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学会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前几天,是演员伊能静的生日,本是知天命的年龄却活成了无数人羡慕的模样。

正如她说:52岁,我还是老女孩,活得比任何时候都精彩,笑的比任何时候都灿烂。

不管原生家庭如何糟糕,婚变遭受怎样的流言蜚语,她最终靠努力赢来了自己的曙光。

童年父爱的缺失,导致她在婚姻中患得患失。结束第一段婚姻后,她选择去印度,找寻自我。

虽然被伤害过,但她试着去拯救自己,拥抱自己,内心爱上自己,与自己和解。

正如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也在《非暴力沟通》中提到:“当我们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感知和倾听自己,内心也会变得平和。

这种神奇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不仅是通往爱和理解的钥匙,而且用它来谈话和聆听,会帮助更多人收获幸福和爱。

当我们试着观察、感受他人的需要,表达自己或倾听他人。不仅可以疗愈内心深处的伤痛,打破心智和情感的局限还能更好地维护人际关系化解各种冲突,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然而,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在于——爱护自己。

只有学着爱自己,才会突破焦虑、沮丧带来的负面情绪,获得精神上的不断成长。

当我们开始爱惜自己,心中会充满柔情,对生活充满敬意,主动去追求爱,可以闪闪发光,也可以温暖别人。

1自我惩罚,是暴力沟通的可悲表达

在《非暴力沟通》中,马歇尔提到“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当听到一些负面评价时,我们会认为是自己犯了错,从而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这些负面的自我评价,让我们感知不到生命的美,以为自己充满各种缺陷,导致我们认为所做的事情是错的或是不好的,为此感到痛苦甚至无限自责。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女主松子,因缺少父爱,她内心自卑,极度地渴望被爱,却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去表达自己,用自我惩罚的方式走向了另一种极端。

松子为了能让爸爸多关注一些,经常做鬼脸讨其欢心。明明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却不懂表达。

得不到认可的松人,只要有人对她好,就会全身心地付出,对爱人倾注所有。

松子被作家男友家暴,被作家的男性朋友利用,最后自暴自弃从一名人人羡慕的老师变成了人人唾弃的浴室女郎。

松子的悲剧人生,源于她不会表达需要,那么更不会主动去满足需要,只能怀着对他人的渴望而生。

原本松子有着大好前途,她在学校是一位老师,歌唱得很好,也有一位喜欢她的老师。一份体面的职业,人生可以是另一番光景。

《非暴力沟通》学会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但她不懂得爱惜和欣赏自己,不懂地满足需要,只是一味讨好,最终把自己逼入绝境。

《非暴力沟通》中提到:“如果我们总是用苛刻的语言去指责自己,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还会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之中。”

松子的一生都在渴望被爱,去不懂如何去表达爱,不懂内心的真正需求,用一种自我惩罚的方式去获得他人的关注与认可,是最可悲的。

如果能意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是特殊的生命,何不转换心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

每一段挫折,都是上天赠予的礼物。试着多去倾听和感知,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不负当下,才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

2学着接纳自我,体验生活的乐趣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学会自我接纳到底有多重要?

一个高赞回答:爱自己就是接纳自己,理解自己,怜悯自己,成全自己。而接纳自己是爱自己的基础和前提。

想要得到幸福,一定要学会爱自己,正视内心的真正需求和渴望。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真正做到接纳自己,其实是一种整体的接受,是对于现实、缺点的接受。”

现实中,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闺蜜小李,当初为了照顾孩子放弃工作,如今却为了钱经常跟老公吵架。她接受不了目前的状态,但是不懂正确表达需求,内心煎熬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自我的指责和批评。

她试着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负责任的母亲”的心声时:当我想到上班的事情时(观察),我好害怕(感受),是因为我要确保孩子能得到很好的照顾(需求)。我上班时,需要家人来照顾他们,下班后,还要有精力和时间高质量的陪孩子。

当她说出内心的真正需求后,没有再去批评和指责自己,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学会了与自己和解。


《非暴力沟通》学会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当她学会正确运用非暴力沟通表达后,心态也变得乐观起来。工作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变得无可替代。业余时间,可以让老公参与进来,多去沟通,共同陪伴孩子成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到平衡。

不如接纳那个无助、不完美自己,试着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并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及价值观,我们便活在对自己深深的爱中。

真正地自我接纳,能接受自己的无助,懂得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需要,同时也懂得尊重他人,换位思考,在互动中体会到爱。

3行动起来,让生命之花绽放

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倾听和表达自己的需要并不容易。没能更好地察觉感受和需要,常常陷入自责中,采用极端的自我惩罚的方法,让亲密关系越来越疏远。

当试图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并自我接纳,内心也会变得更加平和。

非暴力沟通中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是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指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

真正地爱自己,会选择为自己而活,遵从内心的意愿,取悦自己。

当我们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时,发现背后的价值意义时,生命也会变得富有乐趣,充满挑战。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 不做情感的奴隶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珍贵的。首先我们要珍惜自己,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不被其他情感束缚住。

当我们与恋人的关系,处于紧张的状态时,我们不应该牺牲自己来满足他人的需要。先明白每个人的感受根源在于自身,只有自己快乐了才能给身边人带来正能量。

做独立的个体,不依附于他人去生存。

(2)切勿委曲求全

春晚亮相的佟丽娅,跨界表演,谈吐优雅,直接惊艳全场。

当年陈思诚出轨后,她没有一味地委曲求全,而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自己身上 。

蜕变之后的她,剪掉长发,尝试不同的风格,开拓事业,整个人散发出自信和笃定的美。

在婚姻中,一味的迁就和隐忍换不来珍惜。只有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爱自己,不把婚姻当做人生的全部,去活出自己的风采。


《非暴力沟通》学会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卡耐基在《女人的格局决定结局》中说:“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好自己;爱人要有度,留一点自我,才会有自尊,你的付出才有人重视。”

(3)做生活的主人

我们主动帮助别人,是出于爱,而不是因为恐惧、内疚或惭愧,那是自由而快乐的。

一个人的生命之所以丰富多彩,是因为能够认清真正的需求,遵循内心,打破传统的禁锢和限制,拥有对生活的选择权。

我们生而为人,终究是为了找寻自己,丰富自我,才会在探索的路上拥有无穷的乐趣。

4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难题、失望,但这也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

不同的是,如何去面对不完美,学会自我宽恕,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当我们懂得放过自己,拥抱自己,在爱中不断学习与成长,未来会有更多的柳暗花明。

正如王菲说:余生没有那么长,只有讨好自己,才能活得像自己。

愿你勇敢地忠于自己,取悦自己,丰盈内心,去开拓另一种淋漓尽致的人生。


作者:夏花,90后北方姑娘,一手带娃,一手读书,每天跑步6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