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白居易之詩《觀刈麥》,仿白詩試作詩一首《觀農村》


我認為黨員幹部到農村扶貧很有必要,在城市裡生活久了,脫離了農村環境,體會不到農村的辛苦和現實情況,黨員幹部經過下鄉能部分了解一下農村的問題以求的解決之道。

在古代官員通過下鄉也做出了一些反應當時農村情況的詩文,請看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根據自己到農村的所看所聽,作了一首反應農村現實的《觀刈麥》。

先看白詩

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有感白居易之詩《觀刈麥》,仿白詩試作詩一首《觀農村》

農家很少有空閒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燻蒸,脊樑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拾著遺落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筐。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想到這些內心感到慚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白居易描寫了男女老少齊上陣的農忙時節,這也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感覺雖然很辛苦,收入不高,但是沒有家庭分離問題,留守兒童問題,但是針對婦人的問題並沒有給出解決之道,而是自愧自己不事生產獨領俸祿。現實農村問題不是交糧交稅問題,而是城市化帶來的收入問題,家庭分離,及男女比例失調結婚難問題。還有出去打工的人鄉愁問題。這些都是影響幸福問題。關係到中國人家的問題,如何有一個好的解決之道,恐怕是一個綜合問題。需要有識有才人士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觀農村

農家少閒月,開春人倍忙。

非為農事忙,而為掙錢忙。

青壯出打工,老弱守空房。

村莊少行人,院落為之空。

隨機訪一戶,問其家中事。

面色有愁容,家中兩個兒。

年紀已成年,媒事少人提。

鄰村女兒少。村中光棍多。

彩禮要求高,房車不能少。

使得父母老來不得息。

生兒不如生女好,結婚不用愁彩禮。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安得城中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安得女孩千萬人,使得三千萬光棍俱娶妻。為人父母俱展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