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成人世界的,理想?生活?還是金錢?


左右成人世界的,理想?生活?還是金錢?

看到這樣的提問,你會怎麼做呢?


一條提問,幾乎戳中了當下成年人所有痛點:工作,年紀,薪資,房貸,背井離鄉以及理想現實衝突。

沒有人能高尚到:我不在乎金錢的多少,我只在乎我能學到什麼。(當然我所說的高尚,是一如既往,貫穿始終的高尚。)

關於男人三十而立,我從來不標榜它是評判一個男人上半生好壞的人生標準。

回到農耕時代,平均壽命60以內。而現在隨著醫療水平發展,平均壽命75歲的當下,這條標準並不一定適用,按照合理的比例轉換,現在應該是四十而立更加準確。

但聽起來,總像是給自己不成功找說辭一樣。

所以我想關於求職,更換工作應該以什麼為考量的問題好像適用所有人。

左右成人世界的,理想?生活?還是金錢?

關於工作

網上看到一則調查:

2020年2月份,自疫情以來,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雖然3月份以來,隨著復工復產的政策出臺,地方穩定發展,但是3-4月份的經濟狀況仍然不樂觀。

隨之帶來就是大規模的破產和失業潮,服務業和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加大,市場招聘需求下降,就業勢必難度會增加,企業用工難和勞動者就業難兩種主要矛盾更加突出。

左右成人世界的,理想?生活?還是金錢?

58同城《2020年就業趨勢調研報告》

而在調查中顯示,95前除卻留在家鄉發展意願外,一線城市為首選,而95後選擇新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較多。TOP前3分別為:銷售;生產管理/研發;人事/行政/教育培訓。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依。

年輕人忠於自己的熱血和理想,離家打拼。

中年人守護自己的家庭和責任,任勞任怨。

是保住現有手上的工作,藉以穩定生活,還是險中求一份更好的工作,選擇要更加謹慎。

當然,疫情教給我:增加收入還需要一份兼職,尤其是網上兼職,顯得尤為重要。

左右成人世界的,理想?生活?還是金錢?

關於年紀

幾乎現在所有的公司招聘(管理層除外),35歲都被當成為一個分水嶺,這個現象在新興行業,尤其是互聯網行業尤為突出。

焦慮的中年人,成為來他們的代名詞。

時常擔心自己上來公司的勸退名單,偶而夜中驚醒,還不起車貸房貸,交不起孩子的學費,家裡老人的看病錢…撲面而來的恐懼感。

人到中年,無論是精力,體力,熬夜都比不得年輕人。現實告訴你,在一些公司看來,沒有進入管理層,帶來更高效益的你,成為了公司的負資產。

畢竟,招聘一名剛畢業充滿激情理想的大學生,和因為揹負壓力大薪資要求高的35歲中年人要花費的工資成本和社保成本相比,可少的多。

更不要提公司需要激勵機制,一個打拼5年40歲的高管和一個打拼5年28歲的高管,哪個會讓新員工嚮往呢?總能熬出頭那一套,在現在社會,已經不再被提倡了。

雖然中年人是公司裡最經得起使喚和“蹂躪”的那群人。畢竟網上有句話:剛畢業的大學生說走就走,被生活壓成狗的中年人,任你打罵。

雖然,我不喜歡這個說法。雖然,他們是公司裡生產率最高的一群人。

但,35歲職業門檻,就是現實。

35歲,你快到了嗎?

左右成人世界的,理想?生活?還是金錢?

關於薪資和房貸

大部分離職因為薪資,入職也是因為薪資。

在最新的社會調查中發現,疫情過後的求職薪資期望值,達到了1w6➕。

一方面源於疫情期間,只有少量收入甚至完全沒有收入,房貸,網貸和教育支出,日常生活成本增加,急需高薪資彌補之前的財政空缺,另一方面也是源於對於未來職場計劃的需求和追求。

左右成人世界的,理想?生活?還是金錢?

國家統計局一季度人均支配收入和中位數數據

國家統計局17日發佈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5082元,比上年同期實際下降12.5%。

Nielsen在日前發佈了的《2019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80後是負債最大人群。

根據數據顯示,工作90後擁有實質性負債的比例為57%;而在校學生擁有實質性負債的比例為21%,工作95後為39%。

而這僅僅是正規信用貸款機構統計的數據,至於網貸和信用機構整體推測,有人猜想負債人群超過中國人數的一半。

所以網絡上才有全民逾期時代將會到來的猜測。

漲薪雖然是一個完美的夢想,實際老百姓自己來看,手上的錢越來越少了,需要計劃支出的項目卻越來越多。

涵蓋到的範圍包括:日常消費,子女教育支出,醫療消費,房貸以及網貸。

而在北上廣深等一線或者超一線生活的消費支出,只有更高。

目前來看,大部分人其中最大的一項支出項目除了教育就是房貸。

左右成人世界的,理想?生活?還是金錢?

貝殼研究數據表明,25-35歲,學歷涵蓋大專至博士後人群是居民消費性住房的剛需人群。而這部分人群,恰巧也是社會生產的中堅力量人群。

工資收入和日常消費支出比,也決定了人們擇業跳槽的一個重要原因。

只期盼不要出現次貸危機,就是目前最大期盼。

你的房貸有多少呢?




至於最後,現實和理想的選擇。

年輕人儘可能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

而揹負生活重擔的成年人沒有選擇,只能做當下能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