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异此时借朝见述职之际回洛阳,显然很不寻常的

建武六年春,冯异从长安赶回阔别三年之久的京师洛阳,专程去觐见刘秀。本来按照二千石官员“三年一朝,五年一请”的朝见述职制度,这次朝见似乎属于例行公事。但是,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冯异此时借朝见述职之际回洛阳,显然很不寻常的。冯异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彻底消除刘秀的疑心!冯异抱定了决心:此番如果圣上有意让别人去长安,自己就留在洛阳不走了!三年了,他没有回过一次家,夫人、孩子都在洛阳,已然是多年未见了。此次,如果圣上恩准留京,也好休息几年。

冯异此时借朝见述职之际回洛阳,显然很不寻常的

对于冯异请求朝见的请求,刘秀本来不打算批准。原因是,为了收取陇蜀,他早已酝酿好了详细的战略,正准备分配给诸将执行。如果冯异在眼前,他真想呵斥对方几句:“马上就要开始行动了,来回折腾什么?难道是朕不相信你吗?”可是,面对冯异的再三请求,他也只好同意。毕竟一个多月以前的那场“口水官司”,到现在也没有最终定论。准许冯异回京述职,一方面有助于平息风波,二来也可以当面向冯异咨询克定陇右、巴蜀大计。刘秀经过的,最终还是同意了异回京述职的请求。进了洛阳,冯异感到有些陌生。三年过去了,这里的变化太大了,变得有些让他认不出来。

冯异此时借朝见述职之际回洛阳,显然很不寻常的

三年前,这里千疮百孔,遍地殍,如今虽然看上去并不算富裕,却有几分帝都气象,市面上熙攘,车水马龙。回忆起三年前初洛阳之时的场景,真有恍如隔世之感!听到吗异京的消息,刘秀显得非常高兴。他下令举行朝会,当众召见。更令冯异感到陌生的是朝廷,他因此显得很是拘谨。在朝堂上,刘秀对他就像对待老朋友一样,又是赐座又是寒,态度很是热情。觐见仪式完毕,刘秀兴致勃勃地起身,将朝廷里的新进大臣们介绍给冯异。他走了近三年,朝堂上增加了好多新人。如大司徒侯霸以下,冯异都不认识,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不过,新进官员们大多知道冯异的名头。

冯异此时借朝见述职之际回洛阳,显然很不寻常的

刘秀觉得现在是时候给冯异戴戴高帽子了,不然有些人是不会罢休的。他挽着冯异的手走下殿,将他介绍给大家:“诸位,朕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朕当年起兵时的主簿,如今又为朕披荆斩棘,平定了关中三辅的征西大将军冯异!”冯异拱身对着群臣施礼。众人这才明白刘秀此举的用意,看来要想在刘秀面前扳倒冯异是不太可能了。觐见结束后,刘秀觉得意犹未尽,又令中黄门赏赐给冯异珍宝、衣服、钱帛。同时,刘秀还专门给他下了一道诏书:“仓无亭豆粥,沱河麦饭,厚意久不报!”

冯异此时借朝见述职之际回洛阳,显然很不寻常的

刘秀用短短的十七个字,清清楚楚地告诉冯异:朕现在虽为天子了,往事岂能忘之!当年,我等君臣逃到阳县无蒌亭之时,你冯公孙送给朕的那碗豆粥,在南官县沱河边给我吃的那碗麦饭,朕水志不忘!冯异在府中,看到圣上御笔亲书的诏书,泪水不禁潸然而下。他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七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又回到了那个苦难凄迷的岁月。他久久地凝视着熟悉的字迹,心中无限的感动。这些往事,是那些朝廷新贵们理解不了的。“君为元首,臣为股肱”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两句古话,在此得到了最好的印证!它虽然只有十几个字,却饱含了君臣之间的相互信任!好了,今天和大家聊到这里,喜欢这方面题材的朋友可以和我交流一下,我们下期再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