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亮灯管控,从“不夜城”到以人为本

西安对灯动手了。


4月13日,西安市城管局印发《西安市城市夜景照明启闭时间管理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根据区域规划属性,对全市夜景照明分平日、周末、节日进行多模式管控。西安市还将设立城市暗黑保护区,更好保护城市夜间生态。


这份方案的印发,标志着西安灯光管控的再进步。


西安亮灯管控,从“不夜城”到以人为本


“亮”起来的西安


观灯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自古就有元宵佳节观灯赏景、燃放烟火的习俗。在技术革新的今天,灯光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光”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媒介,对城市的活力及经济促动作用也愈加直接和全面。


夜间经济是典型的消费经济,许多地方将夜间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发力点。


一座城市的“夜生活”质量是考察这座城市国际化程度、大众消费取向和投资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让城市亮起来、美起来,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亮灯工程”也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改善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重新规划旅游市场,打造全新城市旅游平台的西安,也在2017年颁发的《西安市城市夜景亮化设计专项规划》和《西安市夜景亮化设计导则》等政策,率先对“夜间经济”进行尝试性的改革。


2018年4月3日,为提升西安经济活力,做强西安特色,西安市正式推出《关于推进夜游西安的实施方案》。


为了配合“盛唐夜长安”的绚烂,2018年12月4日,西安市制定《2019年元旦春节夜间亮化节日氛围营造工作实施方案》,在2018年12月31日至2019年2月20日期间,全力打造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西安年·最中国”城市夜景亮化体系。


2018年12月20日,《西安市大十字轴线点亮示范路建设实施方案》发布,要求西安在三年内亮化道路121条,重要区域、十字98个。


西安亮灯管控,从“不夜城”到以人为本


庞大的亮化工程,彻底“点亮”了西安。


华美绚烂的灯光,金碧辉煌的建筑,每年都登上央视,刷爆朋友圈,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来到西安感受大唐风情。


“夜间经济”和亮化工程为西安旅游市场带来了更多“过夜游”,用迅速增长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为“亮”起来的西安交了份满意的“成绩单”。


只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重塑形象的西安,与之而来的是不间断的非议和质疑。


西安该怎么亮?要多亮?


城市亮化本身是一件好事,尤其是作为一座旅游城市。


但不得不承认,城市亮化本来是一个锦上钱花的事情,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情况投入亮化资金,应该把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主要的地方。一个城市的亮化,首先要把城市道路的功能性照明做好,其次把重要标志性建筑、旅游景点及商业网点等场所的亮化做好。


超出环境允许的亮度,可能会对都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如对住户的影响、对行人和交通的影响,同时也增大了投资,浪费了电能。


在一个个城市争相亮化的大潮中,西安率先做出亮化尝试,同时也率先针对亮化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改善和改革。


西安亮灯管控,从“不夜城”到以人为本


城市要发展,旅游要推广,亮肯定要亮下去,只是如何在“点亮城市”的同时,精准对接城市建设与市民公众的真实“需求”。


做到整体提升夜景亮化水平,解决好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明确夜景亮化“改革”必须注重品质导向、文化引领、人本关怀、科学管理等目标和方向。


比如分时段、分区域的控制亮化时间地点,引入科技手段,根据智能化手段分析城市所需亮度,民众的正常休息与亮化工程的协调点在哪等等。


通过技术革新,规划改革,打造更富现代感、更具长安范、更有影响力、更具人性化的“夜西安”。


西安亮灯管控,从“不夜城”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在最新的《方案》中,西安认为城市亮化工程要遵循以人为本、经济适用、节约能源、绿色环保、美化环境的基本原则,立足当地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定位,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实施,节能优先。


为此,《方案》提出了平日模式、周末模式、节日模式等三个不同时间段的模式。


平日模式,城市夜景亮化设施每周周日至周四开启运行。开启时间和路灯同步。

1、重要商业区域和城市节点关灯时间为每日22时。

2、一般商业区域的城市广场、商业建筑和公园绿地关灯时间为每日21时30分。

3、一般公用建筑和居民住宅楼夜景照明关灯时间为每日21时。


周末模式,城市夜景亮化设施每周周五、周六开启运行。开启时间和路灯同步。

1、重要商业区域和城市节点关灯时间为每日23时。

2、一般商业区域的城市广场、商业建筑和公园绿地关灯时间为每日22时。

3、一般公用建筑和居民住宅楼夜景照明关灯时间为每日21时30分。


节日模式,全市所有城市夜景亮化设施,每年“五一”“七一”“十一”、元旦、春节规定放假的前一天和放假期间开启运行。开启时间和路灯同步。

1、重要商业区域和城市节点关灯时间为每日24时。

2、一般商业区域的城市广场、商业建筑和公园绿地关灯时间为每日23时。

3、一般公用建筑和居民住宅楼夜景照明关灯时间为每日22时。


西安亮灯管控,从“不夜城”到以人为本


三种模式的切换照顾到了各个景区旁边的居民区的正常生活作息。体现了城市的以人为本、节能环保意识,是一座城市应该具有的品质和责任担当。


2018年10月,《杭州市区城市照明总体规划(修编)》草案公布,首次引入“黑天空(Dark Sky)”概念。既利用黑天空概念,防止光污染,促进打造低碳城市,同时践行“亮灯不扰民”。


西安在《方案》中也设立城市暗黑保护区。为保护好城市的夜间天空环境,由规划部门牵头制定规划,将西安城市夜景空间划分为许可设置区、限制设置区和黑暗天空保护区。根据区域的规划要求合理设置夜景灯光,更好地保护好城市的夜间生态。


《方案》的出炉可以说是对西安亮化工程的二次提升,正如文件中提的以人为本、科学实施等词汇一样。


只是在追求城市夜景和民众需求两者的平衡中,对于关灯时间的限制,其实可以再灵活多变一些,比如在周末模式中,对于重点景区和重点商业区域的关灯时间是否可以如同节日模式一样,放至24时。或者考虑人们对于夜生活的追求,将周日也纳入周末模式中去,只不过较周五、周六将关灯时间提前即可。


毕竟现在短期游中很多人选择将归程时间放到周一,来拉长娱乐时间,让更多人延长在西安的游玩时间。


西安亮灯管控,从“不夜城”到以人为本


城市亮化是项精细活儿,度的掌握尤为重要。


夜景灯光不是一道简单的“城市+灯光”加法题,用“光”点亮城市需要高起点的规划、以人为本的意识、高效能的管理、与时俱进的改革,进而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效合一”的最佳目标。


西安对于点亮城市在近年来的不断改进中,有了新的措施和改革。而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各种争相斗艳的“夜景”中,西安对于如何持续把握旅游城市的“亮点”和市民真实需求之间的平衡,仍然需要做到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