首要問題。

再比如酒桌上的勸酒文化,也跟指鹿為馬一樣,究其本質,都是上位者對下位者、強勢者對弱勢者的服從性測試。在酒桌上,勸酒者當然知道你一口乾下去會難受,對身體也有害,第二天會頭疼欲裂,但這種痛苦正是意義所在。

對顯而易見的荒謬依然表示服從,才是服從性測試的核心意義。

指鹿為馬的背後有什麼玄機?

那麼,是不是對領導所有的“倒言反事”都要附和支持呢?再看個故事。

梁太祖朱全忠曾和幕僚坐在大柳樹下,他忽然自言自語地說:“這顆柳樹做車轂不錯。”眾人都沉默不語,只有少數幾個人附和道:“是的,這樹的確適合做車轂。”

朱全忠勃然大怒,厲聲說道:“你們這幫讀書人就喜歡隨口附和而糊弄別人。做車轂要用榆樹,柳樹怎麼能做呢?”隨後,他命人抓住那些說適合做車轂的人,一股腦全殺了。

為什麼趙高指鹿為馬時,反對的人都沒好下場?為什麼朱全忠說錯話,迎合的人反而都被處死了?

根源在於位置不同。趙高在君主面前做測試,就是為了看群臣的站隊情況,看誰和自己不是一頭的。而朱全忠已經是最高領導,身邊都是自己人,不需要測試站隊,他的目的是篩選出能辦事的人,剷除阿諛奉承之徒。

對於剛入職場的小白,遇到領導明顯的“錯話”,如果還沒搞清楚狀況,先別自作聰明跳出來指正,不行就先做個沉默的大多數吧。

以上,就是假期讀《韓非子》的一點思考。

每次提到法家,很多人哪怕書都沒看過,心中就產生排斥。我想說,只有讓自己成為領域的專家,才有資格去批評,否則還是謙虛謹慎點好。

就像很多人為了中醫中藥對罵昏天黑地時,日本人卻花了幾十年持續的在研究“漢方”,用現代的手段研究和分析中藥中有用的成分,以及他們的作用機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很多都取得了專利。

中國一向不缺評論家,最缺的是腳踏實地幹事的人。

而我通常只與兩種人能夠有共同語言,一類是真正把書讀明白了的人;另一類是市井之徒。前者是靠邏輯來思考問題的答案,後者是靠自身經歷形成的閱歷來回答問題。

遺憾的是,現實中更多受過教育的人是靠“被灌輸的觀念”來回答問題,他們頭腦中被灌輸了太多“無需論證的公理”,而從來沒思考過這些所謂的公理是否真的有效。

讀史明智,是增加思辨的能力。歷史不是機械背誦,哪怕熟記二十四史,遇事該迷茫還是迷茫。應試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讓人變得人云亦云,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