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做好“三篇文章”方便群眾外出務工

雲南建水縣著力做好培訓、轉移、服務“三篇文章”,以精準培訓謀民生福祉,抓轉移就業促進農民增收,穩步提升就業扶貧組織化程度,為群眾外出務工提供優質、便捷、高效服務。

做好培訓文章

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利用民族師範、職教中心等職業學校,採取聯合辦學、實踐教學等方式,開展種養殖、廚藝、電商管理、計算機操作、紫陶等適合產業轉移需求和實用型的技能培訓班,確保對有培訓意願的貧困勞動力每年進行1次免費職業培訓。目前,已完成培訓87班次,培訓貧困勞動力3320人次。

與此同時,結合產業發展,依託黨建脫貧“雙推進”實訓基地,通過“師帶徒”和以幹促學的方式,抓實葡萄、藍莓、柑橘等密集勞動力培訓,提高就近轉移就業力度。

做好轉移文章

一方面,該縣建立務工崗位需求基礎信息庫,同省外、省內、州外、州內勞務輸入地用工企業精準對接,摸清用工需求,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定向定崗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建立“縣、鄉、村、組”四級聯動機制,縣級成立以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縣級領導任成員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領導小組,鄉(鎮)級建立信息站,村級制定數據採集員,村組聘用勞務信息員的方式,組建動態採集信息員隊伍,定期收集更新、核實信息,為數據分析,開展培訓、推薦就業、轉移就業提供依據。有序組織貧困群眾就近到當地園區、果蔬種植產業基地就業。

截至目前,全縣共實現轉移就業15.19萬,其中省外轉移就業14661人,省內縣外轉移就業14794人,縣內就近就地就業122409人。同時,吸納縣外州內就業人員近2萬餘人。

做好服務文章

採取“點對點、一站式”直達輸送服務等方式,做好外出務工人員聯絡服務、信息溝通、跟蹤維權、困難幫扶等服務保障工作。目前,有組織性省外轉移就業28車次,共881名農村勞動力第一時間返崗復工。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總結推廣岔科鎮農村勞動力服務協會經驗做法,以“黨委+企業+協會+農戶”發展模式,與鎮內6家用工企業簽訂勞務派遣訂單式協議,常年穩定提供150個就業崗位,就業高峰期可提供1200個崗位,有效保障務工者就業持續性。

目前,共吸納來自建水、蒙自、箇舊等9個縣市500餘名會員入駐岔科務工,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00餘人。

雲南網通訊員 李錚


分享到:


相關文章: